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零件設計手冊(第2版)

機械零件設計手冊(第2版)

本手冊收入了機械設計工作中最常用的資料和標準,內容主要包括常用資料、數據、一般標準、機械基礎標準,以及機械工程常用材料,螺紋連線、鍵連線,焊、粘、鉚連線,過盈連線,軸、滑動軸承、滾動軸承、潤滑和密封、聯軸器、離合器、彈簧、鏈傳動、帶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螺旋傳動、減速器、電動機等。第2版對於以上內容進行了修訂,充實、更新了標準;根據需要和讀者的要求,新增了“起重機零部件”和“機架”兩章。此外,第2版充分利用光碟存儲,編入了大量的資料,使本手冊(紙制本)的內容擴充了一倍以上,而將基本內容編入紙制本,查用和攜帶方便。

基本介紹

  • 書名:機械零件設計手冊(第2版)
  • 作者:吳宗澤、冼建生
  • ISBN:978-7-111-41562-6
  • 定價:¥158.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0
  • 字數:1502 千字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手冊收入了機械設計工作中最常用的資料和標準,內容主要包括常用資料、數據、一般標準、機械基礎標準,以及機械工程常用材料,螺紋連線、鍵連線,焊、粘、鉚連線,過盈連線,軸、滑動軸承、滾動軸承、潤滑和密封、聯軸器、離合器、彈簧、鏈傳動、帶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螺旋傳動、減速器、電動機等。第2版對於以上內容進行了修訂,充實、更新了標準;根據需要和讀者的要求,新增了“起重機零部件”和“機架”兩章。此外,第2版充分利用光碟存儲,編入了大量的資料,使本手冊(紙制本)的內容擴充了一倍以上,而將基本內容編入紙制本,查用和攜帶方便。
本書可供機械設計技術人員和在機械類各專業從事畢業設計和專業設計的廣大師生使用。

目錄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常用資料、數據和一般標準
1.1 計量單位和單位換算
1.1.1 法定計量單位
1.1.2 常用法定計量單位及其換算
1.2 常用數據
1.2.1 常用材料彈性模量及泊松比
1.2.2 常用材料的密度
1.2.3 常用材料的線[膨]脹係數
1.2.4 常用材料熔點、熱導率及比熱容
1.2.5 常用材料極限強度的近似關係
1.2.6 材料硬度值對照
1.2.7 常用材料和物體的摩擦因數
1.2.8 滾動摩擦力臂
1.2.9 機械傳動和軸承的效率
1.3 一般標準和規範
1.3.1 標準尺寸
1.3.2 稜體的角度與錐度系列
1.3.3 圓錐的錐度與錐角系列
1.3.4 機器軸高
1.3.5 機器軸伸
1.3.6 中心孔
1.3.7 零件倒圓與倒角
1.3.8 圓形零件自由表面過渡圓角半徑和靜配合連線軸用倒角
1.3.9 砂輪越程槽
1.3.10 插齒、滾齒退刀槽
1.3.11 刨削、插削越程槽
1.3.12 齒輪滾刀外徑尺寸
1.3.13 弧形槽端部半徑
1.3.14 T形槽和相應螺栓
1.3.15 燕尾槽
1.3.16 滾花
1.3.17 分度盤和標尺刻度
1.4 鑄件設計一般規範
1.4.1 鑄件最小壁厚和最小鑄孔尺寸
1.4.2 鑄造斜度
1.4.3 鑄造圓角半徑
1.4.4 鑄件壁厚的過渡與壁的連線形式及其尺寸
1.4.5 鑄件加強肋的尺寸
1.4.6 壓鑄件設計的基本參數
1.5 模鍛件設計一般規範
1.5.1 模鍛件的鍛造斜度和最小內外圓角半徑
1.5.2 模鍛件肋的高寬比和最小距離
1.5.3 模鍛件的凹腔和沖孔連皮尺寸
1.5.4 鍛件腹板上沖孔的限制
1.6 衝壓件設計一般規範
1.6.1 沖裁件
1.6.2 彎曲件
1.6.3 拉延伸件
1.6.4 成形件
1.7 塑膠件設計一般規範
G1.1 常用幾何體的體積、面積及重心位置
G1.2 常用力學公式
G1.2.1 常用截面的力學特性
G1.2.2 受靜載荷梁的支點反力、彎矩和變形計算公式
G1.2.3 常用零件的接觸應力和接觸變形計算公式
第2章 常用機械基礎標準
2.1 機械製圖
2.1.1 機械製圖基本標準
2.1.1.1 圖紙幅面和格式
2.1.1.2 圖樣比例
2.1.1.3 標題欄和明細欄
2.1.1.4 圖線
2.1.1.5 剖面符號
2.1.2 常用零件的表示法
2.1.2.1 螺紋及螺紋緊固件表示法
2.1.2.2 花鍵表示法
2.1.2.3 齒輪表示法
2.1.2.4 滾動軸承表示法
2.1.2.5 彈簧畫法
2.1.3 尺寸注法
2.1.4 圖樣簡化表示法
2.1.5 機構運動簡圖畫法
2.2 極限與配合
2.2.1 基本偏差與標準公差
2.2.1.1 基本偏差
2.2.1.2 標準公差
2.2.1.3 配合
2.2.2 軸、孔的極限偏差
2.2.3 公差與配合的選擇
2.2.3.1 基準制的選擇
2.2.3.2 公差等級的選擇
2.2.3.3 配合的選擇
2.2.4 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
2.2.5 圓錐公差
2.2.5.1 圓錐公差的項目及給定方法
2.2.5.2 圓錐公差的數值及選取
2.3 幾何公差的形狀、方向、位置和跳動公差
2.3.1 公差特徵項目的符號
2.3.2 形狀、方向、位置和跳動公差的圖樣標註
2.3.3 形狀、方向、位置、跳動公差值
2.3.3.1 形狀和位置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2.3.3.2 幾何公差數值表
2.4 表面結構的表示法
2.4.1 表面粗糙度參數及其數值
2.4.2 表面結構的圖形符號、代號及其標註
2.4.3 選用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的參考圖表
第3章 機械工程常用材料
3.1 一般知識
3.2 鋼鐵材料(黑色金屬)
3.2.1 鑄鐵牌號和性能
3.2.1.1 灰鑄鐵
3.2.1.2 球墨鑄鐵
3.2.1.3 高矽耐蝕鑄鐵件
3.2.1.4 耐熱鑄鐵件
3.2.2 鑄鋼
3.2.2.1 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
3.2.2.2 低合金鑄鋼
3.2.2.3 工程結構用中、高強度不鏽鋼鑄件
3.2.3 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牌號和性能
3.2.3.1 碳素結構鋼
3.2.3.2 優質碳素結構鋼
3.2.3.3 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3.2.3.4 非調質鋼
3.2.4 合金鋼
3.2.5 特殊用途鋼
3.2.5.1 滾動軸承鋼
3.2.5.2 彈簧鋼
3.2.5.3 工具鋼
3.2.6 鋼的型材、板材、管材和線材
3.2.6.1 熱軋圓鋼和方鋼
3.2.6.2 熱軋六角鋼和八角鋼
3.2.6.3 冷軋圓鋼、方鋼和六角鋼
3.2.6.4 鋼管
3.2.6.5 鋼板和鋼帶
3.2.6.6 熱軋型鋼
3.2.6.7 鋼絲
3.3 非鐵金屬
3.3.1 銅和銅合金
3.3.1.1 鑄造銅合金
3.3.1.2 加工銅和銅合金的主要特性和套用範圍
3.3.1.3 加工銅合金的規格和力學性能
3.3.2 鋁和鋁合金
3.3.2.1 鑄造鋁合金
3.3.2.2 加工鋁合金
3.4 非金屬材料
3.4.1 橡膠
3.4.1.1 常用橡膠的品種、性能和用途
3.4.1.2 工業用橡膠板
3.4.1.3 石棉橡膠板
3.4.1.4 橡膠管
3.4.2 塑膠
3.4.2.1 常用塑膠的特性和用途
3.4.2.2 常用塑膠的性能數據
G3.1 鋼鐵牌號表示方法
G3.1.1 生鐵牌號表示方法
G3.1.2 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3 優質碳素結構鋼和優質碳素彈簧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4 易切削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5 車輛車軸及機車車輛用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6 合金結構鋼和合金彈簧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7 非調質機械結構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8 工具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9 軸承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10 鋼軌鋼、冷鐓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11 不鏽鋼和耐熱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12 焊接用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13 冷軋電工鋼牌號表示方法
G3.1.14 電磁純鐵牌號表示方法
G3.1.15 原料純鐵牌號表示方法
G3.1.16 高電阻電熱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G3.2 鋼鐵材料
G3.2.1 鑄鐵
G3.2.1.1 灰鑄鐵件
G3.2.1.2 球墨鑄鐵試件
G3.2.1.3 抗磨白口鑄鐵件
G3.2.1.4 可鍛鑄鐵件
G3.2.1.5 蠕墨鑄鐵
G3.2.2 鑄鋼
G3.2.2.1 不銹鑄鋼
G3.2.2.2 低合金鑄鋼
G3.2.2.3 高錳鋼鑄件
G3.2.2.4 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
G3.2.2.5 焊接結構用碳素鑄鋼
G3.2.2.6 一般用途耐熱鋼和合金鑄件
G3.2.3 低合金結構鋼牌號和性能
G3.2.3.1 耐候結構鋼
G3.2.3.2 高耐候結構鋼
G3.2.3.3 焊接結構用耐候鋼
G3.2.3.4 橋樑用結構鋼
G3.2.3.5 船體用結構鋼
G3.2.3.6 深衝壓用鋼
G3.2.3.7 冷鐓和冷擠壓用鋼
G3.2.4 保證淬透性結構鋼
G3.2.5 特殊用途鋼
G3.2.5.1 耐熱鋼、不鏽鋼、耐酸鋼
G3.2.5.2 橋樑用結構鋼
G3.2.6 熱軋型鋼
G3.2.6.1 熱軋角鋼、工字鋼、槽鋼、L型鋼的尺寸、外形允許偏差
G3.2.6.2 熱軋H型鋼和剖分T型鋼
G3.2.7 通用冷彎開口型鋼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G3.2.8 冷拔異形鋼管
G3.2.9 花紋鋼板
G3.2.10 鋼軌
G3.2.10.1 輕軌
G3.2.10.2 起重機鋼軌
G3.2.10.3 鐵路用熱軋鋼軌
G3.3 非鐵金屬
G3.3.1 銅和銅合金
G3.3.1.1 加工銅及銅合金的化學成分和產品形狀
G3.3.1.2 加工銅及銅合金板帶材外形尺寸及允許偏差
G3.3.1.3 銅及銅合金線材
G3.3.1.4 銅及銅合金拉制棒
G3.3.1.5 無縫銅水管和銅氣管
G3.3.2 鋁和鋁合金
G3.3.2.1 鋁合金壓鑄件
G3.3.2.2 鋁及鋁合金板、帶材
G3.3.2.3 船用鋁合金板材
G3.3.2.4 一般工業用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
G3.3.2.5 鋁及鋁合金花紋板
G3.3.3 鎂合金
G3.3.3.1 鑄造鎂合金
G3.3.3.2 壓鑄鎂合金
G3.3.3.3 變形鎂及鎂合金
G3.3.4 鈦及鈦合金型材
G3.3.4.1 鈦及鈦合金牌號和化學成份
G3.3.4.2 鈦及鈦合金板材
G3.3.4.3 鈦及鈦合金絲材
G3.3.4.4 換熱器及冷凝器用鈦及鈦合金管
G3.4 金屬廢料
G3.4.1 銅及銅合金廢料
G3.4.1.1 分類
G3.4.1.2 要求
G3.4.1.3 試驗方法
G3.4.1.4 檢驗規則
G3.4.1.5 標誌
G3.4.1.6 包裝
G3.4.1.7 運輸和貯存
G3.4.1.8 質量證明書
G3.4.2 鋁及鋁合金廢料
G3.4.2.1 廢鋁的分類與要求
G3.4.2.2 試驗方法
G3.4.3 鉛及鉛合金廢料
G3.4.3.1 廢鉛的分類
G3.4.3.2 要求
G3.4.3.3 試驗方法
G3.4.3.4 包裝
G3.4.3.5 運輸和貯存
G3.4.3.6 質量證明書
G3.5 非金屬材料
G3.5.1 橡膠製品
G3.5.1.1 氣體焊接設備焊接、切割和類似作業用橡膠軟管
G3.5.1.2 鋼絲編織增強液壓型橡膠軟管及軟管組合件
G3.5.1.3 織物增強液壓型橡膠軟管
G3.5.1.4 鋼絲纏繞增強外覆橡膠的液壓橡膠軟管
G3.5.1.5 液化石油氣(LPG)用橡膠軟管散裝輸送用
G3.5.2 塑膠
G3.5.2.1 管材
G3.5.2.2 板材
G3.5.2.3 棒材
G3.6 複合材料
G3.6.1 常用複合材料的分類和性能
G3.6.2 樹脂基複合材料
G3.6.3 複合鋼板
G3.6.3.1 不鏽鋼複合鋼板和鋼帶
G3.6.3.2 鈦鋼複合鋼板
G3.6.3.3 銅鋼複合鋼板
第4章 螺紋和螺紋連線
4.1 螺紋
4.1.1 普通螺紋
4.1.1.1 普通螺紋標記
4.1.1.2 普通螺紋基本尺寸
4.1.2 小螺紋
4.1.3 55°密封管螺紋
4.1.3.1 設計牙型
4.1.3.2 基本尺寸
4.1.3.3 連線形式
4.1.3.4 標記示例
4.1.4 60°密封管螺紋
4.1.4.1 設計牙型
4.1.4.2 連線形式
4.1.4.3 標記示例
4.1.4.4 圓錐管螺紋的基本尺寸
4.1.5 55°非密封管螺紋
4.1.5.1 設計牙型
4.1.5.2 基本尺寸
4.1.5.3 標記示例
4.1.6 梯形螺紋
4.1.7 鋸齒形(3°、30°)螺紋
4.2 螺紋緊固件的性能等級和常用材料
4.3 螺紋連線的標準元件
4.3.1 螺栓
4.3.2 螺柱
4.3.3 螺母
4.3.4 螺釘
4.3.4.1 機器螺釘
4.3.4.2 緊定螺釘
4.3.4.3 內六角螺釘
4.3.4.4 定位和軸位螺釘
4.3.4.5 不脫出螺釘
4.3.4.6 吊環螺釘
4.3.4.7 滾花螺釘
4.3.5 自攻螺釘和木螺釘
4.3.5.1 自攻螺釘
4.3.5.2 自攻鎖緊螺釘
4.3.5.3 木螺釘
4.3.6 墊圈
4.3.6.1 平墊圈
4.3.6.2 彈性墊圈
4.3.6.3 止動墊圈
4.3.6.4 方斜墊圈
4.4 螺紋零件的結構要素
4.4.1 螺紋收尾、肩距、退刀槽、倒角
4.4.2 螺釘擰入深度和鑽孔深度
4.4.3 螺栓鑽孔直徑和沉孔尺寸
4.4.4 扳手空間
G4.1 螺紋
G4.1.1 螺紋分類
G4.1.1.1 概述
G4.1.1.2 分類示例
G4.1.2 螺紋術語
G4.1.2.1 概述
G4.1.2.2 常用術語
G4.1.3 普通螺紋的尺寸和公差
G4.1.4 小螺紋公差
G4.1.5 熱浸鍍鋅螺紋
G4.1.5.1 熱浸鍍鋅螺紋在內螺紋上容納鍍鋅層
G4.1.5.2 熱浸鍍鋅螺紋在外螺紋上容納鍍鋅層
G4.1.6 過渡配合螺紋
G4.1.7 過盈配合螺紋
G4.1.8 梯形螺紋公差
G4.1.8.1 公差帶的位置與基本偏差
G4.1.8.2 公差值大小及公差等級
G4.1.8.3 螺紋精度與公差帶選用
G4.1.8.4 多線螺紋公差
G4.1.8.5 螺紋標記
G4.1.8.6 工具機絲槓、螺母梯形螺紋的公差
G4.1.9 鋸齒形螺紋公差
G4.1.9.1 公差帶的位置和基本偏差
G4.1.9.2 螺紋公差等級、公差值和旋合長度
G4.1.9.3 鋸齒形螺紋標記
G4.1.1 0 統一螺紋
G4.1.1 0.1 牙型
G4.1.1 0.2 統一螺紋直徑與牙數系列
G4.1.1 0.3 統一螺紋的基本尺寸
G4.1.1 0.4 統一螺紋的公差
G4.1.1 0.5 統一螺紋的極限尺寸
G4.2 螺紋連線件性能
G4.2.1 螺栓性能
G4.2.2 螺母性能
G4.2.3 非鐵金屬螺釘、螺栓、螺柱和螺母性能
G4.3 緊固件產品
G4.3.1 螺栓
G4.3.2 螺母
G4.3.3 墊圈
G4.3.4 自攻螺釘
G4.3.5 緊固件組合件
G4.4 螺栓、螺釘、雙頭螺柱強度計算
G4.4.1 螺栓組受力計算
G4.4.2 按強度計算螺栓尺寸
G4.4.3 德國工程師協會技術準則VDI
G4.4.3.1 VDI2230適用範圍
G4.4.3.2 有關VDI2230的條令、法令、管理規程
G4.4.3.3 VDI2230計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第5章軸轂連線和銷連線
5.1 鍵連線
5.1.1 鍵和鍵連線的類型、特點和套用
5.1.2 鍵的選擇和鍵連線的強度校核計算
5.1.3 鍵連線的尺寸系列、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
5.1.3.1 平鍵
5.1.3.2 半圓鍵
5.1.3.3 楔鍵
5.1.3.4 鍵和鍵槽的幾何公差、配合及尺寸標註
5.1.3.5 切向鍵
5.2 花鍵連線
5.2.1 花鍵連線的強度校核計算(通用簡單算法)
5.2.2 矩形花鍵連線
5.2.2.1 矩形花鍵基本尺寸系列
5.2.2.2 矩形花鍵的公差與配合
5.3 圓柱面過盈連線計算
5.3.1 計算公式
5.3.2 配合的選擇原則
5.3.3 配合的選擇步驟
5.3.4 校核計算
5.3.5 包容件的外徑擴大量和被包容件的內徑縮小量的計算
5.3.6 過盈配合計算常用數值
5.4 銷連線
5.4.1 銷連線的類型、特點和套用
5.4.2 銷的選擇和銷連線的強度計算
5.4.3 銷連線的標準元件
5.4.3.1 圓柱銷
5.4.3.2 圓錐銷
5.4.3.3 開口銷
5.4.3.4 銷軸
5.4.3.5 槽銷
G5.1 花鍵基本術語
G5.1.1 一般術語
G5.1.2 花鍵的種類
G5.1.3 齒廓
G5.1.4 基本參數
G5.1.5 誤差、公差及測量
G5.2 花鍵連線的強度計算
G5.2.1 通用簡單算法
G5.2.2 矩形花鍵承載能力計算(精確算法)
G5.3 漸開線花鍵聯接
G5.3.1 漸開線花鍵的模數
G5.3.2 漸開線花鍵的基本尺寸計算
G5.3.3 漸開線花鍵公差與配合
G5.3.4 漸開線花鍵參數標註與標記
G5.4 圓錐直齒漸開線花鍵
G5.4.1 術語代號和定義
G5.4.2 幾何尺寸計算公式
G5.4.3 圓錐直齒漸開線花鍵尺寸系列
G5.4.4 圓錐直齒漸開線花鍵公差
G5.4.5 參數表示示例
G5.5 脹套連線選用和設計
G5.5.1 脹套連線類型和選擇
G5.5.2 脹緊連線套設計
G5.6 圓錐過盈配合的計算和選用
G5.6.1 圓錐過盈連線的特點、型式及用途
G5.6.2 計算用的主要符號、含義和單位
G5.6.3 計算基礎與假定條件
G5.6.4 計算公式
G5.6.5 圓錐過盈配合的選用
G5.6.6 圓錐過盈連線校核計算
G5.6.7 設計計算例題
G5.6.8 結構設計
G5.6.8.1 結構要求
G5.6.8.2 對結合面的要求
G5.6.8.3 壓力油的選擇
G5.6.8.4 裝配和拆卸
G5.6.9 螺母壓緊的圓錐面過盈連線
G5.7 型面連線
G5.7.1 結構、特點和套用
G5.7.2 型面連線的廓形和尺寸
G5.7.3 強度計算公式
G5.8 星盤連線
第6章 焊、粘、鉚連線
6.1 焊接概述
6.1.1 焊接方法
6.1.1.1 焊接方法介紹
6.1.1.2 焊接方法的選擇
6.1.2 焊接材料
6.1.2.1 焊條
6.1.2.2 熔化焊用焊絲
6.1.2.3 氣體保護焊用焊絲
6.1.2.4 藥芯焊絲
6.1.2.5 埋弧焊焊劑及其與焊絲的組合
6.1.2.6 焊接材料的選擇
6.2 焊接結構設計
6.2.1 焊接結構的特點
6.2.2 採用焊接結構時應注意的問題
6.2.2.1 焊接接頭性能的不均勻
6.2.2.2 母材(被焊的材料)的焊接性
6.2.2.3 焊接應力和變形
6.2.2.4 應力集中
6.2.2.5 結構的剛度和吸振能力
6.2.2.6 焊接缺陷
6.2.3 焊接結構的設計原則
6.2.3.1 合理選擇和利用材料
6.2.3.2 合理設計結構的形式
6.2.3.3 減少焊接量
6.2.3.4 合理布置焊縫
6.2.3.5 施工方便
6.2.3.6 有利於生產組織與管理
6.2.4 焊接接頭的形式及工作特性
6.2.4.1 電弧焊接頭
6.2.4.2 電阻焊接頭
6.2.5 焊接接頭的靜載強度計算
6.2.5.1 許用應力設計法
6.2.5.2 極限狀態設計法
6.2.6 焊接接頭的疲勞強度
6.2.6.1 焊接接頭的疲勞強度計算
6.2.6.2 提高焊接接頭疲勞強度的措施
6.3 典型焊接結構
6.3.1 減速器箱體的焊接結構
6.3.1.1 整體式箱體
6.3.1.2 剖分式箱體
6.3.2 旋轉體的焊接結構
6.3.2.1 輪式旋轉體
6.3.2.2 筒式旋轉體
6.3.2.3 汽輪機、燃氣輪機轉子
G6.1 粘接
G6.1.1 粘合劑的選擇
G6.1.1.1 粘合劑的分類
G6.1.1.2 粘合劑的選擇原則
G6.1.2 粘接接頭的設計
G6.1.2.1 粘接接頭的設計原則
G6.1.2.2 常用粘接接頭形式
G6.1.2.3 粘接接頭的尺寸確定
G6.1.2.4 粘接結構的強化措施
G6.2 鉚接
G6.2.1 鉚縫的設計
G6.2.1.1 確定鋼結構鉚縫的結構參數
G6.2.1.2 受拉(壓)構件的鉚接
G6.2.1.3 構件受力矩的鉚縫
G6.2.1.4 鉚釘材料和連線的許用應力
G6.2.2 鉚接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事項
G6.2.3 鉚釘
G6.2.4 盲鉚釘
G6.2.4.1 概述
G6.2.4.2 抽芯鉚釘的力學性能等級與材料組合
G6.2.4.3 抽芯鉚釘力學性能
G6.2.4.4 抽芯鉚釘尺寸
G6.2.4.5 抽芯鉚釘連線計算公式
G6.2.5 鉚螺母
第7章 軸
7.1 概述
7.1.1 軸的類型、特點和用途
7.1.2 軸的材料、毛坯及處理
7.1.2.1 選用軸材料應考慮的因素
7.1.2.2 毛坯
7.1.2.3 軸的處理
7.2 直軸的結構設計
7.2.1 軸上零件的布置方案
7.2.2 軸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7.3 軸系零件的緊固件
G7.1 直軸設計計算
G7.1.1 軸的強度計算
G7.1.1.1 按扭轉強度條件計算
G7.1.1.2 按彎扭合成強度條件計算
G7.1.1.3 按安全係數校核計算
G7.1.2 軸的剛度計算
G7.1.2.1 軸的彎曲變形計算
G7.1.2.2 軸的扭轉變形計算
G7.1.3 軸的設計計算舉例及設計計算程式
G7.1.4 軸的臨界轉速計算
G7.2 軟軸
G7.2.1 軟軸的類型、特點和用途
G7.2.2 軟軸的結構形式和規格
G7.2.2.1 鋼絲軟軸
G7.2.2.2 軟管
G7.2.3 軟軸接頭和軟管接頭
G7.2.4 鋼絲軟軸的選擇與使用
G7.3 曲軸
G7.3.1 曲軸的結構設計
G7.3.1.1 曲軸的結構類型和設計要求
G7.3.1.2 曲軸的組成及設計
G7.3.1.3 提高曲軸疲勞強度的措施
G7.3.2 曲軸的強度計算
G7.3.2.1 曲軸的失效形式
G7.3.2.2 曲軸的受力分析
G7.3.2.3 曲軸的強度計算
G7.3.3 曲軸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
第8章 滾動軸承
8.1 滾動軸承的代號
8.1.1 基本代號
8.1.2 前置代號
8.1.3 後置代號
8.2 滾動軸承的選用
8.2.1 滾動軸承的類型選擇
8.2.1.1 承載能力
8.2.1.2 安裝條件
8.2.1.3 速度特性
8.2.1.4 摩擦力矩
8.2.1.5 運轉精度
8.2.1.6 振動和噪聲
8.2.1.7 調心性能
8.2.1.8 經濟性
8.2.2 滾動軸承的精度選擇
8.2.3 滾動軸承的游隙選擇
8.3 滾動軸承的計算
8.3.1 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
8.3.2 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
8.3.2.1 基本額定壽命
8.3.2.2 基本額定動載荷
8.3.2.3 當量動載荷
8.3.2.4 角接觸軸承的載荷計算
8.3.2.5 滾動軸承壽命計算公式
8.3.3 滾動軸承的靜載荷計算
8.3.3.1 基本額定靜載荷
8.3.3.2 當量靜載荷
8.3.3.3 靜載荷計算
8.4 滾動軸承的配合
8.4.1 滾動軸承公差
8.4.2 滾動軸承的配合選擇
8.5 滾動軸承的主要尺寸和性能
8.5.1 儀器儀表軸承
8.5.2 深溝球軸承
8.5.3 圓柱滾子軸承
8.5.4 雙列圓柱滾子軸承
8.5.5 調心球軸承
8.5.6 調心滾子軸承
8.5.7 角接觸球軸承
8.5.8 圓錐滾子軸承
8.5.9 推力球軸承
8.5.1 0雙向推力球軸承
8.6 鋼球
G8.1 滾動軸承座
G8.2 緊定套和退卸套
G8.3 滾動軸承裝置的設計
G8.3.1 軸承的配置與支承結構
G8.3.1.1 兩固定端配置
G8.3.1.2 固定遊動配置
G8.3.1.3 兩端遊動配置
G8.3.2 軸承的軸向固定
G8.3.3 軸承的配合
G8.3.3.1 滾動軸承公差
G8.3.3.2 滾動軸承的配合選擇
G8.3.4 軸承的預緊
G8.3.4.1 軸向預緊與徑向預緊
G8.3.4.2 定位預緊與定壓預緊
G8.3.5 軸承的潤滑
G8.3.5.1 脂潤滑
G8.3.5.2 油潤滑
G8.3.5.3 固體潤滑
G8.3.6 軸承的密封
G8.3.7 軸承的安裝與拆卸
第9章 滑動軸承
9.1 混合潤滑軸承
9.1.1 徑向滑動軸承座
9.1.1.1 滑動軸承座尺寸
9.1.1.2 滑動軸承座技術要求
9.1.2 金屬軸套與軸瓦
9.1.2.1 軸套
9.1.2.2 卷制軸套
9.1.2.3 軸瓦
9.1.2.4 墊圈
9.1.3 混合潤滑軸承選用與驗算
9.1.3.1 徑向滑動軸承選用與驗算
9.1.3.2 平面推力滑動軸承驗算
9.1.4 潤滑方式和潤滑劑的選擇
9.2 多孔質軸承(含油軸承)
9.2.1 多孔質軸承材料的性能
9.2.2 軸承形式與尺寸
9.2.3 參數選擇
9.2.4 潤滑
9.2.5 使用安裝
9.3 自潤滑軸承
9.3.1 軸承材料與性能
9.3.2 設計參數
9.3.3 承載能力
G9.1 其他多孔質軸承
G9.1.1 青銅石墨多孔質軸承
G9.1.2 鑄銅合金多孔質軸承
G9.1.3 成長鑄鐵多孔質軸承
G9.1.4 塑膠多孔質軸承
G9.2 固體潤滑軸承
G9.2.1 覆膜軸承
G9.2.1.1 覆有減摩塑膠層的雙金屬軸套
G9.2.1.2 DU軸套承載能力驗算
G9.2.2 燒結軸承
G9.2.2.1 圓柱軸套
G9.2.2.2 翻邊軸套
G9.2.2.3 球面軸套
G9.2.3 浸漬複合軸承
G9.2.4 鑲嵌軸承
G9.3 關節軸承
G9.3.1 關節軸承的類型、結構與代號
G9.3.1.1 關節軸承的類型和結構形式
G9.3.1.2 關節軸承的代號
G9.3.2 各類關節軸承的規格
G9.3.2.1 向心關節軸承
G9.3.2.2 角接觸關節軸承
G9.3.2.3 推力關節軸承
G9.3.2.4 桿端關節軸承
G9.3.2.5 自潤滑桿端關節軸承
G9.3.2.6 自潤滑球頭桿端關節軸承
G9.3.2.7 關節軸承的安裝尺寸
G9.3.3 關節軸承的公差配合
G9.3.3.1 關節軸承配合選擇的基本原則
G9.3.3.2 軸承配合表面粗糙度和幾何公差
G9.4 水潤滑熱固性塑膠軸承
G9.4.1 套用場合
G9.4.2 軸承規格
G9.4.3 設計要點
G9.5 液體動壓潤滑徑向軸承
G9.5.1 幾何關係
G9.5.2 軸承主要參數選擇
G9.5.2.1 寬徑比L/D
G9.5.2.2 相對間隙φ和有效相對間隙φeff
G9.5.2.3 潤滑油的粘度η
G9.5.3 工作特性參數與許用值
G9.5.3.1 雷諾數與層流條件
G9.5.3.2 軸承比壓
G9.5.3.3 承載能力
G9.5.3.4 摩擦功耗
G9.5.3.5 流量
G9.5.3.6 軸承熱平衡與潤滑劑有效溫度
G9.5.3.7 最小油膜厚度
G9.5.4 計算框圖
G9.5.5 算例
第10章 潤滑與密封
10.1 潤滑劑
10.1.1 液體潤滑劑
10.1.1.1 潤滑劑和有關產品(L類)的分類
10.1.1.2 工業潤滑油的粘度等級
10.1.1.3 常用潤滑油選擇
10.1.2 潤滑脂
10.1.3 固體潤滑劑
10.2 一般潤滑件
10.2.1 油杯
10.2.2 油標
10.2.3 油槍
10.2.4 潤滑泵
10.3 成形填料密封件
10.3.1 O型橡膠圈
10.3.2 氈圈密封
10.3.3 J型和U型無骨架橡膠密封
10.3.4 唇型密封圈
10.3.5 VD型橡膠密封圈
G10.1 潤滑方式
G10.1.1 手工加油(或脂)潤滑
G10.1.2 滴油潤滑
G10.1.3 飛濺潤滑
G10.1.4 油環與油鏈潤滑
G10.1.5 油繩與油墊潤滑
G10.1.6 油霧潤滑
G10.1.6.1 工作原理
G10.1.6.2 油霧潤滑系統的有關計算
G10.1.6.3 凝縮嘴的類型及主要參數確定
G10.1.7 集中潤滑
G10.1.8 壓力循環潤滑
G10.2 常用潤滑裝置
G10.3 潤滑劑的更換
G10.3.1 全損耗系統用油換油指標
G10.3.2 車用汽油機油換油指標
G10.3.3 汽車柴油機潤滑油換油指標
G10.3.4 拖拉機柴油機潤滑油換油指標
G10.3.5 普通車用齒輪油換油指標
G10.3.6 LHL液壓油換油指標
G10.4 墊片密封
G10.4.1 墊片的種類及特點
G10.4.2 墊片的選型
G10.4.3 高壓設備密封墊片的設計計算
G10.4.4 超高壓設備密封
G10.4.5 真空密封
G10.4.6 高溫、低溫條件下的密封
G10.4.7 常用的標準墊片
G10.5 活塞環
G10.5.1 金屬活塞環
G10.5.2 無油潤滑活塞環
G10.6 機械密封
G10.6.1 機械密封分類
G10.6.2 機械密封設計計算
G10.7 迷宮密封
G10.7.1 迷宮的氣體密封
G10.7.2 迷宮油封
G10.8 鐵磁流體密封
G10.8.1 鐵磁流體密封機理
G10.8.2 鐵磁流體密封的基本結構類型
第11章 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
11.1 聯軸器
11.1.1 聯軸器的類型與選擇
11.1.1.1 常用聯軸器性能
11.1.1.2 聯軸器的選擇計算
11.1.1.3 聯軸器軸孔和連線形式與尺寸
11.1.1.4 聯軸器軸孔型式與尺寸標記
11.1.2 剛性聯軸器
11.1.2.1 凸緣聯軸器
11.1.2.2 夾殼聯軸器
11.1.3 無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
11.1.3.1 鏈條聯軸器
11.1.3.2 滑塊聯軸器
11.1.3.3 齒式聯軸器
11.1.3.4 萬向聯軸器
11.1.4 金屬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
11.1.4.1 膜片聯軸器
11.1.4.2 蛇形彈簧聯軸器
11.1.5 非金屬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
11.1.5.1 彈性套柱銷聯軸器
11.1.5.2 彈性柱銷聯軸器
11.1.5.3 梅花形聯軸器
11.1.5.4 彈性柱銷齒式聯軸器
11.1.5.5 輪胎式聯軸器
11.1.5.6 徑向彈性柱銷聯軸器
11.1.5.7 鞍形塊彈性聯軸器
11.2 離合器
11.2.1 離合器的類型和性能
11.2.2 離合器選用
11.2.2.1 離合器的基本要求
11.2.2.2 離合器形式與結構選擇
11.2.3 機械離合器
11.2.3.1 摩擦離合器
11.2.3.2 牙嵌離合器
11.2.3.3 齒形離合器
11.2.4 電磁離合器
11.2.4.1 濕式多片電磁離合器
11.2.4.2 摩擦片式(磁通二次過片)電磁離合器設計程式
11.2.4.3 磁粉離合器
G11.1 聯軸器
G11.1.1 概述
G11.1.1.1 聯軸器分類、常用聯軸器性能
G11.1.1.2 常用聯軸器術語
G11.1.1.3 撓性聯軸器平衡分類
G11.1.1.4 聯軸器選用計算
G11.1.2 剛性聯軸器
G11.1.2.1 徑向鍵凸緣聯軸器
G11.1.2.2 平行軸聯軸器
G11.1.3 無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
G11.1.3.1 齒式聯軸器
G11.1.3.2 萬向聯軸器
G11.1.3.3 球面滾子聯軸器
G11.1.4 金屬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
G11.1.4.1 蛇形彈簧聯軸器
G11.1.4.2 簧片聯軸器
G11.1.4.3 撓性桿聯軸器
G11.1.4.4 波紋管聯軸器
G11.1.5 非金屬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
G11.1.5.1 彈性活銷聯軸器
G11.1.5.2 扇形塊彈性聯軸器
G11.1.5.3 彈性塊聯軸器
G11.1.5.4 H型彈性塊聯軸器
G11.1.5.5 多角形橡膠聯軸器
G11.1.5.6 芯型彈性聯軸器
G11.1.5.7 彈性環聯軸器
G11.2 離合器
G11.2.1 概述
G11.2.1.1 離合器的作用和分類
G11.2.1.2 常用離合器術語
G11.2.2 氣動離合器
G11.2.2.1 氣胎離合器
G11.2.2.2 氣動雙錐體離合器
G11.2.2.3 氣動盤式離合器
G11.2.3 超越離合器
G11.2.3.1 CKA型單向楔塊式超越離合器
G11.2.3.2 CKB型單向楔塊式超越離合器
G11.2.3.3 CKZ型單向楔塊式超越離合器
G11.2.4 離心離合器
G11.2.4.1 鋼砂式離心離合器
G11.2.4.2 鋼球式離心離合器
G11.2.5 安全離合器
G11.3 制動器
G11.3.1 概述
G11.3.1.1 制動器分類、常用制動器性能
G11.3.1.2 常用制動器術語
G11.3.2 制動器選用
G11.3.2.1 制動器類型選擇
G11.3.2.2 起重機用制動器選用
G11.3.2.3 制動器選用計算
G11.3.2.4 制動器校核
G11.3.2.5 制動器發熱驗算
G11.3.3 塊式制動器
G11.3.3.1 塊式制動器連線尺寸
G11.3.3.2 制動輪
G11.3.3.3 制動瓦
G11.3.3.4 制動襯塊
G11.3.4 電力液壓塊式制動器
G11.3.4.1 YW型電力液壓塊式制動器
G11.3.4.2 YWZ5型電力液壓塊式制動器
G11.3.5 電磁塊式制動器
G11.3.5.1 MW型電磁塊式制動器
G11.3.5.2 JWZ型電磁塊式制動器
G11.3.6 電磁製動器
G11.3.6.1 磁粉制動器
G11.3.6.2 DZM2型電磁製動器
G11.3.6.3 電磁離合制動器
G11.3.7 盤式制動器
G11.3.7.1 制動盤
G11.3.7.2 制動臂盤式制動器
G11.3.7.3 氣動盤式制動器
G11.3.7.4 鉗盤式制動器
G11.3.7.5 氣動鉗盤式制動器
G11.3.8 渦流制動器
G11.3.8.1 形式、基本參數和主要尺寸
G11.3.8.2 技術要求
第12章 彈簧
12.1 圓柱螺旋彈簧
12.1.1 圓柱螺旋彈簧尺寸系列
12.1.2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
12.1.2.1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結構型式
12.1.2.2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設計計算
12.1.2.3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校核計算
12.1.2.4 典型工作圖
12.1.2.5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技術要求及檢驗
12.1.3 圓柱螺旋拉伸彈簧
12.1.3.1 圓柱螺旋拉伸彈簧的結構形式
12.1.3.2 圓柱螺旋拉伸彈簧的設計計算
12.1.3.3 圓柱螺旋拉伸彈簧的強度校核
12.1.3.4 典型工作圖
12.1.3.5 尺寸及載荷公差
12.1.4 圓柱螺旋扭轉彈簧
12.1.4.1 圓柱螺旋扭轉彈簧的結構形式
12.1.4.2 圓柱螺旋扭轉彈簧的設計計算
12.2 平面渦卷彈簧
12.2.1 平面渦卷彈簧的類型、結構和特性
12.2.2 平面渦卷彈簧的材料和許用應力
12.2.3 平面渦卷彈簧的技術要求
12.3 碟形彈簧
12.3.1 碟形彈簧的類型和結構
12.3.2 碟形彈簧的尺寸系列
12.3.3 碟形彈簧的技術要求
12.3.4 碟形彈簧的典型工作圖
G12.1 平面渦卷彈簧的設計
G12.1.1 非接觸型平面渦卷彈簧(A型)的設計計算
G12.1.2 接觸型平面渦卷彈簧(B型)的設計計算
G12.1.3 設計舉例
G12.2 碟形彈簧的設計計算
G12.2.1 單個碟形彈簧的計算
G12.2.2 組合碟形彈簧的計算
G12.2.3 碟形彈簧的載荷分類和許用應力
G12.2.3.1 載荷分類
G12.2.3.2 靜載荷作用下碟形彈簧的許用應力
G12.2.3.3 變載荷作用下碟形彈簧的疲勞極限
G12.2.4 設計舉例
第13章 鏈傳動
13.1 鏈條的主要類型和套用特點
13.2 滾子鏈傳動
13.2.1 滾子鏈的基本參數和尺寸
13.2.2 滾子鏈傳動的設計
13.2.2.1 滾子鏈傳動選擇指導
13.2.2.2 滾子鏈傳動的設計計算
13.2.2.3 潤滑範圍選擇
13.2.2.4 滾子鏈的靜強度計算
13.2.2.5 額定功率和潤滑速度計算公式
13.2.2.6 滾子鏈的耐磨損工作能力計算
13.2.3 滾子鏈鏈輪
13.2.3.1 基本參數和主要尺寸
13.2.3.2 齒槽形狀
13.2.3.3 軸向齒廓
13.2.3.4 鏈輪公差
13.2.3.5 鏈輪材料及熱處理
13.2.3.6 鏈輪結構
13.2.4 滾子鏈傳動設計計算示例
13.2.5 鏈傳動的潤滑
13.2.5.1 潤滑劑的選擇
13.2.5.2 潤滑方式的選擇
G13.1 套筒鏈傳動
G13.1.1 套筒鏈的基本參數和尺寸
G13.1.2 套筒鏈附屬檔案
G13.1.3 鏈輪
G13.2 傳動及輸送用雙節距精密滾子鏈和鏈輪
G13.2.1 雙節距鏈的基本參數和尺寸
G13.2.2 雙節距鏈附屬檔案
G13.2.3 雙節距鏈的鏈輪
G13.2.3.1 直徑尺寸與齒形的參數
G13.2.3.2 單切齒和雙切齒
G13.2.3.3 雙節距鏈輪的主要尺寸計算公式
G13.2.3.4 鏈輪精度
G13.3 齒形鏈傳動
G13.3.1 齒形鏈的基本參數和尺寸
G13.3.2 鏈輪
G13.3.2.1 齒形尺寸
G13.3.2.2 鏈輪測量尺寸和公差
G13.3.2.3 鏈輪硬度
G13.3.3 齒形鏈傳遞功率計算
G13.3.3.1 工作能力計算
G13.3.3.2 齒形鏈的潤滑
G13.3.3.3 齒形鏈輪的安裝和對中
G13.4 鏈傳動的布置、張緊與潤滑
G13.4.1 鏈傳動的布置
G13.4.2 鏈傳動的張緊
第14章 帶傳動
14.1 傳動帶的種類及其選擇
14.2 V帶傳動
14.2.1 基準寬度制和有效寬度制
14.2.2 尺寸規格
14.2.3 V帶傳動的設計
14.2.4 帶輪
14.2.4.1 帶輪材料
14.2.4.2 帶輪的結構
14.2.4.3 帶輪的技術要求
14.2.4.4 V帶傳動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4.2.5 設計實例
14.3 聯組窄V帶(有效寬度制)傳動及其設計特點
14.3.1 尺寸規格
14.3.2 設計計算
14.3.3 帶輪
14.4 同步帶
14.4.1 同步帶的類型和標記
14.4.2 梯形同步帶的規格
14.4.3 梯形同步帶的性能
14.4.4 梯形齒同步帶設計計算
14.4.5 梯形齒帶輪
14.4.6 設計實例
G14.1 平帶傳動
G14.1.1 平帶的尺寸與公差
G14.1.2 膠帆布平帶傳動設計
G14.1.3 錦綸片複合平帶
G14.1.3.1 規格
G14.1.3.2 設計計算
G14.1.4 高速帶傳動
G14.1.4.1 規格
G14.1.4.2 設計計算
G14.1.5 帶輪
G14.2 圓弧齒同步帶傳動設計
G14.2.1 規格
G14.2.2 選型和額定功率
G14.2.3 傳動設計計算
G14.2.4 帶輪
G14.3 多楔帶傳動
G14.3.1 規格
G14.3.2 設計計算
G14.3.3 設計實例
G14.3.4 帶輪
G14.4 汽車用傳動帶
G14.4.1 汽車V帶
G14.4.2 汽車同步帶
G14.4.2.1 規格
G14.4.2.2 帶輪
G14.4.3 汽車多楔帶
G14.5 工業用變速寬V帶
G14.6 農業機械用V帶
G14.6.1 變速(半寬)V帶和帶輪
G14.6.2 普通V帶
G14.6.3 雙面V帶(六角帶)尺寸
G14.7 塔輪傳動
G14.8 半交叉傳動
G14.9 帶傳動的張緊
G14.9.1 張緊方法
G14.9.2 張緊力的控制
G14.9.2.1 V帶的預緊力
G14.9.2.2 平帶的預緊力
G14.9.2.3 同步帶的預緊力
G14.9.2.4 多楔帶的預緊力
第15章 齒輪傳動
15.1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
15.1.1 基本齒廓與模數系列
15.1.1.1 基本齒廓
15.1.1.2 模數系列
15.1.2 漸開線圓柱齒輪的幾何尺寸
15.1.2.1 外嚙合標準圓柱齒輪傳動幾何尺寸計算
15.1.2.2 外嚙合變位圓柱齒輪傳動幾何尺寸計算
15.1.2.3 內嚙合標準圓柱齒輪傳動幾何尺寸計算
15.1.2.4 內嚙合變位圓柱齒輪傳動幾何尺寸計算
15.1.2.5 齒輪齒條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15.1.3 漸開線圓柱齒輪的測量尺寸
15.1.3.1 公法線長度
15.1.3.2 分度圓弦齒厚
15.1.3.3 固定弦齒厚
15.1.3.4 量柱(球)測量距
15.1.4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的重合度和齒輪齒條傳動的重合度
15.1.5 變位齒輪的套用和變位係數的選擇
15.1.5.1 變位齒輪的功用和限制條件
15.1.5.2 變位齒輪的類型、比較與主要套用
15.1.5.3 變位係數的選擇
15.1.6 齒輪幾何計算用圖表
15.1.7 齒輪的材料
15.1.7.1 齒輪常用材料及其力學性能
15.1.7.2 配對齒輪齒面硬度組合
15.1.8 漸開線圓柱齒輪承載能力計算
15.1.8.1 主要尺寸參數的初步確定
15.1.8.2 漸開線圓柱齒輪抗疲勞承載能力校核計算
15.1.8.3 在不穩定載荷下工作的齒輪強度核算
15.1.8.4 齒輪靜強度校核計算
15.1.8.5 開式齒輪傳動強度計算和設計的特點
15.1.8.6 高速齒輪傳動強度計算和設計的特點
15.1.9 圓柱齒輪的結構
15.1.9.1 齒輪輪坯結構形式的選擇
15.1.9.2 齒輪結構通用數據
15.1.9.3 鍛造齒輪結構
15.1.9.4 鑄造齒輪結構
15.1.9.5 焊接齒輪結構
15.1.1 0齒輪傳動的潤滑
15.1.1 0.1 潤滑劑種類和潤滑方式的選擇
15.1.1 0.2 潤滑油種類和粘度的選擇
15.1.1 1漸開線圓柱齒輪的精度
15.1.1 1.1 齒輪偏差的定義和代號
15.1.1 1.2 關於齒輪偏差各項術語的說明
15.1.1 1.3 齒輪精度等級及其選擇
15.1.1 1.4 齒輪偏差數值
15.2 漸開線錐齒輪傳動
15.2.1 標準模數系列
15.2.2 直齒錐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15.2.3 錐齒輪結構
15.2.4 錐齒輪精度選擇
15.2.5 齒輪副側隙
15.2.6 圖樣標註
15.2.7 錐齒輪公差和檢驗項目
15.2.8 錐齒輪精度數值
G15.1 齒輪測量幾何尺寸計算表
G15.2 漸開線圓柱齒輪的測量和精度
G15.2.1 齒輪檢驗
G15.2.2 齒輪坯的精度
G15.2.3 表面粗糙度
G15.2.4 軸中心距和軸線平行度
G15.2.5 輪齒接觸斑點
G15.2.6 齒厚和側隙
G15.2.7 齒輪零件工作圖圖樣標註
G15.3 圓弧圓柱齒輪傳動
G15.3.1 圓弧齒輪的基本齒廓和模數系列
G15.3.1.1 單圓弧齒輪的基本齒廓
G15.3.1.2 雙圓弧齒輪的基本齒廓
G15.3.1.3 圓弧齒輪的模數系列
G15.3.2 圓弧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G15.3.3 圓弧齒輪測量尺寸計算
G15.3.4 圓弧齒輪傳動主要參數的選擇
G15.3.5 圓弧齒輪承載能力計算
G15.3.5.1 圓弧齒輪承載能力計算公式
G15.3.5.2 計算公式中各參數和係數的確定
G15.3.6 圓弧圓柱齒輪的精度
G15.3.6.1 適用範圍
G15.3.6.2 定義和符號
G15.3.6.3 精度等級及其選擇
G15.3.6.4 齒坯要求
G15.3.6.5 齒輪和齒輪副的檢驗與公差
G15.3.6.6 齒輪副的側隙
G15.3.7 圓弧圓柱齒輪設計實例及零件工作圖
G15.4 錐齒輪主要參數的選擇
G15.4.1 曲線齒錐齒輪的三種齒制
G15.4.1.1 弧齒錐齒輪與格利森制
G15.4.1.2 擺線齒錐齒輪的兩種齒制
G15.4.2 錐齒輪的基本齒廓
G15.4.3 錐齒輪的大端分度圓直徑
G15.4.4 齒數、模數、齒寬和螺旋角
G15.4.4.1 齒數
G15.4.4.2 模數
G15.4.4.3 齒寬
G15.4.4.4 螺旋角
G15.4.5 錐齒輪的變位
G15.4.6 錐齒輪的作用力和螺旋方向
G15.5 舊格利森制弧齒錐齒輪設計
G15.5.1 弧齒錐齒輪主要參數初算
G15.5.2 弧齒錐齒輪幾何參數計算
G15.5.3 弧齒錐齒輪的當量齒輪和重合度
G15.6 ANSI/AGMA2005-D03的錐齒輪幾何設計
G15.6.1 直齒、零度齒和弧齒錐齒輪的變位
G15.6.2 齒高的收縮
G15.6.3 錐齒輪的最小和最大法向側隙
G15.6.4 直齒、零度齒和弧齒錐齒輪主要參數初算
G15.6.5 直齒、零度齒和弧齒錐齒輪幾何參數計算
G15.7 擺線齒錐齒輪幾何設計
G15.7.1 擺線齒錐齒輪主要參數初算
G15.7.2 擺線齒錐齒輪幾何參數
G15.7.2.1 幾何參數計算的原始參數
G15.7.2.2 擺線齒錐齒輪幾何參數計算
G15.7.2.3 擺線齒錐齒輪的幾何參數和圖形
G15.7.3 擺線齒錐齒輪的當量齒輪參數和重合度
G15.7.4 擺線齒錐齒輪的齒形係數和切向變位係數
第16章 蝸桿傳動
16.1 概述
16.1.1 蝸桿傳動的類型
16.1.2 蝸桿與蝸輪材料
16.1.3 蝸桿傳動的潤滑
16.2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
16.2.1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參數及尺寸
16.2.1.1 基本參數
16.2.1.2 基本幾何關係式
16.2.2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承載能力計算
16.2.2.1 蝸桿傳動的滑動速度和效率
16.2.2.2 蝸桿傳動的強度和剛度計算
16.2.2.3 蝸桿傳動的熱平衡
16.2.3 圓柱蝸桿與蝸輪的結構
16.2.3.1 圓柱蝸桿的結構
16.2.3.2 蝸輪的結構
16.2.4 圓柱蝸桿傳動的精度
16.2.4.1 精度等級的選擇
16.2.4.2 各種誤差及公差的定義和符號
16.2.4.3 公差組的規定與選擇
16.2.4.4 齒坯的要求
16.2.4.5 蝸桿、蝸輪公差值
16.2.4.6 蝸桿傳動的檢驗與公差
G16.1 圓弧圓柱蝸桿傳動
G16.1.1 圓弧圓柱蝸桿傳動的類型
G16.1.2 圓弧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特點
G16.1.3 圓弧圓柱蝸桿傳動的參數及匹配
G16.1.4 圓弧圓柱蝸桿傳動的承載能力計算
G16.1.4.1 軸向圓弧齒圓柱蝸桿傳動
G16.1.4.2 環麵包絡圓柱蝸桿傳動
G16.2 環面蝸桿傳動
G16.2.1 環面蝸桿傳動的類型和特點
G16.2.1.1 環面蝸桿傳動的類型
G16.2.1.2 環面蝸桿傳動的主要特點
G16.2.2 直廓環面蝸桿傳動
G16.2.2.1 “原始型”直廓環面蝸桿傳動
G16.2.2.2 直廓環面蝸桿傳動的修形
G16.2.2.3 直廓環面蝸桿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G16.2.3 包絡環面蝸桿傳動
G16.2.3.1 平面一次包絡環面蝸桿傳動
G16.2.3.2 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桿傳動
G16.2.3.3 平麵包絡環面蝸桿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G16.2.3.4 漸開線包絡環面蝸桿傳動
G16.2.4 環面蝸桿傳動的強度計算
G16.2.5 環面蝸桿傳動精度
G16.2.5.1 直廓環面蝸桿傳動精度
G16.2.5.2 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桿傳動精度
G16.2.6 蝸桿和蝸輪的結構
G16.2.6.1 蝸桿結構
G16.2.6.2 蝸輪結構
第17章 減速器
17.1 漸開線圓柱齒輪減速器
17.1.1 硬齒面圓柱齒輪減速器
17.1.1.1 型式和標記方法
17.1.1.2 外形尺寸和安裝尺寸
17.1.1.3 承載能力
17.1.1.4 選用方法
17.1.2 軸裝式減速器
17.1.2.1 特點
17.1.2.2 代號和標記
17.1.2.3 裝配型式、外形尺寸和承載能力
17.1.2.4 選用方法
17.2 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
17.2.1 特點
17.2.2 代號和標記
17.2.3 裝配型式、外形尺寸和承載能力
17.2.4 選用方法
17.3 蝸桿減速器
17.3.1 圓弧圓柱蝸桿減速器
17.3.1.1 特點
17.3.1.2 代號和標記
17.3.1.3 裝配型式、外形尺寸和承載能力
17.3.1.4 選用方法
17.3.2 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桿減速器
17.3.2.1 型式和標記方法
17.3.2.2 外形尺寸和安裝尺寸
17.3.2.3 承載能力
17.3.2.4 選用方法
17.3.2.5 潤滑
17.4 諧波傳動減速器
17.4.1 特點
17.4.2 代號和標記
17.4.3 外形尺寸、主要參數和承載能力
17.4.4 傳動精度
17.5 擺線針輪減速器
17.5.1 特點
17.5.2 代號和標記
17.5.3 外形尺寸和承載能力
17.5.4 選用方法
17.6 減速器設計資料
17.6.1 鑄鐵箱體的結構和尺寸
17.6.2 減速器的常用附屬檔案
G17.1 同軸式圓柱齒輪減速器
G17.1.1 型式和標記方法
G17.1.2 外形尺寸和安裝尺寸
G17.1.3 承載能力
G17.1.4 選用方法
G17.2 運輸機械用減速器
G17.2.1 型式和標記方法
G17.2.2 外形尺寸和安裝尺寸
G17.2.3 承載能力
G17.2.4 選用方法
G17.3 起重機用減速器
G17.3.1 起重機用三支點QJ型減速器
G17.3.1.1 型式和標記方法
G17.3.1.2 減速器外形尺寸
G17.3.1.3 承載能力
G17.3.1.4 選用方法
G17.3.2 起重機底座式減速器
G17.3.3 起重機用立式減速器
G17.3.3.1 型式和標記方法
G17.3.3.2 外形尺寸和安裝尺寸
G17.3.3.3 承載能力
G17.3.3.4 選用方法
G17.4 NGW型行星齒輪減速器
G17.4.1 型式和標記方法
G17.4.2 公稱傳動比和實際傳動比
G17.4.3 型式和尺寸
G17.4.4 承載能力
G17.4.5 選用方法
G17.5 蝸桿減速器
G17.5.1 直廓環面蝸桿減速器
G17.5.1.1 標記方法
G17.5.1.2 裝配型式和外形尺寸
G17.5.1.3 承載能力
G17.5.1.4 選用方法
G17.5.2 平麵包絡環面蝸桿減速器
G17.5.2.1 標記方法
G17.5.2.2 裝配型式和外形尺寸
G17.5.2.3 承載能力
G17.5.2.4 選用方法
G17.5.2.5 潤滑
第18章 螺旋傳動
18.1 螺桿與螺母材料
18.1.1 螺旋副的失效與對材料的要求
18.1.2 螺桿常用材料及熱處理
18.1.3 螺母常用材料
18.1.4 滑動螺旋副材料的許用值
18.2 滑動螺旋傳動的計算
18.2.1 校核計算
18.2.2 設計計算
18.3 螺旋的尺寸系列、精度和公差
18.3.1 梯形、鋸齒形螺紋的尺寸系列與有關尺寸
18.3.2 梯形螺紋的精度與公差
18.3.3 鋸齒形螺紋的精度與公差
18.3.4 梯形傳動螺紋的精度與公差
18.3.5 旋合長度
18.3.6 多線螺旋公差
18.4 預拉伸螺旋設計的有關問題
18.5 滾動螺旋
G18.1 滾珠絲槓(滾動螺旋)
G18.1.1 滾珠絲槓副的參數
G18.1.2 滾珠絲槓的型號標註
G18.1.3 JCS滾珠絲槓副的承載能力與尺寸
G18.1.4 FD滾珠絲槓的承載能力與尺寸
G18.1.5 滾珠絲槓副的絲槓軸端型式與尺寸
G18.1.6 滾珠絲槓的支承和支承方式
G18.2 滾珠絲槓的校核與計算
G18.2.1 型號選擇
G18.2.2 穩定性校核
G18.2.3 極限速度校核
G18.2.4 溫度變形計算
G18.2.5 絲槓副剛度與變形計算
G18.2.6 預緊轉矩計算
G18.3 滾珠絲槓的精度與選擇
G18.3.1 滾珠絲槓的精度
G18.3.2 滾珠絲槓精度的選擇
G18.4 滾珠絲槓選擇設計的注意事項
G18.4.1 防逆轉措施
G18.4.2 防護、密封與潤滑
G18.4.3 其他注意事項
第19章 起重機零部件
19.1 起重機的工作等級和載荷計算
19.1.1 起重機整機的分級
19.1.1.1 起重機的使用等級
19.1.1.2 起重機的起升載荷狀態級別
19.1.1.3 起重機整機的工作級別
19.1.2 機構的分級
19.1.2.1 機構的使用等級
19.1.2.2 機構的載荷狀態級別
19.1.2.3 機構的工作級別
19.1.3 結構件或機械零件的分級
19.1.3.1 結構件或機械零件的使用等級
19.1.3.2 結構件或機械零件的應力狀態級別
19.1.3.3 結構件或機械零件的工作級別
19.1.4 起重機整機和機構分級舉例
19.1.4.1 起重機整機分級舉例
19.1.4.2 起重機機構分級舉例
19.2 鋼絲繩
19.2.1 鋼絲繩的選擇和計算
19.2.1.1 鋼絲繩選用原則
19.2.1.2 鋼絲繩結構型式的選擇
19.2.1.3 鋼絲繩直徑的選擇計算
19.2.1.4 滑輪和捲筒
19.2.2 鋼絲繩的術語、標記和分類
19.2.2.1 常用術語
19.2.2.2 鋼絲繩標記示例
19.2.3 重要用途鋼絲繩
19.2.3.1 重要用途鋼絲繩的套用
19.2.3.2 重要用途鋼絲繩分類
19.2.3.3 常用重要用途鋼絲繩
19.2.4 電梯用鋼絲繩
G19.1 鋼絲繩
G19.1.1 一般用途鋼絲繩
G19.1.1.1 套用範圍
G19.1.1.2 一般用途鋼絲繩分類
G19.1.1.3 鋼絲繩材料
G19.1.1.4 技術要求
G19.1.1.5 鍍鋅層
G19.1.1.6 允許的低值鋼絲根數
G19.1.1.7 鋼絲繩檢查
G19.1.1.8 鋼絲繩試驗
G19.1.1.9 常用一般用途鋼絲繩
G19.1.2 粗直徑鋼絲繩
G19.1.2.1 尺寸及套用範圍
G19.1.2.2 粗直徑鋼絲繩分類
G19.1.2.3 粗直徑鋼絲繩力學性能
G19.1.3 航空用鋼絲繩
G19.1.3.1 尺寸、外形和重量
G19.1.3.2 技術要求
G19.1.4 密封鋼絲繩
G19.1.4.1 套用範圍
G19.1.4.2 分類
G19.1.4.3 標記示例
G19.1.5 不鏽鋼絲繩
G19.1.5.1 套用範圍
G19.1.5.2 標記示例
G19.1.5.3 材料
G19.1.5.4 分類、性能和套用
G19.1.6 飛機操縱用鋼絲繩
G19.1.6.1 力學性能
G19.1.6.2 技術要求
G19.1.7 面接觸鋼絲繩
G19.1.7.1 套用範圍
G19.1.7.2 尺寸、重量、力學性能
G19.1.8 平衡用扁鋼絲繩
G19.1.8.1 長度及允許偏差
G19.1.8.2 標記
G19.1.8.3 扁鋼絲繩的典型結構、公稱尺寸和力學性能
G19.1.8.4 技術要求
G19.1.9 起重機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範
G19.1.9.1 標準套用範圍
G19.1.9.2 鋼絲繩檢驗和報廢規範
G19.2 繩具
G19.2.1 鋼絲繩夾
G19.2.1.1 鋼絲繩夾的布置
G19.2.1.2 鋼絲繩夾的數量
G19.2.1.3 影響鋼絲繩夾固定處強度的因素
G19.2.1.4 鋼絲繩夾的結構和尺寸
G19.2.2 鋼絲繩用套環
G19.2.2.1 鋼絲繩用普通套環
G19.2.2.2 鋼絲繩用重型套環
G19.2.3 鋼絲繩用楔形接頭
G19.2.3.1 楔套
G19.2.3.2 楔
G19.2.3.3 楔形接頭
G19.2.4 鋼絲繩用壓板
G19.3 鋼絲繩吊索
G19.3.1 插編索扣
G19.3.1.1 標準套用範圍
G19.3.1.2 術語和定義
G19.3.1.3 分類
G19.3.1.4 技術要求
G19.3.1.5 插編操作
G19.3.1.6 索扣的外觀
G19.3.1.7 試驗方法
G19.3.1.8 插編索扣的結構和插編初期的插編方法
G19.3.1.9 手工插編方法(對插式)
G19.3.1.1 0機械插編方法(折回式)
G19.3.2 對鋼絲繩吊索的要求及檢驗和驗收
G19.3.2.1 對鋼絲繩吊索的要求
G19.3.2.2 訂貨須知
G19.3.2.3 檢驗和驗收
G19.3.2.4 鋼絲繩吊索使用工作溫度的影響
G19.3.3 鋼絲繩鋁合金壓制接頭
G19.3.3.1 套用範圍
G19.3.3.2 分類
G19.4 滑輪
G19.4.1 滑輪的主要尺寸
G19.4.2 輪轂和軸承尺寸
G19.4.3 滑輪連線螺栓、內軸套(T)隔環和擋蓋的尺寸
G19.4.3.1 A型鑄造滑輪用螺栓、內軸套和隔環
G19.4.3.2 A型鑄造滑輪用擋蓋的尺寸
G19.4.3.3 F型滑輪型式和尺寸
G19.4.4 雙幅板壓制滑輪
G19.5 捲筒
G19.5.1 起重機捲筒直徑和槽形
G19.5.2 起重機用鑄造捲筒型式和尺寸
G19.5.3 起重機捲筒組裝結構示例
G19.6 起重吊鉤
G19.6.1 吊鉤的力學性能、材料、起重量和應力
G19.6.1.1 吊鉤的力學性能和強度等級
G19.6.1.2 吊鉤材料的牌號
G19.6.1.3 吊鉤鉤號的選擇
G19.6.2 直柄單鉤毛坯及公差
G19.6.3 單鉤的尺寸
G19.6.4 手動起重設備用吊鉤
G19.7 起重機車輪
G19.7.1 起重機車輪型式和尺寸
G19.7.2 起重機車輪、導軌材料和熱處理
G19.7.3 起重機車輪精度
G19.7.4 軌道強度計算
G19.7.4.1 確定承壓面的有效接觸寬度
G19.7.4.2 允許輪壓
G19.7.4.3 車輪或滾輪的疲勞強度校驗
G19.7.4.4 車輪或滾輪的靜強度校驗
G19.8 起重機用緩衝器
G19.8.1 起重機用液壓緩衝器
G19.8.2 起重機用彈簧緩衝器
G19.8.3 起重機用橡膠緩衝器
第20章 機架
20.1 機架設計概述
20.1.1 機架的分類
20.1.1.1 按製造方法和所用材料分類
20.1.1.2 按結構型式分類
20.1.2 機架設計準則和一般要求
20.1.2.1 機架設計準則
20.1.2.2 機架設計的一般要求
20.1.3 機架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20.1.3.1 機架設計的一般方法
20.1.3.2 機架設計的一般步驟
20.1.4 機架的常用材料及熱處理
20.1.4.1 機架的常用材料
20.1.4.2 機架的熱處理及時效處理
20.2 機架結構設計
20.2.1 機架的結構參數
20.2.1.1 機架截面形狀
20.2.1.2 肋板和肋條
20.2.1.3 機架外壁上的孔
20.2.2 常用機架的結構
20.2.2.1 鑄造機架
20.2.2.2 焊接機架
20.2.2.3 塑膠機架
20.2.2.4 混凝土機架
20.2.3 機架的連線和固定
20.3 箱體
20.3.1 箱體的分類
20.3.2 箱體的設計要求
20.3.3 箱體結構方案分析
G20.1 機架的設計計算
G20.1.1 機架的強度計算
G20.1.1.1 受力分析和簡化
G20.1.1.2 主要剖面的設計計算
G20.1.1.3 立柱的強度計算
G20.1.2 機架的剛度計算
G20.1.2.1 有橫肋板框架的剛度計算
G20.1.2.2 有橫肋板底座的剛度計算
G20.1.2.3 對角肋板結構的剛度計算
G20.1.2.4 十字肋板的剛度計算
G20.1.2.5 機架的剛度計算實例
G20.1.3 機架的動剛度和熱變形的計算
G20.1.3.1 影響動剛度的主要參數
G20.1.3.2 提高機架結構動剛度的措施
G20.1.3.3 機架的熱變形
G20.2 箱體的設計計算
G20.2.1 箱體設計計算的一般原則
G20.2.2 齒輪減速器箱體的強度計算
G20.2.3 齒輪減速器箱座的剛度計算
G20.2.4 工具機主軸箱的剛度計算
G20.2.5 箱體截面幾何形狀及壁厚設計
第21章 常用電動機
21.1 選擇電動機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21.1.1 選擇電動機的基本原則
21.1.2 電動機類型的選擇
21.1.3 電動機額定電壓的選擇
21.1.4 電動機額定轉速的選擇
21.1.5 電動機容量的選擇
21.2 常用電動機產品
21.2.1 交流電動機
21.2.1.1 異步電動機的類型及套用
21.2.1.2 異步電動機基本系列產品
21.2.1.3 小功率異步電動機
21.2.2 直流電動機
21.2.2.1 直流電動機的類型及套用
21.2.2.2 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型式
21.2.2.3 直流電動機產品及其技術數據
G21.1 常用電氣簡圖用圖形符號
G21.1.1 符號要素、限定符號和其他常用符號
G21.1.2 導體和連線件
G21.1.3 電能的發生與變換裝置的簡圖
G21.1.4 開關控制和保護器件
G21.1.5 測量儀表、燈和信號器件
G21.2 電動機選擇
G21.2.1 電動機產品型號
G21.2.2 常用電動機產品代號
G21.2.3 旋轉電動機外殼防護分級(IP代碼)
G21.2.4 旋轉電動機結構及安裝型式(IM代號)
G21.2.5 電動機的工作制
G21.3 常用電動機產品
G21.3.1 交流異步電動機
G21.3.2 防爆電動機
G21.3.3 變速和減速異步電動機
G21.3.4 起重及冶金用三相異步電動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