武當山太和宮

武當山太和宮

武當山太和宮是武當山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該宮整個建築處於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樓堂依山傍岩,結構精巧,布局巧妙,四周峰巒迭嶂,起伏連綿,煙樹雲海,氣象萬千,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顯示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在湖北省十堰市境內的武當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門外。建於明代永樂十四年 (1416),時有殿堂道舍等建築五百一十間;現僅存正殿、朝拜殿、鐘鼓樓、銅殿等。正殿額題“大岳太和宮”,殿內僅存真武大帝銅鑄像及四大元帥、水火二將、金童玉女等塑像,殿門兩側各置銅碑一座,一是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敕建蒼龍嶺雷壇設金像之御碑,一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遣工部左侍郎陸述等人致祭碑;殿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鐘鼓樓,鐘樓內懸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所鑄造銅鐘一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當山太和宮
  • 地理位置:湖北省十堰市
  • 屬性道教宮觀
  • 建造時間:1416
名稱,簡介,

名稱

武當山太和宮

簡介

道教著名宮觀。在湖北省十堰市境內的武當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門外。建於明代永樂十四年 (1416),時有殿堂道舍等建築五百一十間;現僅存正殿、朝拜殿、鐘鼓樓、銅殿等。正殿額題“大岳太和宮”,殿內僅存真武大帝銅鑄像及四大元帥、水火二將、金童玉女等塑像,殿門兩側各置銅碑一座,一是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敕建蒼龍嶺雷壇設金像之御碑,一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遣工部左侍郎陸述等人致祭碑;殿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鐘鼓樓,鐘樓內懸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所鑄造銅鐘一口;殿前一岩,形如寶蓮,故名“小蓮峰”,上刻“一柱擎天”四字,並嵌有李宗仁游武當山之題詩碑刻,岩頂崇台之上置有銅殿一座,其高2.9米,寬2.7米,深2.6米,鑄造於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原在天柱峰巔,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移置於此,故名“轉運殿”、“轉展殿”。朝拜殿右下有清代改建的皇經堂。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充分顯於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