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化

武文化

武功是兩人在一定條件下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鬥智較力的對抗練習形式。目前武術競賽中正在逐步開展的有散打、推手、短兵三項。武功狹義上就指武術,武術運動以攻守進退、運動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運動的變化規律編成的整套練習形式。主要包括拳術、器械、對練、集體表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文化
  • 地區:中國
  • 所屬:古典哲學
  • 觀念天人合一
武功,功法武術,

武功

中國古典哲學的又一根本觀念是“天人合一”。所謂“天”並非指神靈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無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大人相應,或無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張“天人合一”,《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只要發揚“誠”的德性,即可與天一致。漢儒董仲舒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成為二千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
表演者表演者
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現到武術中,首先表現為習武者追求人與自然的統一。因為大人合一的思想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並且是自然界最優秀的部分,天地萬物與人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而人則是這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主導因素,人道和天道是相近的。基於這樣的思想,使得習武者尤其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清代楊氏傳抄太極拳譜中有云:“乾坤為一大天地,人為一小天地也。”而“所謂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虛靈也、神也、若不明之者,烏能配天地為三乎。”“要知天人同體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氣。”所以在練習武術的過程中,人們總是在追求人體與大自然的和諧相通,使人順乎自然,其運動也要服從大自然的變化規律,以此來求得物我、內外的平衡,達到陰陽平和。正因如此,自古習武者都非常注意在練習的過程中使人體和四時、氣候、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環境相協調,因時因地採用不同的訓練內容和手段,選擇優美清靜的自然環境作為練功修身養性的場所,從而充分發揮人這萬物之靈的創造力,使個人的身心皆融於大自然之中。若逆天時地利而動,則不利於健康。這也是中國武術因地域不同而形成眾多拳種和流派的原因之一。
為了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古代習武者常象天法地,師法自然,從大自然中吸收營養,模擬自然界中各種事物的動作、姿態、神情,結合人體運動的規律和技擊方法的要求,以創造和豐富武術,並以自然界的現象來喻拳理,所以武術中有許多以自然界各種事物來命名的拳種和動作。如南拳中的虎鶴觀形拳,是以虎、鶴兩種動物的動作為基礎,結合人體運動特點和技擊技術而創造的拳種。形意拳中的十二形,則是以十二種動物的動作為依據,按形意拳的動作和勁力特點演化而來。此外,螳螂拳鷹爪拳也是分別模仿螳螂、鷹的動作,取其形,會其意而創造的拳種。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至於動作名稱,諸如青龍獻爪、燕子穿林白鶴亮翅。金雞抖翎之類的名稱極多。不僅如此,以自然現象闡發拳理的例子也很多。如王宗岳太極拳是“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世”,不僅說明了太極拳的技術特點,也表明了演練時還要注意養成“腹內松靜氣騰然”的內心活動,皆是以江海之勢喻拳勢。又如長拳的“十二形”,說“動如濤、靜如員、起如猿、落如鵲。立如雞、站如松、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重如鐵、緩如鷹。快如風”,也是以十二種物象來說明對演練時動作的十二種變化的要求,其中絕大部分也是取自然界的物象來喻拳勢。
由於無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重和諧。重整體的思維特點,這種思維特點表現在武術中則是追求動作的“合”。“合”,就是說動作的和諧、協調。最為典型的是所謂“內外三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跨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這實際上是要求由內在的心。意、氣到外在的四肢。身體的各個部位都達到相互協調。應該看到,協調既是人的一種本能,又是人們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使動作達到完美的一種能力。“合”是武術特有的技術要求和獨具特色的理論。
天人合一的思想還決定了中國哲學主張人的道德原則和自然原則一致。張載肯定天人合一是“因明致誠,因減致明”。“誠”是最高的道德修養,“明’倒是最高的智慧。這種“誠”表現在武術中就是武德,“明”則表現為技藝超群。這也正是古往今來,德高望重的武術家不斷追求自我道德完善和技術完美的原因。古代人們崇尚武德,是依據習武者掌握有一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努力做有益於社會的事。為此,在習武者之間常有一些戒律、法規,隨著歷史的變化,其內容雖多有變動,但基本宗旨不變,即要求習武者成為見義勇為、有高尚道德的人。同時習武者還把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研習作為道德修養的手段,認為這是一種內修的功夫。他們崇尚勤學苦練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藝水平。過去人們常將武術訓練稱為“練功夫”,功夫是指做一件事所花費的水平也高,所以前人常竭畢生之精力於“練功夫”,致使“功夫”作為武術的代名詞在世界上流傳,這正是他們孜孜以求技藝之精的結果。
武學英文:[military accomplishments]

功法武術

功法武術的別稱,武術功夫,也指軍事方面的功績。例如:文治武功,武功高強。 武術概念,是人們認識,研究武術的基本依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同的時期對武術概念的表達不盡相同,它的內涵和外延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武術本身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 從歷史上看,有不少歸屬武術類的名稱,春秋戰國時稱“技擊”兵技巧一類);漢代出現了“武藝”一詞,並延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選》中“偃閉武術”(當時泛
武文化
指軍事)的“武術”一詞;民國時稱“國術”:新中國成立後仍沿用“武術”一詞,也稱武功。  隨著歷史的變遷,冷兵器的逐步消亡,專用武術器械的生產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現,對抗性項目、武術競賽規則的、制定,武術已演化成為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武術的體育化使其內容、形式及訓練手段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概念也在不斷變化。發展到今天,武術的基本定義可概括為:武術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捕斗的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清袁賦諶《重修始祖榮公遺像記》:“ 始祖(袁可立始祖)以武功起家,於明太祖征伐著勛,封睢陽昭信校尉,遂家於睢,迄今三百餘年矣。”
武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