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文學名著《水滸傳》中經典片段)

武松打虎(文學名著《水滸傳》中經典片段)

武松打虎,施耐庵所著《水滸傳》中的故事,主要講述梁山好漢武松回家探望兄長,途經景陽岡,至酒家沽飲十八碗,醉後欲行趕路。酒家告以岡上有虎傷人,勸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岡上果遇一條吊睛白額大蟲。武松奮起平生之力以雙拳將虎打死,為當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後被世人傳為佳話。明代沈璟所著傳奇《義俠記》據此改編。京劇崑腔高腔川劇滇劇秦腔均有此劇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景陽岡武松打虎》
  • 作品別名:《武松打虎》
  • 創作年代:明朝
  • 作品出處:《水滸傳》
  • 文學體裁:小說
  • 作者:施耐庵
  • 地點:陽穀縣景陽岡
  • 相關人物:武松
劇情簡介,武松原形,地理位置,原著作者,武松簡介,爭議,

劇情簡介

武松打虎,出自施耐庵所著《水滸傳》中的第二十三回《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主要講述梁山好漢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過景陽岡。在岡下酒店喝了十八碗酒,踉蹌著向岡上走去。興不多事,只見一棵樹上寫著:“近因景陽岡猛虎傷人,但有過往客商,應結夥成隊過岡,請勿自誤。”武松認為,這是酒家寫來嚇人的,為的是讓過客住他的店,沒有理它,繼續往前走。太陽快落山時,武松來到一破廟前,見廟門貼了一張官府告示,武松讀後,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話,又繼續向前走。由於酒力發作,便找了一塊大青石,仰身躺下,剛要入睡,忽聽一陣狂風呼嘯,一隻眼睛上翹,額頭白色的老虎朝武松撲了過來,武松急忙一閃身,躲在老虎背後。老虎一縱身,武松又躲了過去。老虎急了,大吼一聲,用尾巴向武松打來,武松又急忙跳開,並趁猛虎轉身的那一霎間,舉起哨棒,運足力氣,朝虎頭猛打下去。只聽"咔嚓"一聲,哨棒打在樹枝上。老虎獸性大發,又向武松撲過來,武松扔掉半截棒,順勢騎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頭上的皮,右手猛擊虎頭,沒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處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動彈。武松怕老虎裝死,舉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陣,見那老虎確實沒氣了,才住手。從此武松威名大震。
武松打虎

武松原形

明初洪武年間,梧塍徐氏九世徐麒(徐霞客高祖)以布衣承詔出使四川,功成辭官回到故里,名揚一時。徐麒請蘇州(一說為錢塘即杭州)隱士施耐庵到家裡當私塾先生。施耐庵就住在祝塘鎮環境幽美的大宅里,邊教書邊寫作《水滸傳》,當地人都尊稱他為“耐庵公"。
武松景陽岡打虎,寫得栩栩如生。據說當時施耐庵不過是到大宅里村後的後陽崗散步,見有條黃狗睡在松樹下,一名莊丁武阿二把黃狗打跑了。施耐庵回家便以此為原型進行創作,把後陽崗改作景陽岡,黃狗變成吊睛白額虎,武阿二成了武松。

地理位置

景陽岡位於陽穀縣城東16公里張秋鎮境內。傳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松打虎處,也是龍山文化城遺址所在地。總占地面積33.3公頃,其中水面10公頃。景區內沙丘起伏,莽草叢生,林蔭蔽日,一派荒野景象。其主要景點有三碗不過岡酒店、鄉民告示處、縣衙告示處、山神廟、武松打虎處、石碑、虎嘯亭、武松廟、湖心島、釣魚台、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箭場等20餘處。“武松打虎處”石碑為南宋時期所立。山神廟:已有200餘年的歷史,共3間,建在長30米、寬25米、高4米的土台上,坐北朝南,青磚灰瓦。廟內塑有武松打虎造像。廟的左前方立有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舒同題寫的“景陽岡”石碑,右前方立有著名書法家楊萱庭書寫的高3米的“虎”字碑。虎嘯亭:位於景區西部,六角單檐,由徐悲鴻的夫人、書法家廖靜文題名。碑林:在山神廟以北。因武松打虎的故事廣為流傳,故到景陽岡參觀旅遊的學術界名人大都在此題詞、賦詩、作書、繪畫。有關人員整理後,刻石立碑。多年積累,碑林漸成規模,到2001年底,有碑刻46碣。武松廟:在北岡之巔。門匾額“武松廟”為趙朴初所書。園內東亭內為武松打虎處碑,西亭內為新鑄大鐘。大殿系五開間三進深歇山式建築。殿內正中為武松塑像,像上懸“勳業昭彰”四字匾。牆內飾有國家一級美術師和民間藝術家合作的多幅木質彩刻壁畫。“武松打虎”浮雕石像:佇立在山岡前。由著名畫家劉繼卣創作。象徵著除暴安良、見義勇為的武松精神。“天下第一虎”石:位於景陽岡南部,傳為武松打死的那隻老虎的化身。“景陽春曉”石:位於景陽岡南端的一塊神奇的巨石,它形體美妙,正看如一“山”字。上刻著名書法家劉藝所書“景陽春曉”四字。

原著作者

施耐庵(1296~1371),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漢族,江蘇興化白駒場人(一說浙江錢塘人)。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祖籍泰州海陵縣,住蘇州閶門外施家巷,後遷居當時興化縣白駒場(今江蘇省大豐市白駒鎮)。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年)登進士。不久任錢塘縣尹,因替窮人辯冤糾枉遭縣官的訓斥,遂辭官回家。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駒場鹽民張士誠等十八名壯士率壯丁起義反元。張士誠敬其文韜武略,再三邀請他為軍幕,施耐庵抱著建造“王道樂所”的宏遠計畫欣然前往,為張士誠獻了許多攻城奪地的計策。後因張士誠居功自傲,獨斷專行,親信佞臣,疏遠忠良,施耐庵幾次諫勸,張士誠都不予採納,於是憤然離開平江,並作《秋江送別》套曲贈予同在張幕的魯淵、劉亮等人。此後,浪跡江湖,替人醫病解難。後入江陰祝塘財主徐騏家中坐館,除了教書以外,還與拜他為師的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作,蒐集、整理關於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為撰寫《江湖豪客傳》準備素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滅張士誠後,到處偵查張士誠的部屬。為避免麻煩,施耐庵徵求興化好友顧逖的意見,在白駒修了房屋,從此隱居不出,專心於《江湖豪客傳》的創作。《江湖豪客傳》成書後,定為《水滸傳》。
施耐庵施耐庵

武松簡介

座次 14,天罡星
星名 天傷星
綽號 行者
封號 清忠祖師
身高 約合現今1.84米
職業 陽穀縣步兵捕頭
出生地清河縣(今河北省邢台市)
使用兵器 兩把戒刀
梁山職司 步兵頭領
出場回目 第23回
武松,綽號“行者”,因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郎,河北邢台清河縣(有記載武松早是陽穀縣人,經近期考證為今邢台市清河縣人)人。他是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的弟子,其武藝高強,有勇有謀,是一個下層俠義之士,崇尚的是忠義,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他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爭議

2013年5月,新浪微博認證信息為“文史和辭書學學者,江蘇教育出版社前社長兼總編輯”的網友趙所生髮微博稱:“武松原在江湖賣藝,因武藝高受知府高權賞識做了捕快。不久高被黜,他被解職。新任知府蔡京之子蔡銎無惡不作,人稱蔡虎。某日武松伏於蔡府門外,等蔡出門時衝出揮刀砍殺,己被擒,因重刑致死。百姓念其為民‘打虎’,將他葬於西泠橋畔。後人立‘宋義士武松之墓’碑。”
“所以說,武松打虎這個‘虎’其實是個人。”趙所生說,這些信息都是從《杭州府志》等古籍中找到的證據。他相信,作者施耐庵應該是看到了這樣的材料,並對其中的幾個細節加以渲染和藝術化的加工,從而成功塑造了武松這個這個梁山好漢的形象。
不過有關真實武松的身份,記者在網上也看到有不同的聲音。新浪微博上認證為“光明日報《考試》雜誌官方微博”的網友@光明日報考試雜誌社就曾發微博稱,武松的原型其實是《水滸傳》作者的好友卞元亨。
並且引述了一段《卞氏家譜》的記述,以此來表明他就是“武松打虎”的原型。
對此,趙所生表示,從家譜里獲得的信息可信度較低,一般為維護家族形象,難免會對先人有拔高的成分。而在文史界,對於武松的真實身份,“杭州武松除蔡虎”的這個版本還是更被大家所接受一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