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昆明龍

武定昆明龍

恐龍名稱: 武定昆明龍 拉丁文名: kunmingosaurus wudingensis 恐龍體長: 長11m 寬2m 高3.5m 恐龍體重: 不詳 恐龍食物: 植物 發音( pronounced )→ kune-ming-oh-sawr-us 發現地層( stratum )→ 雲南省滇中盆地 生存年代: 侏羅紀早期 生存地點: 中國雲南省的武定盆地 辨認要決: 四足行走脖子和尾巴都較長 恐龍種類: 蜥臀目·蜥腳類·蜀龍亞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武定昆明龍
  • 拉丁學名:kunmingosaurus wudingensis
  • 別稱:昆明龍
  • :動物界
  • 亞目:蜥腳形亞目
  • 亞科:蜀龍亞科
  • 分布區域:亞洲和非洲
物種來歷,發現地層,形體特徵,

物種來歷

1954年由技師蘇有林在雲南省武定採集,而經趙資奎在1985描述。董枝明於1991年將其歸屬到蜀龍科之中。武定昆明龍是發掘於亞洲侏羅紀早期的一種原始型態的蜥腳類恐龍。它的頭顱和下頷非常高聳,具有匙狀的牙齒;頸部與背部脊椎的側腔室還沒有發展,神經弓和棘非常高突。而在神經棘與神經弓中明顯的保存有後關節突和橫關節突膜;而 骨由六個椎骨組成,其要帶是為似蜥腳類特徵,而修飾成一塊骨板的型式。而另一方面,昆明龍也具有一些原蜥腳類的特徵,像是厚實的頸椎與背椎的構造。這群恐龍體長約7.5公尺,頸子相當短,具有四肢極為壯碩以支撐龐重體軀。
武定昆明龍(Kunmingosaurus wudingensis)是蜥腳形亞目(Sauropodomorpha),蜥腳次亞目(Sauropoda),蜀龍亞科(Shunosaurinae),昆明龍(Kunmingosaurus)的一種。植食性,體長約11米,生活在中生代的侏羅紀中期,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化石1954年發現於中國雲南省武定。昆明龍(Kunmingosaurus)是最早的蜥腳類恐龍。

發現地層

該恐龍化石產於下侏羅統自流井組東嶽廟段.該組與下伏上三疊統須家河組整合接觸,由於這裡缺失中侏羅統新田溝組,所以它與上覆中侏羅統沙溪廟組平行不整合,總厚354 m,由下而上分成4個岩性段:  (1) 珍珠沖段.岩性以紫紅色粉砂質泥岩、泥岩為主,次為灰色矽質細-中粒石英砂岩、粉砂岩.於下部砂岩中,產恐龍化石碎片,底部為含鐵石英雜砂岩,夾褐鐵礦結核.厚34 m. (2) 東嶽廟段.以暗紫色泥岩、粉砂質泥岩為主,夾灰黃色細粒-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泥岩中含砂姜狀鈣質結核.中、上部泥岩中產豐富的原始的蜥腳類和獸腳類恐龍化石,以及瓣鰓化石和植物化石碎片.厚116m. (3) 馬鞍山段.磚紅色、紫紅色泥岩夾泥質粉砂岩、砂岩,含鈣質結核.中、上部產恐龍化石碎片.厚170 m. (4) 大安寨段.紫紅色泥岩、粉砂質泥岩夾生物碎屑灰岩和粉砂岩,產瓣鰓化石,頂界面不平整,為一衝刷面.厚34 m. 2,標本記述及描述材料4個完全和不完全的骨架,其大小形態都非常相似.這些標本包括:2個右前上頜骨,近完全的左右下頜齒列.大量零散的牙齒;不完全的但分別關節的頸、背、薦、尾椎系列;完全的肩帶、前肢、腰帶、後肢和後腳.此外,還有分散的胸骨、背肋和腹肋. 產地與層位四川省珙縣石碑鄉紅沙村,下侏羅統自流井組東嶽廟段.

形體特徵

脊椎 包括6個關節的中後頸椎、9個關節的背椎、6個關節的背椎、4個關節的背椎.3個關節的薦椎、3個和12個分別關節的尾椎.這些椎體按解剖學位置,它們是一個種——石碑珙縣龍的成年和幼年的3個不同的個體.
頸椎 有6個彼此關節的頸椎,全長165 cm.各椎體寬度大大超過其高度.最後1個頸椎相當長,達30 cm.所有椎體屬平凹型,後端比前端粗大.頸肋特別短小.每個頸椎的平均長度大致小於背椎的平均長度.  背椎 有代表2個個體的背椎,即9個、6個和4個分別彼此關節的背椎,其中以9個相互關節者保存較好.椎體平凹,中部強烈收縮,無側凹,內部結構緻密.神經棘直立,呈長方形寬板狀,長度大於寬度,位於椎體上方的中後部.橫突發育並向兩側水平延伸,副突較小,呈橢圓形.
石碑珙縣龍的背椎
(a) 9個關節的背椎及背肋,×1/13.8;(b) 6個關節的背椎,×1/16.2  背肋和腹肋 背肋相當豐富,保存方式有2種: 一是與背椎關節,如與9個背椎關節(圖3); 二是分散保存,無一定方向性.但無論那種情況,多數單個的背肋保存都相當好,雙頭.中部背肋最長,最大曲線長可達150 cm.腹肋比背肋小,不與椎體關節保存.  薦椎 保存在左右腸骨之間,共有3個,彼此癒合,雙平型,中部收縮.神經棘窄但較粗壯,並向後傾斜.  尾椎 共有3組互相關節的尾椎,即前端的3個尾椎、前部的12個和中後部的8個.最前端3個椎體的中部收縮,較粗短且與薦椎相似.神經棘和橫突均呈寬板狀.整個椎體保存較差.12個相互關節的尾椎,保存很好.標本系側向埋藏,右側向上,雙微凹型,中部強烈收縮,無側凹.椎體內部結構緻密,無明顯的格線狀構造.神經棘呈寬板狀,稍向後斜,兩側薄.橫突亦發育,寬板狀,向外向上延伸.脈弧長大不分叉.第2和第3個脈弧全高分別為72 cm.
肩帶 包括肩胛骨和烏喙骨及緊接在之後的胸骨(圖5).保存較好.整個肩胛骨都很薄.近端和遠端顯著擴張,中部變窄,並向後彎曲成規則的弧形.烏喙骨輪廓近半圓形,與肩胛骨較平直接觸,未見烏喙孔.胸骨共有3對,每對大小不同,但其左右胸骨對稱排列,呈近圓的菱形.它代表成年和幼年3個不同的個體.小胸骨為該個體的肩胛骨長度的38%,而大胸骨則為58%.
前肢骨 肱骨有4個,其3個都與肩胛烏喙骨關節,三角嵴較發育.長度大致為股骨的80%.撓骨、尺骨標本比肱骨要差一些,其長度為肱骨的54%~65%,尺骨(不成年個體)為肱骨長度的60%.
前腳 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均無保存.  腰帶 只有一個左右腸骨、恥骨、坐骨(只有近端),因風化厲害而保存不好.左腸骨後端鈍,右腸骨後端渾圓.恥骨骨幹寬,左右恥骨完全接觸.  後肢 完整的後肢保存較好,包括股骨,脛骨、腓骨和後腳.  股骨 一個左股骨,與上述腰帶關節,平直、板狀,股骨頭和骨幹沒有明顯分界線.長115 cm.  脛骨腓骨 只有左後肢的脛腓骨保存,和其他蜥腳類的脛腓骨沒什麼顯著區別.腓骨為股骨長度的66%,脛骨為股骨長度的61.7%.脛骨比較粗壯,遠端兩踝很發育.  後腳 材料有與後肢關節的左後腳,除第5恥骨缺失外,其他骨骼成份完整無缺.右後腳單獨埋藏,缺失距骨與跟骨.其趾式為2,3,4,5,1.第1,2,3,4趾均具爪,即為四爪型的後腳,爪的背緣兩側無側溝.  3, 鑑定與討論  經初步研究,將珙縣龍歸入蜥腳類,有以下幾點理由: (Ⅰ) 牙齒較大,為典型的匙形齒; (Ⅱ) 前肢按比例顯著增長,它為後肢長度的70%~75%,屬蜥腳類的比例範圍; (Ⅲ) 趾骨粗短,前端兩側不具側窩.爪骨粗壯,背側兩邊不具縱溝; (Ⅳ) 按解剖學原理分析,其個體的全長約14 m (圖6),超過已知原蜥腳類的長度.但是,珙縣龍又與原蜥腳類有著顯著的相似之處:(Ⅰ) 前頜骨有發育的後突; (Ⅱ) 薦前椎椎體內部結構結實,無網狀構造,不具側凹; (Ⅲ) 脈弧不分叉; (Ⅳ) 有腹肋; (Ⅴ) 薦椎3個,並且彼此癒合; (Ⅵ) 後腳趾式為2,3,4,5,1.此外,很短的頸肋、近長方形且直立而構造簡單的頸椎和背椎神經棘,等等.
總之,珙縣龍既具蜥腳類的某些特徵,又與原蜥腳類有不少共同點,是由原蜥腳類向蜥腳類進化的一種過渡類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