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創建於1978年,是武漢紡織大學規模較大,整體實力雄厚的院系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紡織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創建時間:1978年
  • 屬於:武漢紡織大學
  • 特點:規模較大,整體實力雄厚
學院簡介,師資力量,所獲榮譽,科研成果,培養目標,

學院簡介

武漢紡織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創建於1978年,是學校規模較大,整體實力雄厚的院系之一。學院現有5個本科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測控技術及儀器、自動化、工業設計),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管理的本科專業點、湖北省品牌專業。學院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專業(含3個二級學科碩士專業: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2個工程碩士專業(機械工程工業工程),並同華中科技大學等學校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生。學院擁有湖北省數位化紡織裝備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紡織機電研究開發中心等省級研發機構,並與其他學院共同擁有“紡織新材料及其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國家級高水平學科基地。學院的“機械設計及理論”是湖北省重點學科、湖北省特色學科,擁有湖北省博士授權立項建設學科點(機械設計及理論),擁有2個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領域(紡織機械及其機電一體化、紡織CAD/CAM),是湖北省楚天學者計畫設崗學科點。

師資力量

多年來學院一直重視教師隊伍的學歷培養,在教師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困難,抓住機遇,鼓勵並有計畫地組織青年教師進行學歷培養。同時學院以學科建設為突破口,發揮帶頭人的主導作用,重點培養中青年學術骨幹,為回校碩士、博士提供發揮作用的舞台。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實施青年教師碩士化工程。通過近幾年的建設,學院已建立了職稱、學歷、學緣關係和年齡結構較為合理、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的師資隊伍,為本科教學和專業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院有一支敬業愛崗、年富力強、學術思想活躍、綜合素質高的優秀學術隊伍,現有教職工11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32人。在教師中有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有楚天學者,有省級優秀教師、省高校師德先進個人、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有十多人次獲得湖北省、武漢市科技進步獎。學院承擔著全校機械類、部分電類、計算機類課程的教學科研任務。 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3人;湖北省突貢專家2人;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楚天學者2人;省部級科研、教學成果獎獲得者10人次;重要學術期刊編委、學術組織兼職15人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主席、分會主席、“863”專家3人,全國“巾幗建功立業”先進1人;省高工委“優秀共產黨員”1人;“湖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1人;“省工會活動積極分子”1人;“學校師德標兵”3人;“學校共產黨員標兵”1人。

所獲榮譽

學院辦學經驗豐富,人才培養質量高,在教育界和社會上有較大的影響。學院注重學生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重素質培養。在全國及省部級大學生機械創新大賽、國際工業設計作品大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等重大賽事中屢屢取得優異成績。三十多年來,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合格的有用人才,畢業生受到社會普遍歡迎。2006年學院被授予“湖北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2009年獲“湖北省大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先進基層單位”稱號。
學院每年舉辦 “科技活動周”,“慧博杯”大學生科技活動與作品競賽;截止至2011年6月,我院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獲得專利30餘項;“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競賽獲全國大賽獎勵一、二、三等獎15項;省級獎30多項。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大賽:國家級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省級“挑戰杯”一等獎6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
近3年機械創新設計大賽:2010年國家機械創新大賽二等獎1項,湖北省一等獎2項;獲08年獲國家機械創新大賽一等獎一項,湖北省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06年獲國家機械創新大賽二等獎1項,05年獲中南地區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06年獲省級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共40餘項。2009年,機電學生課外科技自主創新設計作品獲得“挑戰杯”大賽獲國家級三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獲省級二等獎1項;全國三維數位化創新設計大賽獲省級特等獎1項;中南地區港澳特區“第四屆大學生創新設計製造大賽”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全國三維數位化創新設計大賽現場總決賽一等獎。多年來培養的學生,一直受到社會歡迎。

科研成果

學院教師積極投身科研與教學研究活動,以科研服務專業建設,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近3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子項目、“863”子項目、科技部項目等8項;省(部)、市(廳)科技項目30多項;省高教研究項目10項;3年科研經費2000多萬元;獲國家專利50餘項;項目成果獲省(部)級獎10餘項(其中4項省部級二等獎);發表論文400餘篇; SCI/EI/ISTP收錄120餘篇。獲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優質課程2門;獲學校教學質量獎3人;校青年講課競賽獎5人;校教學優秀獎4人。
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
獲香港桑麻獎二等獎2項;
獲紡織總會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獲國家重點新產品獎2項

培養目標

努力培養高素質人才
1、搭建實踐與創新平台,培養套用型人才
學院立足於培養套用型人才的目標,遵循“專業發展+個人發展”原則,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知識型、技能型、實用型的高素質人才。多年來,學院構建了由基礎實驗、專業實驗、校外實踐基地和課外科技活動組成的實踐與創新平台,注重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2、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新,促進人才全面發展
  2009年獲“湖北省大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先進基層單位”稱號。
2006年榮獲湖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基層單位。
2005年學院成立“機電鐵人班”,錘鍊學生綜合素質,社會反響強烈, 幾十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報導。
2004年獲湖北省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
大力開展學生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服務,創立“機電學生之家”。
建立學生學業預警系統,改善學生信息管理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