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嶺古道

寧波北侖春曉鎮的三山村至慈岙有一條古老的山路———樟樹嶺,這是過去穿山半島的人去往鄞縣(即現今的鄞州)及寧波府城的公眾通道:經樟樹嶺到慈岙,翻越岙內與鄞縣交界的天童嶺,過“三塘”、“小白”,至寶幢河埠頭乘固定班點的“航船”就能直達府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樟樹嶺古道
  • 位置:北侖春曉鎮
  • 起點:三山村
  • 終點:慈岙
古老傳說,沿途景觀,歷史記載,

古老傳說

歷史悠久的樟樹嶺古道有一則膾炙人口的“柯烋射白蛇”的古老傳說。相傳古時在這條嶺上朝向三山的一邊生長著一株高入雲天的大樟樹,嶺以樹為名。當年投軍在外十幾年的三山人柯烋,解甲從府城回鄉時走的就是這條山道。令他想不到的是,在他離鄉的這些年中,有一條從海上來的白蛇盤踞在大樟樹上,讓不少過嶺的人葬身蛇腹。這天,挎弓懸箭的柯烋從慈岙方向走上嶺頂時,忽見烏雲遮天蔽地,隆隆雷聲夾著豆大的雨點傾瀉下來,他急趨這株大樟樹下避雨,抬頭見那大蛇盤樹叉上,仰頭口噴黑霧。柯烋平素就是一位“路見不平彎腰鏟”的好漢,趕緊從箭壺中抽箭搭弓盡平生之力射去,正中蛇頭七寸,負痛的蛇精低頭向下,當它惱怒地向柯烋噴射毒汁時,一聲霹靂將其擊斃。中了蛇毒的柯烋經過七天七夜後才解除了蛇毒。據說之後,他還在劈開的蛇肚裡得到了三斗三升光燦燦的夜明珠。
翦除了妖孽後的樟樹嶺恢復了寧靜,為紀念這位為民除害的英雄,人們在被雷火焚毀的大樟樹下,立了一塊“柯烋射白蛇處”的紀念碑,在樟樹嶺頂上建造了供後人瞻仰禮拜的景仰亭。這些名勝古蹟並未因歲月流逝而湮沒,至今猶存。

沿途景觀

北侖城區乘去往春曉洋沙山的721路公車,約30分鐘時間後在三山站下車,便向西面的一片蒼翠山丘走去,經過20分鐘的路程,就看到了一條2米左右寬的山道,這便是古道了。古道上鋪砌的鵝卵石塊,因歲月的更迭而斑駁殘缺,蜿蜒的嶺道未及山腰就淹沒在周圍的青綠色之中。嶺高200米以下,自山腰至山麓的梯田裡延綿種著成片的柑橘及花木。
山道不陡,往上攀登了二三十分鐘時間,在拐彎見嶺頂時,路側的一條山澗縱貫的蘆葦遮掩處,有一塊高不足1米、面向三山屹立的石碑,上書“清乾隆年間柯烋射白蛇樟樹嶺,九二年重立”的字樣。
上行百餘米至嶺頂,嶺頂地面平坦,約有30多平方米大小,路南側是一片茶園,路北側依山壁建有一間10多平方米的磚木石結構路亭,正面坐著除蛇英雄柯烋塑像,上方的棟樑上懸掛“景仰亭”匾,左右亭柱上雕刻著聯語。正前聯是:依樹擊害蟲至城格天榮敷九代,負隅殺猛獸威信震地譽滿三山。柱側聯是:斯地有仙蹤溪上猶遺洗足石,名山留古蹟亭中共說射蛇人。

歷史記載

查閱《鎮海縣誌·山川》篇的“樟樹嶺”所載:“在三山西,通上慈岙,嶺有大樟樹,故名。有白蛇潭,為柯烋射蛇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