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瀉

治法。止瀉為治療泄瀉的一種治法,中醫治療泄瀉的治法有很多種,且有些泄瀉不宜止,否則會加重病情,所以,對泄瀉的治療,當辨證論治,選擇合適的治法方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止瀉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治療泄瀉證的方法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中醫認為泄瀉是因感受外邪、飲食所傷,致脾胃受損,水濕困脾,傳導失司,水濕清濁不分,臨床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則瀉出如水樣為主症的病證。
治療泄瀉的方法很多,李中梓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在《醫宗必讀·泄瀉》中提出著名的治瀉九法,即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這是泄瀉治療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止泄只是其中一種方法。
止泄藥物酸澀收斂,主入肺經或大腸經。具有澀腸止瀉痢之功。多用於大腸虛寒不能固攝或脾腎虛寒所致的久瀉、久痢。

中醫套用

一、常用止瀉藥
(1)五味子:酸、甘,溫。歸肺、心、腎經。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煎服,3~6g;研末服,1~3g。
使用注意:凡表邪未解,內有實熱,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2)烏梅: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煎服,3~10g,大劑量可用至30g。外用適量,搗爛或炒炭研末外敷。止瀉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外有表邪或內有實熱積滯者均不宜服。
(3)五倍子:酸、澀,寒。歸肺、大腸、腎經。斂肺降火,止咳止汗,澀腸止瀉,固精止遺,收斂止血,收濕斂瘡。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1.5g。外用適量。研末外敷或煎湯熏洗。
使用注意:濕熱瀉痢者忌用。
(4)罌粟殼:酸、澀,平。有毒。歸肺、大腸、腎經。澀腸止瀉,斂肺止咳,止痛。煎服,3~6g。止咳蜜炙用,止血止痛醋炒用。
使用注意:本品過量或持續服用易成癮。咳嗽或瀉痢初起邪實者忌用。
(5)訶子:苦、酸、澀,平。歸肺、大腸經。澀腸止瀉,斂肺止咳,利咽開音。煎服,3~10g。澀腸止瀉宜煨用,斂肺清熱、利咽開音宜生用。
使用注意:凡外有表邪、內有濕熱積滯者忌用。
(6)石榴皮:酸、澀,溫。歸大腸經。澀腸止瀉,殺蟲,收斂止血。煎服,3~10g。入湯劑生用,入丸、散多炒用,止血多炒炭用。
(6)肉豆蔻:辛,溫。歸脾、胃、大腸經。澀腸止瀉,溫中行氣。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0.5~1g。內服須煨熟去油用。
使用注意:濕熱瀉痢者忌用。
(7)赤石脂:甘、澀,溫。歸大腸、胃經。澀腸止瀉,收斂止血,斂瘡生肌。煎服,10~20g。外用適量,研細末撒患處或調敷。
使用注意:濕熱積滯瀉痢者忌服。孕婦慎用。畏官桂。
(8)禹餘糧:甘、澀,平。歸胃經。澀腸止瀉,收斂止血,止帶。煎服,10~20g。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2、常用止瀉方劑
(1)真人養臟湯(純陽真人養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人參、當歸、白朮、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藥、木香、訶子、罌粟殼。
用法:上銼為粗末。每服二大錢(6g),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忌酒、面、生、冷、魚腥、油膩(現代用法:共為粗末,每服6g,水煎去滓,飯前溫服;亦作湯劑,水煎去滓,飯前溫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澀腸固脫,溫補脾腎。
主治:久瀉久痢,脾腎虛寒證。瀉痢無度,滑脫不禁,甚至脫肛墜下,臍腹疼痛,喜溫喜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脈遲細。
(2)桃花湯(《傷寒論》)
組成:赤石脂、乾薑、粳米
用法: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6g),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功用:溫中澀腸止痢。
主治:虛寒血痢證。下痢日久不愈,便膿血,色暗不鮮,腹痛喜溫喜按,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遲弱或微細。
(3)四神丸《內科摘要》
組成:肉豆蔻、補骨脂、五味子、吳茱萸。
用法:上為末,用水一碗,煮生薑四兩(120g),紅棗五十枚,水乾,取棗肉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6~9g),空心食前服(現代用法:以上5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薑200g,搗碎,加水適量壓榨取汁,與上述粉末泛丸,乾燥即得。每服9g,每日1~2次,臨睡用淡鹽湯或溫開水送服;亦作湯劑,加姜、棗水煎,臨睡溫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溫腎暖脾,固腸止瀉。
主治:脾腎陽虛之腎泄證。五更泄瀉,不思飲食,食不消化,或久瀉不愈,腹痛喜溫,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
3、針灸止瀉
(1)急性泄瀉:針刺中脘、天樞、足三里、陰陵泉。偏寒者可留針,並用艾條灸或隔姜灸,偏熱者針刺多用瀉法。
(2)慢性泄瀉:針刺脾俞、中脘、章門、天樞、足三里,腎虛之泄配命門、關元。針用補法,中脘、天樞、關元、命門等穴皆可用灸法,以溫運脾腎之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