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複習思考題詳解

機械設計複習思考題詳解

《機械設計複習思考題詳解》是2012年4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寧。

基本介紹

  • 書名:機械設計複習思考題詳解
  • 作者:陸寧
  • ISBN:9787302281061
  • 定價:19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4月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等學校機械設計課程的教學輔導書,針對機械設計課程的知識點,編排了詳盡的複習思考題及典型考題並全部作了解答。這些題目覆蓋了機械設計課程的主要知識點,學生可在複習或碰到疑點和難點時在目錄中速查相應的問題並查看解答。本書可供教師備課,學生考試複習、準備研究生考試使用,既可作為教學工具書,也可作為教學的同步輔助教材。

目錄

第1章機械設計總論
1.1機器及零件設計概論
1.1.1設計機器和零件應滿足哪些基本要求?
1.1.2何謂失效?機械零件有哪些常見的失效形式?
1.1.3什麼是機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承載能力?什麼是零件的計算準則?
機械零件有哪些計算準則?
1.1.4機械零件常用的設計方法有哪些?
1.1.5什麼是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
1.1.6機器由哪幾個典型部分所組成?為什麼要有傳動系統?
1.2摩擦、磨損和潤滑的基本知識
1.2.1兩表面接觸時什麼是名義接觸面積?什麼是實際接觸面積?
1.2.2按摩擦面間存在潤滑劑的情況,滑動摩擦可分為哪幾種?
1.2.3磨損有幾種基本類型?有哪些改善措施?
1.2.4潤滑劑的作用是什麼?常用的潤滑劑有哪幾種?
1.2.5什麼是潤滑油的黏度?黏度單位有幾種?
1.2.6潤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潤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
1.2.7什麼是添加劑?在潤滑油或潤滑脂中加入添加劑的作用是什麼?
1.3零件強度計算中的基本定義
1.3.1什麼是名義載荷?什麼是計算載荷?
1.3.2什麼是工作應力?什麼是計算應力?什麼是極限應力?
什麼是許用應力?
1.3.3什麼是安全係數?為什麼要設立安全係數?什麼是安全係數計算值?
安全係數的選取應考慮哪些因素?
1.3.4什麼樣的應力狀態稱為單向穩定變應力?有哪些參數?
彼此的關係如何?
1.3.5在單向穩定變應力中有哪些最具有代表性的類型?有什麼特點?
1.4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2章機械零件的強度
2.1機械零件的疲勞強度
2.1.1試述零件的靜應力與變應力是在何種載荷作用下產生的?
2.1.2什麼是疲勞破壞?疲勞斷口有哪些特徵?
2.1.3什麼是疲勞極限?什麼是疲勞壽命?
2.1.4什麼是疲勞曲線?什麼是循環基數?什麼是極限應力圖?
2.1.5什麼是低周疲勞?什麼是高周疲勞?什麼是循環基數?
2.1.6什麼是有限壽命設計?什麼是無限壽命設計?壽命係數的意義
是什麼?壽命係數是否永遠大於或等於1?
2.1.7零件的等壽命疲勞曲線與材料試件的等壽命疲勞曲線是否相同?
有什麼關係?
2.1.8機械零件上的哪些位置易產生應力集中?舉例說明。如果零件一個
截面有多種產生應力集中的結構,有效應力集中係數如何計算?
2.1.9零件的截面形狀一定,當截面尺寸增大時,其疲勞極限值將如何
變化?
2.1.10影響零件疲勞強度的3個主要因素是什麼?它們是否對應力幅和
平均應力都有影響?
2.2受穩定循環變應力時零件的疲勞強度
2.2.1機械零件受穩定循環應力時,可能的應力增長規律有哪幾種?
如何確定每種規律下的安全係數?
2.2.2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簡化極限應力圖有何區別?
2.3受規律性不穩定循環應力時零件的疲勞強度
2.3.1疲勞損傷線性累積假說的含義是什麼?用它可以解決疲勞
強度計算中的什麼問題?
2.3.2如何計算機械零件受規律性不穩定循環應力時的安全係數?
2.4雙向穩定變應力的疲勞強度計算
2.4.1什麼是雙向穩定變應力?疲勞強度如何計算?
2.4.2可通過哪些措施提高零件的疲勞強度?
2.5零件的表面接觸強度
2.5.1什麼是接觸應力?什麼是接觸強度?在接觸應力作用下
零件表面會發生怎樣的失效?
2.5.2什麼是赫茲公式?零件表面的接觸疲勞強度取決於哪些因素?
2.5.3用什麼措施可以提高表面接觸疲勞強度?
2.6本章典型題
2.7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3章螺紋連線和螺旋傳動
3.1螺紋連線的基本知識
3.1.1常用螺紋按牙型分為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主要用途如何?
3.1.2為什麼三角螺紋常用作緊固螺紋,不作傳動螺紋?
3.1.3相同公稱直徑的細牙螺紋和粗牙螺紋有何區別?
3.1.4單頭螺紋和多頭螺紋有何區別?各用於何種場合?
3.1.5螺紋有哪些主要參數?
3.1.6普通三角螺紋的公稱直徑和55°管螺紋的公稱直徑各指哪個直徑?
3.1.7螺紋的螺距與導程有何區別?關係如何?
3.1.8連線用螺紋與傳動螺紋對幾何參數的要求有何不同?
3.1.9螺栓、雙頭螺柱、緊定螺釘連線在套用上有何不同?
3.1.10鉸制孔用螺栓和普通螺栓有什麼區別?
3.1.11螺母為何多做成六角形?扳手開口與手柄為什麼多製成
偏轉 30°的?
3.2螺紋連線的擰緊與防松
3.2.1什麼是松連線?什麼是緊連線?試舉例說明。
3.2.2為什麼多數螺紋連線都要求擰緊?預緊的目的是什麼?
3.2.3螺紋連線的預緊力大小怎樣選擇?如何控制?為什麼重要的連線
不採用直徑小於M10以下的螺栓?
3.2.4連線用螺紋已經滿足自鎖條件,為什麼在很多連線中還要採取
防松措施?
3.2.5防松原理和防松裝置有哪些?
3.2.6墊圈的作用是什麼?
3.3單個螺栓的強度計算
3.3.1螺紋連線中螺栓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其危險部位一般在何處?
計算準則是什麼?
3.3.2對於承受軸向載荷的松螺栓連線和緊螺栓連線,
螺紋中各承受何種力的作用?
3.3.3為什麼只受預緊力的緊螺栓連線,對螺栓的強度計算要將預緊力
增大到它的1.3倍按純拉伸計算?
3.3.4既受預緊力,又受工作拉力的緊螺栓連線,螺栓和被連線件的
剛度對螺栓上的總拉力有何影響?
3.3.5受工作拉力的緊螺栓上的總作用力和工作拉力及預緊力的
關係如何?
3.3.6單個螺栓在受到外部載荷作用時有哪些強度條件和計算方法?
3.4螺紋連線的設計
3.4.1螺栓組連線結構設計應考慮哪些問題?
3.4.2在螺栓組連線的結構設計中,螺栓之間的距離以及螺栓中心線與
其他零件之間的距離應如何確定?
3.4.3為什麼在承受旋轉力矩或傾覆力矩的螺栓組連線中,螺栓組應布置
在結合面的邊緣,遠離結合面的形心?
3.4.4舉例說明螺栓的受力與整個連線所承受的載荷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連線受橫向載荷,螺栓就一定受橫向剪力嗎?
3.4.5承受傾覆力矩的螺栓組連線除滿足強度條件外,還應滿足哪些要求?
3.4.6螺栓組在承受軸向載荷、橫向載荷、轉矩、傾覆力矩作用下,
螺栓組中受力最大的螺栓受到的載荷如何計算?
3.5提高螺紋連線強度的措施
3.5.1影響螺栓連線強度的因素有哪些?常採用哪些措施提高連線強度?
3.5.2如何改善螺紋牙上載荷分布不均勻現象?懸置螺母為什麼能改善
螺紋牙上載荷分布不均勻?為什麼加厚螺母以增加螺紋連線的圈數
不能分散載荷不均勻現象?
3.5.3為什麼降低螺栓的剛度,提高被連線件的剛度都可以提高螺栓
的疲勞強度?
3.5.4降低螺栓剛度有哪些方法?
3.5.5計算普通螺栓連線強度時,為什麼只考慮螺栓危險截面的拉伸強度,
而不考慮螺栓頭和螺母的強度?
3.5.6選擇螺母的材料時,為什麼選擇比螺栓材料級別稍低,
硬度也稍低?
3.6螺旋傳動
3.6.1螺旋傳動採用哪種螺紋牙型為好?為什麼?
3.6.2螺旋傳動按其用途分為哪3種螺旋?有何特點?
3.6.3滑動螺旋的失效形式有哪幾種?設計時應進行何種計算?
3.7螺紋連線件的材料及許用應力
3.7.1螺栓常用材料是什麼 ? 選用螺栓材料時主要考慮什麼 ?
3.7.2螺紋緊固件按機械性能分級如何表示?
3.8本章典型題
3.9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4章其他連線
4.1鍵連線
4.1.1鍵連線有哪些類型?有何特點?裝配有何工藝要求?
4.1.2平鍵連線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可能的失效形式是什麼?
如何進行強度計算?
4.1.3如何選擇平鍵的類型和尺寸?
4.1.4平鍵、半圓鍵、切向鍵、楔鍵在結構和使用性能上有何區別?
為什麼平鍵套用廣泛?
4.1.5進行平鍵的強度計算時,如果強度不夠,可採取哪些措施?
4.1.6花鍵連線與平鍵相比有哪些特點?
4.1.7為什麼矩形花鍵和漸開線花鍵套用比較廣泛?
三角形花鍵多用於哪些場合?
4.1.8矩形花鍵有哪些定心方式?外徑定心和內徑定心各用在
哪些場合?
4.1.9花鍵的承載能力是一個平鍵的Z倍嗎?為什麼?
(Z指花鍵的齒數)
4.1.10採用兩個平鍵、兩個楔鍵或兩個半圓鍵時,如何布置?
4.1.11鍵連線有哪些失效形式?強度如何計算?
4.2銷連線
4.2.1銷連線的類型和特點各有哪些?
4.2.2銷連線的強度如何計算和選擇?
4.3過盈連線
4.3.1過盈配合連線的特點是什麼?
4.3.2過盈配合裝配時常採用什麼方法?
4.4本章典型題
4.5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5章帶傳動
5.1帶傳動的基本知識
5.1.1試述帶傳動的組成、類型和套用。
5.1.2帶傳動有何優缺點?
5.1.3三角帶為什麼比平帶承載能力大?
5.1.4三角帶的標準長度和節線長度各指的是什麼長度?
5.2帶傳動的工作情況與受力分析
5.2.1傳動帶工作時受哪些力的作用?
5.2.2什麼是彈性滑動?什麼是打滑?其原因和結果是什麼?
是否能避免?為什麼?
5.2.3打滑首先發生在哪個帶輪上?為什麼?
5.2.4帶傳動時與帶靜止時內力有什麼變化?彼此關係如何?
如何計算?
5.2.5試說明帶輪直徑、初拉力、包角、摩擦係數、帶速、中心距
對帶傳動分別有何影響?
5.2.6為了提高帶的傳動能力,能否故意把帶內表面弄粗糙來
提高摩擦力?提高帶傳動工作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5.2.7能否根據帶傳動功率P與有效拉力Fe及帶速V的關係認為帶速與
帶傳遞的功率成正比關係(例如帶速增加3倍,功率也增加3倍)?
為什麼?
5.2.8歐拉公式有什麼意義?
5.2.9如果不改變兩個V帶輪的直徑,把主、從動輪互換,降速傳動變成
升速傳動,其他條件不變,哪種傳動裝置傳遞的圓周力大?哪種
傳動裝置傳遞的功率大?哪種裝置的帶壽命長?為什麼?
5.2.10驅動平帶的電動機的功率不變,而轉速提高一倍,是否能把帶的
橫截面積減少一半?如果是V帶能否把帶的根數減少一半呢?
5.2.11某一普通V帶傳動裝置工作時有兩種轉速,若傳遞功率不變,
帶應該按高速設計還是按低速設計?為什麼?
5.2.12歐拉公式是如何推導的?最小初拉力如何確定?
5.3帶傳動的失效形式及計算準則
5.3.1帶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是什麼?
5.3.2單根三角帶所能傳遞的功率是如何得到的?為什麼必須引入
修正係數?
5.3.3多根V帶傳動中,若一根帶損壞,為什麼要把所有的幾根
帶全部更換?
5.4帶的張緊及帶輪設計
5.4.1帶輪槽楔角和三角帶梯形剖面夾角為什麼不相同?
5.4.2張緊輪應如何布置才合理?
5.4.3V帶傳動常見的張緊裝置有哪些?
5.4.4帶輪的結構形式有哪些?根據什麼來選定帶輪的結構形式?
5.5本章典型題
5.6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6章鏈傳動
6.1鏈傳動的基本知識
6.1.1按用途不同,鏈可分為哪幾種?
6.1.2滾子鏈的接頭形式有哪些?
6.1.3齒形鏈按鉸鏈結構不同可分為哪幾種?
6.1.4滾子鏈傳動在何種特殊條件下才能保證其瞬時傳動比為常數?
6.1.5鏈傳動在工作時引起動載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6.1.6與帶傳動相比,鏈傳動有何優缺點?
6.1.7鏈傳動有哪些特點?
6.1.8為什麼鏈一般不超過三或四排?
6.1.9為什麼鏈節數為奇數時,要用過渡鏈節?
6.2鏈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
6.2.1鏈在傳動中的主要作用力有哪些?
6.2.2鏈傳動的可能失效形式有哪些?
6.2.3為什麼小鏈輪齒數不宜過多或過少?
6.2.4傳動的中心距過大或過小對傳動有何不利?一般取為多少?
6.2.5在滿足載荷要求的條件下,要減輕鍵傳動的運動不均勻性,
設計時為什麼要選擇較小的節距的鏈條?
6.2.6為什麼在設計鏈傳動時,鏈的節數取偶數,而鏈輪齒數取與
鏈節數互為質數的奇數?
6.2.7為什麼舊腳踏車上的鏈條容易脫落?
6.3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7章齒輪傳動
7.1齒輪傳動的基本知識
7.1.1齒輪傳動有哪些優缺點?
7.1.2 什麼是開式和閉式傳動?
7.1.3齒輪傳動的精度有多少等級?等級的數值大小與精度高低
有何關係?
7.2齒輪的失效形式及計算準則
7.2.1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有哪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有哪些相應的措施?
7.2.2為什麼齒麵點蝕一般首先發生在靠近節線的齒根面上?
7.2.3在開式齒輪傳動中,為什麼一般不出現點蝕破壞?
7.2.4齒輪傳動的計算準則是什麼?按哪些失效形式計算?
7.2.5為什麼主動輪齒麵塑性變形的結果是在節線處出現凹溝,
從動輪齒麵塑性變形的結果是在節線處出現凸槽?
7.2.6如何判別斜齒輪所受軸向力和切向力的方向?
7.3齒輪的材料
7.3.1齒輪常用的材料有哪些?各適用於什麼場合?
7.3.2什麼叫軟齒面?什麼叫硬齒面?齒面軟硬對齒輪的加工工藝和
工作性能有何影響?
7.3.3為什麼主從動輪的硬度要有一定差別?差別多大合適?
7.3.4齒輪的精度等級與齒輪的選材及熱處理有什麼關係?
7.4標準直齒輪的強度計算
7.4.1齒輪強度計算時為什麼用計算載荷?有哪些載荷係數?
這些載荷係數與哪些因素有關?
7.4.2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計算中的接觸應力是指齒形上哪一點的應力?
為什麼選擇這一點?
7.4.3影響齒面接觸強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果接觸強度不夠應採取
什麼措施?
7.4.4齒輪的彎曲強度計算中計算的是輪齒哪一點的應力?為什麼選擇
這一點?怎樣確定危險截面的位置?要提高彎曲疲勞強度應採取
哪些措施?
7.4.5有一對標準直齒輪傳動,小齒輪20牙,大齒輪60牙,因要求輸入
軸和輸出軸轉向相同,加入了一個20牙的介輪,如果每個齒輪的
材料和熱處理都相同,按無限壽命設計,問加入介輪前後齒輪的
承載能力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
7.4.6齒形係數的意義是什麼?對彎曲強度有何影響?
7.4.7對開式齒輪傳動和閉式齒輪傳動,軟齒面和硬齒面的設計
出發點有何不同?為什麼?
7.4.8設計時齒數和模數應如何選擇?其大小有何影響?
7.4.9如主、從動輪的材料和熱處理都相同,則[σH1]與[σH2]是否相等?
若取兩齒輪的齒數相同或雖齒數不同但都按無限壽命取相同的壽命
係數並取相同的安全係數,使[σH1]與[σH2]相等,則接觸疲勞強度
是否相等?為什麼?
7.4.10如主、從動輪的材料和熱處理都相同,則[σF1]與[σF2]是否相等?
若取兩齒輪齒數相同或齒數雖不同但都按無限壽命取相同的壽命
係數並取相同的安全係數,使[σF1]與[σF2]相等,則彎曲疲勞強度
是否相等?為什麼?
7.4.11把齒輪製成鼓形齒的目的是什麼?把齒輪布置在遠離轉矩輸入或
輸出端的目的是什麼?對輪齒進行修形的目的又是什麼?
7.4.12疲勞強度極限應力是在什麼條件下得到的?計算時為什麼
要考慮壽命係數?
7.4.13設計時齒寬係數應如何選擇?其大小有何影響?在設計計算中
取哪個齒輪的寬度?
7.4.14有3對直齒輪的幾何參數、運行條件及製造精度完全相同,但製作
材料、熱處理方式及齒面硬度各異。第一對: 兩輪都用HT250,
HBS210; 第二對: 小輪45鋼調質,HBS260; 大輪45鋼正火,
HBS210; 第三對: 兩輪都用40Cr,HRC50。試分析:
(1) 計算彎曲疲勞強度時,哪個齒輪的計算彎曲應力值最大?
哪個齒輪的最小?
(2) 若取相同的安全係數,哪個齒輪計算彎曲疲勞強度時的許用
彎曲應力最大?哪個齒輪的最小?
(3) 計算接觸疲勞強度時,哪對齒輪的計算接觸應力值最大?
哪對齒輪的最小?
(4) 若取相同的安全係數,哪個齒輪計算接觸疲勞強度時的許用
接觸應力最大?哪個齒輪的最小?
(5) 如果傳動比為4,按無限壽命設計,則哪對齒輪有可能具有
最接近的彎曲疲勞強度?哪對齒輪有可能具有最接近的
接觸疲勞強度?
7.4.15計算一對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時,大、小齒輪彎曲強度所用的公式
一樣嗎?哪些參數不一樣?怎樣判斷哪個齒輪的彎曲強度低?
7.4.16有兩對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第一對參數為: m=4,α=20°,z1=20,
z2=40; 第二對參數為: m=2,α=20°,z1=40,z2=80; 其他條件
完全一樣。哪對齒輪接觸疲勞強度大?哪對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大?
哪對齒輪更容易發生膠合?
7.4.17一對標準直齒輪傳動,如果作用在齒輪上的圓周力不變,且材料、齒寬、
模數、傳動比都不變,而把中心距加大一倍,齒輪的分度圓、齒頂圓、
齒根圓也相應增大,則接觸應力和齒根彎曲應力如何變化?
7.4.18一對標準直齒輪,在傳遞扭矩、中心距和齒寬均不變的情況下,
若把齒數增加一倍,則齒根彎曲應力如何變化?
7.4.19把一對標準直齒輪的壓力角從20°提高到25°,齒輪的接觸
疲勞強度和彎曲疲勞強度是提高還是降低?為什麼?
7.5其他齒輪的強度計算
7.5.1與標準齒輪相比較,變位齒輪的強度計算有何特點?採用什麼變位
可以提高齒面接觸強度?採用什麼變位可以提高齒根彎曲強度?
7.5.2斜齒輪的傳動強度計算與直齒輪的傳動強度計算比較有什麼區別?
一對斜齒圓柱齒輪,若其分度圓直徑、齒寬、法向模數及許用應力與
另一對直齒圓柱齒輪分別相等,哪一對齒輪的接觸應力大?哪一對
齒輪的接觸疲勞許用應力大?哪一對齒輪的彎曲應力大?哪一對
齒輪的彎曲疲勞許用應力大?
7.5.3斜齒輪的螺旋角係數的含義是什麼?
7.5.4直齒錐齒輪傳動假定的集中力Fn的作用點選在哪裡?為什麼?
7.5.5直齒錐齒輪的計算載荷與圓柱直齒輪比較有何區別?
7.5.6直齒錐齒輪強度計算公式的依據是什麼?各參數與直齒輪比較
有何區別?
7.5.7為什麼斜齒輪、錐齒輪比直齒輪更適合放在高速級?
7.5.8斜齒輪的強度計算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與直齒輪的算式
有何關係?
7.6齒輪的潤滑及結構設計
7.6.1齒輪傳動為什麼需要潤滑?
7.6.2齒輪的傳動有幾種潤滑方法,如何選擇?
7.6.3齒輪的結構形式有哪些?如何選擇?
7.7本章典型題
7.8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8章蝸桿傳動
8.1蝸桿傳動的基本知識
8.1.1蝸桿傳動有哪些特點?
8.1.2按蝸桿的外形不同,蝸桿傳動有哪些類型?圓柱蝸桿又有
哪些主要類型?
8.1.3蝸桿傳動有哪些主要的參數?其中哪些參數是標準值?
8.1.4蝸桿傳動如何變位?變位的目的是什麼?特點又是什麼?
8.1.5為什麼動力傳動中常取蝸輪齒數少於80牙?對蝸桿頭數
有何限制?
8.2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及圓柱蝸桿承載能力
8.2.1蝸桿傳動有哪些失效形式?
8.2.2蝸桿和蝸輪的常用材料有哪些?
8.2.3為什麼在圓柱蝸桿傳動的承載能力計算中通常只對蝸輪的
承載能力進行計算?
8.2.4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與齒輪傳動相比有何異同?
8.2.5為什麼普通蝸桿傳動的承載能力主要取決於蝸輪輪齒強度?
用碳鋼或合金鋼製造蝸輪是否可行?
8.3蝸桿傳動的效率、潤滑、熱平衡及結構
8.3.1蝸桿傳動的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何提高效率?同時會帶來
哪些問題?
8.3.2如何確定用於蝸桿傳動潤滑的潤滑油黏度及潤滑方式?
8.3.3熱平衡計算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溫升過高怎么解決?
8.3.4蝸桿與蝸輪有哪些結構形式,各用於什麼場合?
8.3.5蝸桿蝸輪機構中,用蝸輪做原動件可以嗎?
8.3.6為什麼蝸桿常放在高速級傳動?
8.4本章典型題
8.5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9章滑動軸承
9.1滑動軸承的基本知識
9.1.1滑動軸承的性能特點有哪些?主要套用於什麼場合?
9.1.2滑動軸承的主要結構形式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
9.1.3為什麼滑動軸承要分成軸承座和軸瓦?有時還要敷上一層
軸承襯?
9.1.4在滑動軸承上開設油孔和油槽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9.1.5滑動軸承常見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9.1.6對滑動軸承材料有哪幾方面的要求?
9.1.7常用軸瓦材料有哪些?適用於何處?
9.2滑動軸承的計算及潤滑
9.2.1非液體潤滑軸承的設計依據是什麼?限制p,v,pv值的目的
是什麼?
9.2.2滑動軸承設計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9.2.3滑動軸承常用的潤滑劑種類有哪些?選用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9.2.4形成液體動壓潤滑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9.2.5徑向滑動軸承的轉速、寬徑比、相對間隙、軸承孔表面粗糙度、
潤滑油黏度變化時將如何影響承載能力?
9.2.6保證液體動力潤滑的充分條件是什麼?
9.2.7液體動力潤滑軸承和不完全液體潤滑軸承有哪些區別?
它們各自適用哪些場合?
9.2.8在設計滑動軸承時,相對間隙ψ的選取與速度和載荷的大小
有何關係?
9.2.9止推滑動軸承常用的結構形式有哪些?
9.2.10為什麼止推軸承通常不用實心式軸頸?
9.2.11驗算滑動軸承的壓力p、速度v和壓力與速度的乘積pv,是不完全
液體潤滑軸承設計中的內容,對液體動力潤滑軸承是否需要?
9.2.12滑動軸承有哪些潤滑方法?當計算滑動軸承時,若溫升過高,
可採取什麼措施降溫?
9.2.13什麼是流體動力潤滑的基本方程?有什麼意義?
9.3本章典型題
9.4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10章滾動軸承
10.1滾動軸承的基本知識
10.1.1保持架在滾動軸承中起什麼作用?如果取消它會有
什麼結果?
10.1.2與滑動軸承相比較,滾動軸承有哪些優缺點?
10.1.3滾動軸承有哪些主要的類型?如何選擇滾動軸承?
10.1.4球軸承與滾子軸承相比,哪種載荷大?哪一種更適合高速?
10.1.5什麼是接觸角?什麼是載荷角?接觸角大小有什麼意義?
10.2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及計算
10.2.1滾動軸承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是什麼?
10.2.2何謂滾動軸承的額定壽命?確定額定壽命的計算法是針對哪種
失效形式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軸承的轉速提高一倍
或當量動載荷提高一倍的情況下,軸承的壽命會有什麼變化?
10.2.3何謂基本額定動載荷?
10.2.4何謂當量動載荷?計算中判斷係數有什麼意義?
10.2.5什麼是滾動軸承的基本額定靜載荷?什麼是當量靜載荷?
10.2.6什麼是軸承的正、反裝?如何判定?
10.2.7如何計算滾動軸承的軸向力和當量動載荷?
10.2.8如何計算不同可靠度要求下的軸承壽命?
10.2.9滾動軸承壽命計算式中,為什麼球軸承的ε值低於滾子
軸承的ε值?
10.3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10.3.1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要考慮哪些主要方面的問題?
10.3.2什麼是滾動軸承的預緊?為什麼滾動軸承需要預緊?
有哪些方法?
10.3.3滾動軸承潤滑的目的是什麼?有哪些方法?
10.3.4滾動軸承採用油潤滑時,常用的潤滑方法有哪些?
10.3.5當滾動軸承採用脂潤滑時,裝脂量一般為多少?
10.3.6滾動軸承為何需要採用密封裝置?常用密封裝置有哪些?
10.4本章典型題
10.5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11章軸
11.1軸的基本知識
11.1.1軸的作用是什麼?按承載情況,軸分為哪3類?
11.1.2軸的常用材料有哪些?若碳鋼的剛度不足,能否改用合金鋼
提高剛度?為什麼?
11.1.3提高軸的強度和剛度各有哪些措施?
11.2軸的設計與計算
11.2.1軸上零件的周向和軸向固定方法有哪些?各適用於什麼場合?
11.2.2在齒輪減速器中為什麼低速軸的直徑比高速軸的直徑粗?
11.2.3轉軸所受彎曲應力和扭切應力的性質應如何考慮?
11.2.4軸的強度計算有哪幾種方法?各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11.2.5按疲勞強度精確計算時,主要應考慮哪些因素?
11.2.6在進行軸的疲勞強度計算時,若同一截面上有幾個應力集中源,
應如何確定應力集中係數?
11.2.7什麼是軸的結構工藝性?
11.2.8為什麼要進行軸的剛度校核計算?
11.2.9按彎扭合成強度計算時,當量彎矩的計算公式中為什麼要把扭矩
乘以一個係數?其數值如何確定?當量彎矩最大的剖面是否就
一定是危險剖面?為什麼?
11.2.10軸按扭轉強度計算時,許用扭轉應力是如何選取的?是否考慮
了扭轉應力的變化?
11.2.11軸按扭轉強度計算時,估算出的軸徑是哪一段的直徑?是否已經
考慮了彎矩的影響?如果軸上有鍵槽應如何調整計算結果?
11.2.12軸的結構設計應遵循哪些原則?在軸的加工和裝配工藝性
方面應考慮哪些問題?
11.3本章典型題
11.4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12章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彈簧
12.1基本概念
12.1.1聯軸器和離合器的作用是什麼?如何選擇?
12.1.2制動器的作用和基本要求是什麼?制動器由哪幾部分組成?
12.1.3齒式聯軸器為什麼能夠補償兩軸間軸線的綜合偏移量?
12.1.4聯軸器和離合器的工作原理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
12.1.5在選擇聯軸器、離合器時,載荷係數與哪些因素有關?
12.1.6凸緣式聯軸器有哪幾種對中方法?各種方法有何特點?
12.1.7多盤摩擦離合器為什麼要限制摩擦盤數目?
12.1.8彈性套柱銷聯軸器與彈性柱銷聯軸器在結構和性能上有
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12.2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第13章彈簧
13.1基本概念
13.1.1常用的彈簧材料有哪些?其製造有哪些工藝?
13.1.2按照所承受的載荷不同,彈簧可分為哪幾種?
13.1.3按照形狀不同,彈簧可分為哪幾種?
13.1.4彈簧主要有哪些功能?
13.1.5怎樣防止壓簧失穩?
13.1.6什麼是彈簧的特性曲線?它與彈簧的剛度有何關係?
13.1.7定剛度彈簧和變剛度彈簧的特性曲線有何區別?
13.1.8彈簧的旋繞比C是如何定義的?
13.1.9設計彈簧時,旋繞比C的取值範圍是多少?C值過大或
過小有何不利?
13.1.10在什麼情況下要對彈簧進行振動驗算?
13.1.11設計彈簧時,強度計算和剛度計算的目的各是什麼?
13.1.12計算圓柱螺旋彈簧彈簧絲剖面切應力時,引用曲度係數k的
目的是什麼?
13.1.13圓柱形螺旋彈簧的有效圈數是按什麼要求確定的?
13.1.14圓柱形螺旋彈簧的彈簧絲直徑是按什麼要求確定的?
13.2本章主要考點小結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