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晦

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稱為晦日,此日無月,正月的晦日受到中國人民格外的重視,被當做一個節日來過,稱為“晦節”或“正月晦”。正月晦日曾作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日存在有數百年之久。它最早見於記載是在北魏末年,一直到唐德宗貞元年間才為中和節所取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月晦
  • 簡介:正月晦日還曾與三月三日
  • 習俗:也與“送窮”民間風俗密切相關
  • 出處:《四時寶鑑》
  • 國家:中國
簡介,習俗,

簡介

唐代,正月晦日還曾與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並稱“三令節”,成為一個盛大的節日。三令節時,士女泛舟遊樂,在水濱舉行盛大飲宴,皇帝也賞賜群臣、與百官同樂。

習俗

正月晦也與“送窮”這一種中國民間風俗密切相關。送窮習俗源於有關“窮神”(即窮鬼)的傳說。《四時寶鑑》記載:“高陽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棄破衣,是日祝於巷,曰除貧也。”高陽氏,即傳說中炎黃聯盟的首領顓頊.《文宗備問》云:“昔顓帝時,宮中生一子,性不著完衣,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著,宮中號為窮子。其後以正月晦日死,宮人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