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東村(陝西省鹹陽市興平市下轄村)

臨近大姑村鐘文記載:“該村始建於清乾隆(公元1746年)以前。”清王朝信奉崇拜佛教,故廟宇、寺院在當時極為盛行。該村原有一庵堂名曰“登貞庵”;村南另有一庵,稱“紅庵”;村北建有寶泉寺,一寺一庵南北連成一線,“登貞庵”位於正中,故人稱該村為“正安坊”後來隨著“庵堂”與“寺院”逐漸消失,庵與安同音所稱該村為“正安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東村
  • 戶數:597戶
  • 耕地面積:1900畝
  • 人口:2480人
  • 農作物:大棚蘑菇
  • 榮譽:興平市生態文明村
歷史沿革,人文特色,產業特點,發展新貌,

歷史沿革

1960年該村一分為二因此村居東取名“正東村”,該村地處陝西省興平市區東郊5公里,東接西吳鎮油郭村,南鄰阜寨鄉紅安村,西寶高速、西寶客專穿境而過,現有人口2480人,597戶,耕地面積1900畝。
陝西興平正東村

人文特色

白振輝:原村黨支部書記,1989年鹹陽市勞模。
魏興學:原村黨支部書記,2001年鹹陽市勞模。
武管社:原村黨支部書記,2010年鹹陽市勞模。

產業特點

本村的大棚蘑菇種植始於1996年,由於起步早,現有規模大,所產鮮菇質美、物實,是省內有名的蘑菇種植村,西北地區最大的蘑菇生產基地,“正東村”牌蘑菇響亮西北。省、市主要領導多次來正東村視察、指導工作。本村至今已有蘑菇大棚2400餘座,年產量1.5萬噸,每年9月至來年3月日產鮮菇30—50噸,主供興平、鹹陽、西安農貿市場和各大超市,從事蘑菇銷售物資供產的農戶達百餘人,鄉土人才及經紀人60人。蘑菇種植戶占全村農戶總數72%以上,占人均年純收入的73.2%,上年人均純收入5600元。大棚種植帶動周邊村蘑菇棚300餘座。2006年,村校舍年久失修,在辦事處、教育。

發展新貌

2007年、2008年我村被評為鹹陽市一村一品模範村,興平市生態文明村。2007—2008興平市一村一品示範村,鹹陽市一村一品模範村,文明生態村,新農村建設先進村,陝西省“一村一品示範村”鹹陽市科普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