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村板燈

樟村板燈

樟村板燈又稱橋燈,是江西玉山縣樟村鎮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相傳始於盛唐,興於明清,尤以清朝康熙年間為最,久負盛名,稱譽四方。樟村板燈由頭燈、子燈、尾燈三部分組成。寄託著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樟村板燈
  • 別名:橋燈
  • 地區江西省玉山縣樟村鎮
  • 始於:盛唐
傳說,分類,龍燈,五穀燈,觀燈指南,來歷,相關歷史,

傳說

相傳樟村板燈龍能呈祥祈福,亦能求財送子。婚後多年未育夫婦,若誠心燒香膜拜,可求來子女,傳為燈子。方村何某、南源廖某、樟村葉某等都被人們喻為燈子。燈子又分龍燈燈子和五穀燈燈子。
先古,樟村有一大戶人家,其子葉某成家已五年卻未得子,盼孫心切,茶飯不思,善事做盡,終無果。一日,夢中得仙人指點,宴請燈頭入堂祭拜祈福,誠心至,子孫則到。於是乎,葉家便按仙人所點,設宴相請舞龍板燈,龍燈頭入堂入室,葉氏夫婦磕頭膜拜,求賜兒女。第二年便生下一男,舉家歡慶,鄰里好友喻之為龍燈子。其後,凡逢婚嫁久不得子人家,都仿效之,或請龍燈頭,或請五穀燈頭,都一一成效,百姓便送之一美名——送子燈。
請燈求子:
先潔居室,放炮迎接燈頭;燈頭入屋,先擺堂上,戶主擺茶宴請,燒香磕頭;少年夫婦平坐床沿,燈頭入居室,夫妻膜拜,五穀燈則換萬歲燈火安插自家堂上,龍燈則取龍頭的龍珠在女人身上轉一圈;夫妻雙方飲交杯茶,祈求來年賜子,鳴炮送燈。
酒瓶燈,諧音是“久平”。盛唐時期,天下太平,樟村百姓期望天下能長久太平,安居樂業。又因當時制燈者愛酒如命,故特製酒瓶形的燈。
花籃燈,是當年一採花女子首創。一日,她突發奇想,覺得把燈做成花籃形放在自己的閨房裡應該很美,便用竹篾編織成花籃形框架,外糊紗紙,如彩繪,籃底、籃沿周邊分別垂有玫瑰紅和黃色絲穗,稜角分明,造形美觀,做工精巧,一盞燈可從中分為兩半,外面向觀眾,實如2個花籃。不久便流傳開來。
狀元燈,相傳是樟村當年一名讀書人赴京殿試中了狀元,鄉親們為歡慶這一吉事,特請人製作了狀元燈。據說,舉了狀元燈,能沾才氣。
子孫燈,指燈頭後二橋板燈,寓意子孫滿堂。唐末,戰火四起,瘟疫橫行,人丁稀缺,樟村百姓為求人丁旺,送瘟神,便制有子孫燈。
鴛鴦燈,又稱連理燈。情投意合的少男少女或恩恩愛愛的夫婦,紮上一對鴛鴦燈,上書兩人姓名,並表上愛語誓言。或提在手上,或扎於板燈頭上,晝夜週遊,歡慶佳節,祝願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分類

樟村板燈有兩種:一種叫“龍燈”,一種叫“五穀燈”,又稱為“萬年燈”。

龍燈

龍燈龍頭高達三米,龍嘴含著一個球,稱為“龍珠”,龍頭有兩隻大眼,不停地滾動、閃爍,整個龍頭裝有三十六盞小燈,寄望新年六六大順。其工藝精巧,龍威軒昂,給人以活龍活現之感,接下來是龍身,幾百多節,每節木板上裝兩盞燈,其燈杖一樣高,象徵龍身平安。龍身的燈也叫子孫燈,寄予子孫滿堂。有的父輩近故,他們還裝“孝燈”,孝燈是用白紙糊的。紅燈表示忠,白燈表示孝,忠孝兩全,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最後是龍尾,龍尾呈魚形,意味年年有餘。

五穀燈

五穀燈為紅彤彤的五個大燈,每個大燈形似穀粒,故名五穀燈,蓄喻五穀豐登。燈頭上有一空位,點香插燭,上書“乾隆萬歲”。其中部的盞形,與龍燈無二,只是有高杖和低杖之分。高杖緊接燈頭,約十來節,高杖燈和低杖燈之間有幾節不高不低的燈叫“肋橋燈”,舞這種燈的人最辛苦,因為前後高低不平,擺動左右不穩。

觀燈指南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每逢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五,樟村每個村都要舞三夜板燈,家家戶戶迎接燈頭,以接福納祥。板燈多時十幾班,少則七八班。每班板燈,長的時候有二三百節,差不多一公里長,舞起來場面實為壯觀。
板燈打旋板燈打旋
觀燈最精彩的還是“打旋”。旋分單旋和雙旋,長燈才能打雙旋,燈頭和燈尾都圍在裡面,旋轉方向各異,燈越轉越快,圈越縮越緊,然後才慢慢的散開,最後一個單旋結束。領頭燈打旋哨子一吹,燈頭左右一晃便開始打旋了,一會兒燈頭往左轉進中間,一會兒又從中間往右翻轉到外面,一會兒又往左打起雙旋。燈燈互動,頭尾相呼,像巨龍騰飛,似星光閃爍,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來歷

關於元宵節張燈的來歷,一般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祭祀太一(天神),一說是源於道家,一說是源於佛家。宋人洪邁在《容家隨筆》中寫道:“漢家祀太一,以錯時祀至明,今人正月望日,夜遊觀燈,是其遺事”。源於道家說則認為,道教以三元配三官,正月十五日天官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為下元,且正月十五為天官賜福之日,元宵節又俗稱上元節,因此正月十五日張燈應是道教的產物。而源於佛家之說者,在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神威,而且據佛教傳說,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農曆正月十五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燃燈法會,佛教東漸,正月十五燃燈之風隨之而來。東漢明帝時,印度高僧迦葉摩騰與竺法蘭到中國來傳教,遇到道家的責難,結果在宮廷中與道士比試法力,燒經像無損而發光。漢明帝惑於佛法,敕令正月十五日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以表佛法大明。

相關歷史

據史料記載,元宵張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時期賞燈風俗更濃,汴京燈會形式多樣,極為隆重熱鬧。辛棄疾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把當時燈節景觀描寫得淋漓盡致,生動而壯麗。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據《燕京歲時記》中所載,當時燈會盛況是“銀花火樹,光彩照人,車馬喧闐,笙歌聒耳。”民間有句老話叫“上元節的燈,中秋節的月”,可見清時的燈節,給人們留下的印象至深至美,景象不凡。
盛世張燈,樟村板燈相傳始於盛世唐朝,興於明清,尤以清康乾為最。樟村板燈之源據故老相傳:唐末中原動盪,中原各族南遷,有四省九地之難民避禍遷入雁門(樟村古稱:因西南山口似門,多大雁,故名),各地難民人員紛雜,互不往來,紛爭四起。時有婺源南田遷之葉姓先祖,修橋鋪路,廣行善事,享有盛譽,其借上元祈福禳災之機,傳上古天地大旱,龍王違天條降雨,被剁18節撒向山野,召全村每戶出一板凳,以鋤棒為柄,串成長龍,以祈龍王重生,齊心協力佑來年風調雨順,幸福平安。從此村民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因葉氏義舉,後人立義坊以記之,惜悔於後世戰火,然板燈習俗由此流傳。明永樂年間,永樂皇帝樂元宵觀燈,故明旨民間鬧燈,以示“歲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華個個歡”之意。並賦聯曰:“月明燈明,萬民一統,君樂民樂,永樂萬年。”此聯至今在樟村各村居仍有流傳。百姓為遵其旨,求來年風調雨順、安居樂業,制“五穀燈”(喻五穀豐登之意),每至元宵,輒舉燈夜遊,歡慶佳節。清末太平天國時期,民生動盪,瘟疫橫行,無人舉燈,至夏末,瘟病仍盛,臨江社何姓村民曰“板燈”不舉,則“瘟神”不走,集18橋板燈成禮祀,時盛夏,燭不化,疫病嘎然而止。始有“萬年燈”,喻“人丁不滅,萬年點燈”之吉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