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縣桃溪中學

武平縣桃溪中學

桃溪中學,學校占地面積56610平方米,建築面積15497平方米,現有32個教學班,教職工114人,專任教師107人,其中本科學歷教師34人,在讀本科30人;高級教師12人,一級教師31人,初級職稱教師63人。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平縣桃溪中學
  • 創辦時間:1952年
  • 類別:中學
  • 師生人數:近2000人
辦學規模,歷史沿革,辦學成果,

辦學規模

前學校教育教學生活設施齊全,有116台電腦,有300米環形跑道的運動場,有30450冊藏書。學校實驗儀器按完中2類標準配備,基本能按課程計畫要求開齊演示和分組實驗。

歷史沿革

1952年3月,龍巖專署報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決定在閩西的上杭才溪、長汀河田和武平武北增辦3所老區級中學。武平縣人民政府隨即發文將新增辦的武北中學校址設在桃瀾區,並成立武北中學籌備委員會。籌委會由當時的桃瀾區區長吳松林任主任、副區長王其試、劉懷義任副主任,武北三區22鄉代表為委員,原桃瀾區文教幹事王克明任總務股股長,原桃溪中心國小校長藍雲峰任設計股股長。縣長羅蘭洲委派教育局幹部林壽堅具體負責籌辦事宜,並選定校址為魯溪明隆崗。為籌集資金,積極貫徹公辦民助方針,動員桃瀾、大禾、永平三區各鄉捐資集物籌建校舍。
武平縣桃溪中學武平縣桃溪中學
學校於1952年9月開學,學校臨時設在桃溪村神下庵下坪。武平縣政府此時把校名定為“武平縣第二國中”,校長由縣長羅蘭洲兼任,委派李如東為校委會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學校於1952年9月開學,首次招生100名,招生區域為武北四鄉及中堡等,由李如東主持日常工作。1953年8月,新校舍基本建好,正式遷往明隆崗新校舍開學,校名更改為“武平縣第三初級中學”,縣人民政府委派黎飄零任校長。1955年7月,校名更改為“武平四中”。
1968年12月成立校革命委員會,又將學校改名為“武平縣桃溪‘五七’中學”。1970年2月增設高中部,至此,學校已初具完中的辦學規模。
1979年秋學校更名為“武平縣桃溪中學”。1977年冬,全國恢復高考招生制度,桃溪中學首次設立高考考場。武北四個公社的1966屆至1977屆計十二屆高中畢業生共300多名考生參加高考。
1978年,恢復校長負責制,縣委、縣府重新任命學校領導班子,吳雨霖為第一副校長(主持工作),童朝鳳、謝忠義為副校長。1984年秋季,我校高中招生由兩年制改為三年制。
改革開放30年來,學校事業不斷發展。經過地、市六項督導初評、複評、“雙高”普九驗收複評,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2011年被授予“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和“縣文明學校”等稱號。桃溪中學――這所新中國成立初期創辦的武北老區中學正煥發出勃勃生機,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辦學成果

近年來,桃溪中學的辦學條件日益改善,教育教學設施、教師結構、辦學條件、辦學成績發生了質的變化,面貌煥然一新:教育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新建了“逸夫樓”(綜合樓第一期工程)、男生宿舍樓、師生食堂、水沖式廁所等;學校的辦學質量也不斷提高,2007年中考上武平一中21人,居全縣第六名,高考上本三線以上10人。學校先後被福建省教育委員會、財政局評為"發展中國小校勤工儉學事業先進單位";龍巖市教育局、龍巖市教育工會授予"先進教工之家",武平縣委授予"縣級文明學校",武平縣教育局評為"實施素質教育三等獎"。
桃溪中學桃溪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