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木人

機關木人,焦循《孟子正義》:《廣雅》引(張揖)《埤蒼》云:“俑,木人,送葬設關而能跳踴,故名之。”“為其像人者,謂為其像人之轉動跳踴也。”可見“俑”就是由簡單機械發動能夠自己轉動跳躍的木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機關木人
  • 所屬年代:春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種殉葬用的“俑”,據《禮記·檀弓》,孔子“謂為俑者不仁”。鄭玄註:“俑,偶人也,有面目機發,有似於生人。”皇侃疏:“機械發動踴躍,故謂之俑也。”孔穎達正義:“刻木為人,而自發動,與生人無異,但無性靈知識。”又《孟子·梁惠王》:“仲尼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焦循《孟子正義》:《廣雅》引(張揖)《埤蒼》云:“俑,木人,送葬設關而能跳踴,故名之。”“為其像人者,謂為其像人之轉動跳踴也。”可見“俑”就是由簡單機械發動能夠自己轉動跳躍的木人。
春秋末戰國初,公輸般已能削竹木為鵲,墨子已能造木鳶“飛之三日而不集”(《墨子》、《韓非子》、《淮南子·齊俗訓》)據漢代人記載,先秦已有一種自動木人,能駕馭木車木馬走得很遠。公輸般造木人,御木車馬,載母其上,一驅不還(《論衡·儒增》)。
“偃師造倡”、“薛譚學謳”、“扁鵲換心”等寓言與先秦時《周禮·冬官》、《考工記》等周代司空掌管的當時工部的手工業製造的科學技術水平息息相關,列子正是在當時科學技術發展的現實基礎上充分展開奇特的想像而創作出來的。
中國機器人最早的記載,恐怕就是黃帝與蚩尤的那場史前大戰,為對付蚩尤布下的霧陣而發明的指南車,車無論怎樣前進、後退、轉彎,木人的手一直牢牢地指向南方。後世對指南車的真偽一直有爭議,但東漢張衡,魏馬鈞,南朝劉宋劉格,南齊祖沖之都曾複製或者得過指南車。
秦漢之際,出現了能演奏各種樂器的銅人。據西漢劉歆撰《西京雜記》:漢高祖入鹹陽宮,見宮中有“銅人十二枚,座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築笙竽,各有所執,皆點綴花繰,儼若生人。筵下有二銅管,上口高數尺,出筵後,其一管空,一管內有繩,大如指。使一人吹空管,一人紐繩,則眾樂皆作,與真樂不異焉”。這12枚銅人,在繩索拽動空氣鼓吹之下,能演奏出與真樂一樣的各種聲音,可見其構造已經比較複雜。又據《漢書·陳平傳》段安節《樂府雜錄》記“自昔傳雲”漢高祖困於平城,陳平“即造木偶人,運機關舞於陴間”,乃傀儡子之始。
《三國志·魏書·方技傳》裴注引傅玄記“天下之名巧”扶風馬鈞“三異”,其三為:“設為女樂舞象,至使木人擊鼓吹簫;作山嶽,使木人跳丸擲劍,緣檀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暑,春磨鬥雞,變巧百出……馬之巧,雖公輸般、墨翟、王爾,近漢世張平子,不能過也。”①
古代機器人有一部分也用於殺傷敵人,如明代焦周著的《焦氏說槽》中記述:“近有發陸遜墓者,叢箭射出。又聞某墓,木人運劍殺人。”此外,在《史記》、《山海經》及趙無聲的《快史拾遺》等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中國古代機器人的程式桉古籍記載大致可分為固定程式的和可變程式的機器人。
稍後,還有一些佛經提到“機關木人”,如西晉月支沙門法護譯《生經》卷三《佛說國王五人經》第二,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盤經·如來性品》第四之二,東晉譯本《華嚴經·菩薩明難品》第六,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解了諸法釋論》第十二等等。初期的佛教傳揚不易,所以常依附於黃老道教而行。兩晉時期為格義佛學盛行之際,在當時的先秦古籍中,必定已經有了類似機器人的說法,才會在翻譯佛經時出現這個術語,否則人們是難以理解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