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里小曲

正里小曲

永年小曲是流傳在河北邯鄲市北部永年縣的一種傳統舞蹈,相傳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因其最早在永年縣北正里、南正里一帶盛行,故俗稱“正里小曲”。新中國成立後,它流傳到外地,進入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人們始將其稱為“永年小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里小曲
  • 類別:舞蹈
  • 別稱:永年小曲、正里小曲
  • 歷史:400多年
起源,現狀,

起源

永年小曲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深受勞動人民喜愛。歷年來,人們不但在逢年過節、歡慶聚會的大喜日子裡表演,而且在打醮開光、求雨酬神等活動儀式中也要表演。這是一種舞蹈加伴唱的歌舞。舞蹈動作屬秧歌類,其表演簡潔樸實、委婉細膩,具有鮮明的冀南特點。多年來,這種藝術形式受冀南風土人情、審美習慣、氣質特徵等方面深刻影響,新穎別致的獨特風格日趨突出。在器樂伴奏上,全場演出只需要一件打擊樂器——雲鑼。一人操作指揮,與之配合的是幾個伴唱人員及其各自手中叩打節奏用的兩塊瓦子(竹板),台上演員只舞不唱。現保留的傳統曲目近百個,其中以“四輩上工”、“丟戒指”、“臘梅花”、“繡荷花”、“哭五更”等等。這些曲目大多以愛情生活為內容,具有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舞台常用道具為扇子和手絹。

現狀

永年小曲發源於何地,今已無從查考,有“源於山東”、“源於山西”、“源於永年本上”諸說。50年代中末期,京、津舞蹈界就曾親臨永年對其進行發掘、整理和研究。70年代末,經過精細改編和加工的“永年小曲”隨河北民間歌舞演出隊進京演出,受到首都及全國舞蹈界的好評,稱讚它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給人們一種質樸無華的民間藝術之美;十幾個國家的外賓觀看演出後,情不自禁地讚揚“永年小曲”是真正的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光榮。
永年縣古稱洺州,“洺州花桌”遠近馳名。這是一項獨特的民間藝術活動,主要在臨洺關鎮及其周圍流行。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由當地的“清樂會”精心裝飾各具特色的六乘花桌,每個花桌由八人抬著,同向鎮中心的燕趙第一境觀音閣出遊匯聚,表演風趣,滑稽,技藝高超而別具風彩,深受民眾喜愛。
這種花桌一般系由紫檀木或紅木製成,為方形八仙桌,桌背及兩側鑲制的棚欄精雕細刻,描龍畫鳳,自柵欄向上以細竹條、鐵絲綁紮成6尺多高的橢圓形花架,點綴著數千朵奇花和數百支蠟燭,花桌的腰部兩側各鑿兩個方洞,由長約一丈六尺的兩根大型木桿穿過,桿端綁一中型橫桿,橫桿兩端是兩個十字型小豎桿,以繩捆系。表演者頭戴紅疙瘩黑緞小帽,身穿藍大衫,外套黃坎肩,腳穿白襪黑尖口鞋,鼻扎八字鬍,嘴叼旱菸袋,左手插腰,右手擺動,時而踮腳尖,時而紮腳跟,或向前走,或向後退,或原地彈跳,令人目不暇接。
最使人驚嘆的是花桌騰空跳。抬花桌的能手一般為年逾六旬的老者,他們把花桌的小抬桿前端約2公分處頂在自己的肩鎖骨和後肩邊上,他們需步調一致勁一股,不能出絲毫的差錯,只聽一人高喊了一聲:“騰空,跳!”八人同時將肩向上一縱,花桌便離肩騰空跳起半尺多高,然後再穩落於八個抬者的肩上。這一“鯉魚跳龍門”的絕招,難度很大,當花桌抬到最高潮時,百支蠟燭火焰閃爍,千朵奇花上下翻飛,沿途觀眾無不眼花繚亂。
抬花桌,洺州這一獨特的傳統民俗活動歷史悠久,碑記和史料中均有記載。據民間傳說,這一藝術形式是從唐代尉遲敬德奉敕重修觀音閣時興起的,以後,歷代每當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地民眾便祈禱五穀豐登,摹仿古時抬花轎的技藝,演化為抬花桌。
正里小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