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景德寺

武漢景德寺

景德寺位於武漢市東西湖柏泉,始建於唐代末年,盛於明清。景德寺位於武漢市,由歸元寺發心護持,於2001年開始恢復重建。重建的景德寺包括大雄寶殿、鐘鼓樓、四大金剛殿等,為「三重五縱」式傳統佛教建築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漢景德寺
  • 地理位置:武漢市東西湖柏泉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柏泉古井
  • 初建時期:唐代末年
寺廟簡介,千年古剎,乘車路線,詳細地址,大事記,內部結構,歷史沿革,

寺廟簡介

景德寺
獅子山頭老禪林,千年古柏郁森森
童僧汲水井台後,靜坐蒲團念佛經。
景德寺為柏泉最早、規模最大的佛教禪寺,它經歷了風雨滄桑,而今又香火興旺,盛況空前。

千年古剎

據悉,歷史上的景德寺位於武漢市東西湖柏泉,始建於唐代,原名金台寺,宋朝景德年間更為現名。當年曾為漢陽歸元寺、武昌寶通禪寺齊名,並稱為「三大古寺」,惜在明末清初毀於戰火。
按規劃,景德寺第二期工程還將興建全國唯一的露天羅漢林,在山林間修塑五百尊石雕羅漢,並建造數以千計的佛家偈語碑林,總面積將達數十畝,建成後將成為冠絕華中的佛教文化旅遊聖地。
景德寺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農場紅星月塘,始建於唐代,原名金台寺,宋朝景德年間更為現名。當年曾與漢陽歸元寺、武昌寶通禪寺齊名,並稱為“三大古寺”,惜在明末清初毀於戰火。
按規劃,景德寺第二期工程還將興建全國惟一的露天羅漢林,在山林間修塑500尊石雕羅漢,並建造數以千計的佛家偈語碑林,總面積將達數十畝,建成後將成為冠絕華中的佛教文化旅遊聖地。
據悉千年古剎景德寺景區已向遊人開放。

乘車路線

1、吳家山方向乘坐公交87路公車到達柏泉景德寺下車。
2、市內方向乘坐捷運到2號線金銀潭站下車轉乘公交217路到景德寺下車。

詳細地址

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月塘角景德寺

大事記

唐末年間(約859年-960年),一位雲遊的得道高僧來到柏泉,看中了這方狀似雄師怒吼的靈山,左青龍右白虎,背靠青山,地形平坦開闊,靈氣盈溢,實乃一方風水寶地。高僧選定在此山坡中建起寺院,定名為“金台寺”。
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該寺院全面維修,並更名為“景德寺”。
民國三十年間,寺院建築規模進一步擴大,頗為宏偉壯觀。景德寺曾為豐樂鄉上會會廟。
寺廟建築規模有所擴大,殿閣飛檐彩瓦,紅牆朱楹,宏偉壯觀。寺內通道青磚條石鋪成。景德寺整體結構分上中下三進。

內部結構

寺的正門高大寬敞,大門頂鑲嵌著“景德寺”三個大字,莊重肅穆。大門對聯精警怡心。上聯為“暮鼓晨鐘,驚醒塵寰名利客”,下聯為“經聲佛號,廣度世間有緣人”。
第一進是東嶽殿。神殿內供東嶽神像,冠戴冕旒,身著朝服,手捧朝笏正色端坐。神龕上橫幅為“帝出乎震”,兩邊柱上嵌刻黑底金字對聯:“判善惡,注生休,為百靈主;稟造化,定權衡,居眾岳尊。”
大殿左有文昌閣,右有關帝祠。文昌、關帝神像金碧輝煌。關帝爺身著綠袍,正襟危坐,丹鳳眼,臥蠶眉,赤面青髯,手撫“春秋”。關平護立其左,周倉衛立其右,威武偉岸,栩栩如生,敬香人注目禮拜頓生敬畏之感。
第二進大雄寶殿。正中為三尊佛像坐於蓮台之上,頂觸梁際,遍身金光閃爍,神容莊重嚴肅,慈祥和善。左右韋馱相對站立,金盔鐵甲,手執伏主伏魔龍鏢。大雄寶殿左邊是觀音堂。堂上聯為“紫竹林中觀自在”,下聯為“白蓮台上見如來”。堂上橫匾為“救苦救難”。
觀音菩薩神像站立,下有蓮花相托,一手握淨瓶甘露楊枝,一手執拂塵,安詳靜謐,笑唇微啟。右邊為娘娘殿百子堂。堂內一百個小兒塑像姿態各異憨態可掬。堂額橫匾是“來則得之”四個字。那時堂前神案上香菸繚繞,燭光熠熠。一些求嗣心切的媳婦嫂子婆婆們頂禮膜拜堂下,絡繹不絕。
第三進為黃姓家廟,但同景德寺前後貫通,形成一體,添增了寺院的景觀。家廟內有三尊鐵佛,各高六尺有餘。

歷史沿革

1936年年尾,曾由元祝寺遣來一僧(黃陂籍人)充任住持。這位老僧會醫道,常采草藥為百姓治病,尤其是診治皰癤,有藥到病除之功效。該僧圓寂之後再無傳人。廟中香火由當地合豐灣一無依無靠的老人張才道照管,自給自養。
抗日時期(1937-1945年),寺院損毀嚴重。
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尚存幾間破舊殿堂。
1957年拆除,將木料磚瓦運到萬子山修建柏泉紅星國小。
文革期間(1966—1976年)景德寺毀,寺院建築蕩然無存。
2001年12月31日由昌明大和尚主持舉行了景德寺重建奠基儀式法會。目前已建成天主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雲水堂,僧寮,方丈室,客堂齋堂等,景德寺已初俱規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