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口村(山東省萊蕪市苗山鎮橫山口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橫山口村隸屬萊城區苗山鎮,位於萊城北19公里,鎮駐地西北11公里處。村北臨五色崖村,東與灰堆、漫道村接壤,西與口鎮李家樓村交界,是苗山鎮最偏遠的一個村莊。現全村耕地面積390畝,山場面積450餘畝,131戶,476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橫山口村
  • 電話區號:0634
  • 人口:476人
  • 耕地面積:390畝
據村碑記載,由於村後有山名橫山,而村子又在山口,故名橫山口。明嘉靖年間,鄒姓遷此建村,後陸續又有楊、張、丁、仲、王、程等姓遷入,鄒、張兩姓人口居多。
據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方山保·橫山口”。1949年10月至1950年6月橫山口村與五色崖同一個黨支部;1958年10月苗山人民公社成立,隸屬於苗山公社;1985年見馬鄉成立,隸屬於見馬鄉杓山管區;2001年,原見馬鄉並於苗山鎮,又歸入苗山鎮杓山管區。
橫山口村原有複式國小一所,1998年合到漫道聯小,現只存幼稚園一處。橫山口雖居山區,但人們十分重視文化教育。村民省吃儉用,供子女上學,從1977年高考恢復到2002年,全村共考取了11名大中專學生。
橫山口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戰爭年代村人積極參戰支前,為共和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張同昌,犧牲時年僅28歲。他是共產黨的交通員。有一次在去灰堆送信的路上,被日本鬼子發現,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捅了二十多刀而壯烈犧牲。張心厚,淮海戰役中犧牲,死時僅23歲。張心成,萊蕪戰役中犧牲。邵玉勝,八路軍的排長,在與敵人的一次遭遇戰中犧牲。
過去,橫山口村村民祖祖輩輩守著荒山受窮,年頭到年尾要糧無糧,要錢無錢。為改變惡劣的自然條件,從1960年開始,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分別在村莊的東、西、北三面修建了小型水庫五座,使100多畝旱地成了水澆地。村里人多地少,為擴大耕地面積,從1977年到1985年八年時間,全村老少齊上陣,改河造地150廟。同時,在河的上游修建大型攔河壩1個,修建水渠300多米,挖機井4口,建揚水站1處。使改造後的土地都成為水澆地,全村人均口糧由100斤猛增到400餘斤。
1970年至1980年,村裡有地毯廠、編織廠、燒制廠等副業。1981年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由於人們缺乏管理經驗,地毯廠外遷至見馬鄉;編織廠、燒制廠相繼破產。1999年,新支書上任後,帶領村民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制定出一系列激勵措施,使林果業和畜牧業蓬勃發展起來。現已有果園150畝,承包荒山有11處,扶持和發展大型養殖戶五戶,支持個人建廠一個。
如今,來到橫山口村,看到的是整潔的瓦房,成群的牛羊,山山披新綠,嶺嶺飄果香。
觀念一變天地新,橫山口人的生活將一步一個台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