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島

橄欖島,是一座人工島。1956年蘇州行署在組織太倉、崑山、吳縣、常熟四縣民工對戚浦河進行全面疏浚時,為不影響兩岸民房和水利發展,在鎮南開挖了“新戚浦河”,被截土地自然形成了一個小島。這是一座風景獨特的小島,因為它兩頭尖,中間鼓,形如橄欖,因此而得名橄欖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橄欖島
  • 類型:人工島
  • 島東西長:1350米
  • 占地:13500平方米
這小島的風情,恐怕在江南古鎮獨一無二。全島東西長1350米,占地13500平方米,三座明清古橋架於島、鎮之間。島的東端為張家園,原國民黨中央委員、台北市市長陸京士的故居就坐落於此。島上“竹林環翠”,是“沙溪八景”之一。竹林掩映中原有一尼庵,名“竹林居”。庵內小橋流水,曲徑通幽,修竹萬竿,青翠欲滴。林中棲有多種鳥類,一到暮色時分,林內百鳥齊鳴,竹濤陣陣,故又有“竹林晚翠”之稱。如今,尼庵雖已不復存在,但島上新建了三個竹亭,取名“松鶴亭”、“晚翠亭”、“聽潮亭”,居高臨下,婉如亭亭玉立的沙溪女。小島還建了小榭,新修了石板路,種植了桂花、雷公竹、八角金盤、桃葉珊瑚、桅子花、毛鵑、山茶、書帶草一萬餘株。夏日,在島上休閒,納涼,會讓人心曠神怡,清涼愜意。小島新築了石梯,遊人拾階而上,登上綠樹成蔭、翠竹環繞的橄欖島,眺望奔流不息的戚浦河,環視枕水而築的“戚浦人家”,頓覺盪氣迴腸,有一種讓人回歸大自然的感覺。
橄欖島橄欖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