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寶典

武林寶典

本書由《武林外傳》的編劇、近來人氣急升的網路作家寧財神掛帥,親自挑選了一批劇集台詞,以“重溫武林”的名義推薦給讀者。“同福客棧人物誌”里,從投資人郝亞寧、導演尚敬、編劇寧財神,再到閆妮、沙溢、姚晨、喻恩泰、姜超等主演,都在《武林寶典》中首次袒露自己最真實、詳盡的心聲。還原了《武林外傳》背後另一個現實世界。

基本介紹

  • 書名:《武林寶典》
  • 作者:寧財神
  • 定價:22.00元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04-01
內容推薦,目錄,媒體評論,各界語錄,宣傳詞,俠與義,冰與火,南與北,喜與悲,後記,

內容推薦

《武林寶典》是寧財神寫的一本書,電視劇《武林外傳》的影響力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這本書里,把《武林外傳》詳詳細細的解說了一番,值得一看。“同福客棧人物誌”里,從投資人郝亞寧、導演尚敬、編劇寧財神,再到閆妮、沙溢、姚晨、喻恩泰、姜超等主演,都在《武林寶典》中首次袒露自己最真實、詳盡的心聲。還原了《武林外傳》背後另一個現實世界。

目錄

1、武林檔案
導演闡述——《武林外傳》:一部全新的喜劇
《武林外傳》宣傳詞
江湖再見
最初人物設定
寫在二輪開播時
創造喜劇最需要的素質
2、同福客棧人物誌
郝亞寧:高標準做事,低調做人
張守義:我相信集體的力量
尚敬:不要拿假模假式的東西來騙人
寧財神:我寫作,只是因為喜歡
閆妮:和掌柜的聊那過去的事情
沙溢:翩翩少年郎
姚晨:我不是野蠻女友
喻恩泰:子曾經曰過“知識就是力量”

媒體評論

在沒有《武林外傳》劇集可以收看的晚上,關掉電視泡一杯隨便什麼茶,在燈下讀兩頁《武林寶典》,然後洗洗睡一《武林外傳》劍出偏鋒,通過顛覆武俠來提供新的可能。而“饅頭血案”則是對巨製《無極》的網路玩笑。網路拉動的新的文化風尚已經掀動了潮流。這正是學界爭議的中國是否存在的“後現代”文化的明明白白的表征。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頤武
這部劇大膽跟隨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的發展脈搏,這也是很多看著周星馳電影長大的年輕觀眾極力追捧它的最重要的原因。
——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院長 苗棣
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央視怎么會選擇這么一部荒誕義惡搞、劍走偏鋒的戲,尚敬透露的秘訣是,只要擺好主旋律與後現代娛樂的關係,這叫後現代喜劇形態+傳統教誨。
——《三聯生活周刊》記者孟靜
《武林外傳》超越以往國內情景喜劇的最關鍵一點是,完全顛覆了只在低層次搞笑的庸俗地位,借古喻今,針砭時弊,一針見血,讓人耳目一新。
——網友 away0428
一部奇怪的戲,充斥了各式各樣的暗號,王朔、周星星、小虎隊、六人行、娛記、遊戲、莎士比亞、瓊瑤,占怪的人名地名,太多親切熟悉的過往撲面而來,讓我不由得會心而笑。幻想過的刀光劍影,曾經的莽撞少年,如今終於可以笑著流淚,這便是我們的江湖。
——網友 tingtao 聽濤

各界語錄

導演闡述:一部全新的喜劇(1)
在2002年成功推出《炊事班的故事》之後,我們一直希望並努力,想拍出一部帶有突破性嘗試和創新意義的喜劇。這種突破和創新,應該是把先鋒、試驗性與大眾通俗趣味和主旋律要求相結合;這樣一部喜劇,應該是青春漾溢、色彩斑斕、極具現代氣息和時尚魅力;這個作品,不論從內容到形式都要百分百地具有原創性,並且在喜劇形態上大膽革新;這部戲,一旦進入播出環節,就有資格占領黃金時段並且有信心製造收視熱點——以它的賞心悅目給觀眾帶來驚喜。
於是,我們就有了《武林外傳》。
八十集大型章回體古裝電視喜劇《武林外傳》,創意始於2002年,此後編劇寧財神以一年時間打造劇本,同時,聯盟影業老總郝亞寧拍板,專門為此建立平谷影視基地。2004年11月進入拍攝製作,2005年7月錄製完成。
簡單說,《武林外傳》是我們用玩笑的口吻、喜劇的姿態、反諷的方式拍攝的一部武俠劇。早在開拍之前,我們就給它作了定位:笑看武俠。
以掌柜的佟湘玉(摳門之極的女店主,風情萬種但心地善良,婆婆媽媽又十分積賊)為首的一個客棧班底,這其中有跑堂的白展堂(會點穴,有武功,是個盜賊,想改過自新,其實膽小如鼠),有打雜的郭芙蓉(她自恃有武功,亂闖江湖,喜歡動手動腳,雖為大俠千金,其實武功不咋地,是個標準的野蠻女友),有廚子李大嘴(成天幻想學武功當大俠,就是不好好做飯,做出的飯難吃死了),會算賬的呂秀才(常常是子曰不離口,其實是個百無一用的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卻歪打正著地混來一個“關東大俠”的稱號),有寄宿客棧的祝無雙(雖為葵花派武林高手,其實是個常受欺負的弱女子,美麗卻沒有愛情光顧),有頑皮少女莫小貝(江湖上傳聞是個女魔頭,實際上是個愛逃學並且只想吃糖葫蘆的小丫頭片子),還有兩位捕快,一個老邢,一個小六,每天吵吵著破大案子,其實是倆混日子的糊塗蛋。這樣一群性情各異、既可憐又可愛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在同福客棧里經歷了江湖上的各種風險和傳奇,遍嘗人間冷暖,體會親情愛情,見證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八十集看下來,您會發現,我們對所謂的江湖和武林,始終持一個置疑的態度。我們通過這部戲,非常明確地反對暴力和打殺。我們將那些所謂大俠以及如何成為大俠的神話一一戳破,就是想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傳說中的武林高手和蓋世絕技,常常是憑空杜撰甚至是一場騙局;許多名震江湖的俠客和武功,實際上都是騙術和把戲;一些被人們掛在嘴邊的約定俗成的江湖道理,其實是陳詞濫調,是一種不講道理的道理和損人利己的說教。你信這些東西,還不如信實實在在的現實生活——友情、愛戀和家庭生活。
當我們從這個角度認識“武俠”的時候,再想想那些飛來飛去的大俠(太多地在電影、電視裡看到他們了)——那些呼風喚雨的神人、以一當十的勇士、刀槍不入的硬漢、飛牆走壁的高手、扭轉乾坤的英雄,就會覺得特別虛假可笑。在歷史上,有太多時候需要他們閃亮登場一顯身手了——外敵入侵的時候、國破家亡的時候,老百姓可憐巴巴盼著他們哪……然而每當此時,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英雄,一個都見不著!所以,大多數的“武俠”作品在剝離了成人童話的外殼之後,只剩下一個“假大空”的核心。這些假模假式的虛招子和空架子,如果不拿喜劇來嘲笑一番,那就太對不住喜劇了。
有專家稱,喜劇的進步,與時代潮流緊密相關。百姓步入小康社會,社會進入娛樂時代,於是,歡喜、快樂、自在、解嘲、賞心悅目、寓教於樂越來越成為文娛生活的主調。娛樂時代,時尚流行,到處充斥了喜感和玩笑;玩笑能夠消解壓力、疲憊和痛苦,從而顯得彌足珍貴必不可少。反之,一本正經和耳提面命越來越不合時宜。喜劇、喜劇電影、電視喜劇以及各式各樣富有喜感笑鬧色彩的演示活動(如廣告行為、脫口秀、綜藝節目、手機笑話、網路玩笑、小範圍的自娛自樂)無處不在,全面滲入當今生活。“搞笑”,成為流行語。“喜悅”和“玩笑”成為當下人們精神消費的必需品和必備品。
一部全新的喜劇(2)
《武林外傳》是對這種消費需求的一個迎合。在這部戲裡,您能看到一個個精彩故事,它們包含了各種離奇、變故、笑談、玩樂、辛酸、快活…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在每個單元里都完成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主題表達,比如誠實做人、與人為善、反暴力、戒賭、納稅、讀書的意義、環保、友愛……方方面面不一而足。正所謂:貌似古代,神在現代,借古說今,寓教於樂。
在全劇的表現形式和處理手段上,我們運用多樣化的表現手段加以包裝。應該說,這部戲是各種喜劇元素的雜拌——這其中,有傳統戲劇的敘事糾葛,有相聲和其他戲曲的語彙特色;有黑色幽默的趣味,有通俗鬧劇的成分;有無厘頭點綴,有陌生化效果;有網路語言、時尚資訊、廣告段落、電腦遊戲、通俗歌曲、綜藝模擬;嬉笑怒罵、歌功頌德、誇張搞笑、深情讚美、不拘一格通通拿來,各式手段融為一體。總之,既傳承經典、又離經叛道,既追求喜感、又不乏溫情,將傳統現實主義的教誨和後現代風格的解構相結合,目的就是要創作一部雅俗共賞面目一新的喜劇!
我們這個創作班底,將如上所述喜劇追求當作目標,由《炊事班的故事》,經《健康快車》、《都市男女》到《武林外傳》,不懈努力,蔚然成風。所幸,我有志同道合的創作夥伴寧財神,身為喜劇編劇,他敏銳犀利,文采飛揚,一口氣寫下八十大集,令人嘆服。同時,作為成功推出了兩部《炊事班的故事》和《健康快車》的空軍電視藝術中心和聯盟影業公司,具有強勢的製作和投資力量。他們高揚主旋律旗幟,堅持多樣化創作,有志開創喜劇新局面,推動喜劇新浪潮,《武林外傳》得以應運而生。
本劇十位主演,通過這部戲想必能夠成為炙手可熱的青年喜劇明星,他們以超凡脫俗的清新氣息和精彩紛呈的表演藝術為本劇增光添彩,他們是閻妮(佟湘玉),沙溢(白展堂),姚晨(郭芙蓉),姜超(李大嘴),倪虹潔(祝無雙),王莎莎(莫小貝),喻恩泰(呂秀才),范明(邢捕頭),肖劍(燕小六),于娟(楊蕙蘭)。
《武林外傳》之後,我們將攜手青年作家俞白眉(拿武俠的話說,他是另一位身懷絕技的劇作高手),推出大型平民史詩電視劇《房前屋後》。同時投拍《健康快車Ⅱ》,這部戲的編劇是參與《炊事班的故事》創作的主編劇徐君東,這又是一位身手不凡的編劇大俠。
寫於《武林外傳》開播前
2005年8月

宣傳詞

俠與義

本劇的第1集,劇中人如是說:俠者,夾著尾巴做人是也。
本劇的英文名字,翻譯回來,應該叫作:家有賤俠。
本劇誕生前,2002年某個秋夜,在上海,導演眯著眼睛對編劇說,咱弄個戲吧,就講大俠的日常生活。
本劇殺青後,演員們忽然反應過來:合著咱這戲說的是俠客的前世今生哈?
是的,這個虛擬的江湖,講述了俠客的過去時、現在進行時和將來時。這裡既有退隱江湖的俠盜,也有初出茅廬的毛頭捕快,還有出生不久就糊裡糊塗當上了衡山掌門和五嶽盟主的小女俠。
我們把三種時態的俠客湊到同一個環境中,構建出一個原汁原味、全須全尾的江湖。
回想起來,做這部戲的初衷,就是想把俠還原成人,有著七情六慾、真實可信的普通小人物——讓每一個初涉人世的年輕人,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
後來,我們製作了《武林外傳》——一個江湖邊緣的小鎮故事。

冰與火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最好看的喜劇,都是一點一點磨出來的。
動筆之前,導演與編劇就已定好了八個主要人物的飾演者。可以說,本劇的每一個主要角色,都是為演員量身定製的(這一點很像《炊事班的故事》的做法)。如此一來,在寫作過程中,人物的一一笑舉手投足,都已提前呈現在編劇眼前,這使得人物更鮮活,關係更微妙,情境更圓滿,笑點更準確。
每集戲在正式開拍之前,都要經過很多次的排練,進入拍攝過程,現場有二十位觀眾,根據實拍效果實時反應,一旦情節未能達到想像中的效果,立刻停拍,重新休整,最多時曾創造了一句話重拍十次的紀錄。
本劇借鑑韓劇的成功經驗,採用了邊寫邊拍的方式,根據導演、演員,以及現場觀眾的反饋,及時進行動態調整,這樣既能保證大情節的連續性,也能確保小細節的新鮮與變化。
拍攝過程中,創作者很容易陷入主觀心態,所以,導演特別規定,每集拍攝結束後,會有一個冷藏期。一兩周之後,把舊戲拿出來新看,一旦發現問題,馬上重拍或補拍。
一切的一切,只為讓觀眾能夠大聲地笑出來。
看片會後,觀眾的熱烈反應,使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一切周折,都是值得的。

南與北

過往的喜劇,總是帶有明顯的地域特色,這使得南方的戲,在北方反響不大,反之亦然。
本劇的導演是住在北京的四川人,而編劇是在北京生活過多年的上海人,演員則來自天南海北,幾個主要角色,分別來自東北、陝西、山東、天津,河北、上海、福建……每次創作會和對詞排練,南腔北調好不熱鬧。這樣的創作集體,使本劇完全跨越了地域障礙。
我們相信,無論方言如何變化,笑聲卻始終不變——因為笑,是沒有口音的。

喜與悲

看片會後,有觀眾提問:這是部喜劇,怎么有那么多哭戲?
其實,在創作初期,我們並沒有想到,戲會變成這個樣子。隨著拍攝過程的不斷深入,各個主要人物都已經活了起來,於是,我們開始把更多精力轉到了他們的情感生活上。
我們並不想刻意煽情,然而,當情節到了關鍵之處,情感就只跟著劇中人物的感覺走了,並不受創作者的支配。
兄弟間的友誼,姑嫂間的親情,師徒如父子,紅顏變知己,暗戀明戀三角戀,隨著情節的層層推進,人與人之間,情感濃度越來越高,終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原先純粹的喜劇,變成了悲喜交融的雜拌。
起初有些擔心,過多的情感戲,會不會影響到喜劇效果,事實證明,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
看片會後,某位觀眾寫道:亦莊亦諧,亦喜亦悲,借古諷今,笑中帶淚。

後記

2006年春節前夕,一部中國式的古裝“老友記”《武林外傳》橫空出世,攪亂了年末平靜的天空。喜歡的人近乎痴迷,批評的聲音也不絕於耳。央視首輪播出結束後,很多主創以為“武林熱”即將平息,誰知一切才是開始。伴隨著二輪播出緊鑼密鼓地進行,除去劇組為地方播映所做的宣傳以外。主演姚晨、閆妮、肖劍等,包括為《武林外傳》演唱主題曲的於霞、劉鐵營,更是頻頻曝光於各個主流媒體。
有人說《武林外傳》是“中國情景喜劇的突破口和里程碑”,也有的人說它“格調不高,低級趣味”,但是無論怎樣,一部低調出場,大腕缺席,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情景喜劇,它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而且是耐人尋味的。這背後,對傳統收視心理和收視人群的顛覆,對電視劇產業鏈條的衝擊,對情景喜劇這一日漸沒落的節目類型的重新拷問,特別是對“後現代”文化的討論,引起了太多人的思考。
其實《武林外傳》首輪熱播時,我並沒有要為它做一本書的想法,但是隱約感到,它的意義已經超過了一部電視劇本身。就像當年《大話西遊》所引發的文化現象,以及綿延的熱度一樣,《武林外傳》搞笑癲狂的劇情,卻經常直指我們內心。
除了“70後”令人眩目的標籤,《武林外傳》到底在講一個怎樣的故事?在拍戲就是賺錢的市場環境下,編劇花一年半時間寫作,導演帶領一幫不出名的年輕演員用將近八個月的時間封閉式拍攝,想要表達什麼呢?其中的甘苦又是什麼?
《武林外傳》的投資方是北京聯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郝亞寧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擁有驕人的業績,但卻在情景喜劇市場前景堪憂、播出平台受限的情況下,為做《武林外傳》一擲千金,他看中的又是什麼呢?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開始與投資方聯繫,並通過他們,慢慢進入了《武林外傳》的背後世界。感謝聯盟影業對我們的大力支持,感謝每一位被採訪者在紛繁的日程表里,給我們留出訪問和傾談的時間,他們對於《武林外傳》的專業精神值得我們欽佩。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武林外傳》的成功絕非偶然。
感謝我的合作夥伴劉太榮和桑海,在整個籌備、編寫和整理工作中,他們給予我很大的幫助,讓我有信心把我體會到的一些東西,呈現到讀者面前。
我們都是所謂的70年代,“70年代的人有這種為理想不惜代價的衝勁。他們的血液里總有一種東西在召喚著。”(寧財神語)
這是我第一次編寫一本書,我很擔心讀者看完會有上當的感覺,也擔心對不起自己的署名,我的先生很慷慨地允諾,假如書真的很差,他願意代我署名。謝天謝地,在編寫的過程中,我重溫了觀看《武林外傳》的快樂時光,我漸漸體味到一部劇背後的苦工和用意,這些都讓我覺得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是沒有意義的。
2006年4月
註:圖書電子版來源於百度文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