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資料法

標準資料法,是指對由秒表測時、工作抽樣、預定時間標準等獲得的測定值分析整理,組成有關作業標準時間的基本數據,將該數據套用於同類工作的作業條件上,使其獲得標準時間的方法。

在實際生產中,許多工作都有若干相同的作業要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標準資料法
  • 取材料:很多不同種作業
  • 預備:進行作業測定
  • 例子:工廠中重複發生的要素建立資料庫
簡介,特點,分類,形式,編制,選擇確定建立標準資料的範圍,進行作業分解,確定建立標準資料所採用的作業測定方法,確定影響因素,收集資料,分析整理,編制標準資料,套用,套用範圍,套用條件,套用方法,

簡介

例如,“取材料”就是很多不同種作業的一個組成部分,無論車削還是磨削都有這一公共要素。在確定這些作業的標準時間時,通常要進行作業測定,當然也包括對這一公共要素的測定。如果掌握了一套公共要素標準時間的數據,就不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對同一要素進行測時。假如能給工廠中重複發生的要素建立資料庫,而且它所包含的要素很多、範圍很廣,那么對新的作業就不必進行直接的時間研究了。只需將它分解為各個要素,從資料庫中找出相同要素的正常時間,然後通過計算加上適當的寬放量,即可得到該項新作業的標準時間。標準資料是將直接由作業測定(時間研究、工作抽樣、PTS等)所獲得的大量測定值或經驗值,經分析整理、編制而成的某種結構的作業要素(基本操作單元)正常時間值的資料庫。利用標準資料來綜合制定各種作業的標準時間的方法叫做標準資料法。

特點

與其他作業測定的方法相比,標準資料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標準資料是以其他作業測定方法為基礎,預先確定的時間數據,因此,它和預定時間標準相似。但是兩者涉及的作業階次不同。標準資料所積累的是作業要素的時間數據,而預定時間標準所積累的是最基本動作(動素)的時間數據。同樣,秒表時間研究和工作抽樣所涉及的階次也與標準資料不同,而且它們都屬於直接測定法。
2、標準資料是利用現成的時間資料,對同類作業要素不需重新測定,只要查出相應數據加以合成即可,能較快地制定出一項新作業的標準時間,並且成本較低。
3、標準資料是對多次研究的資料分析整理而成,衡量標準較統一,得出的數據有較高的一致性。
4、建立標準資料所依據的資料數據多、範圍廣,可排除數據的偶然誤差,因此比較可靠,可信度較高。
5、標準資料法合成時間不需再評比,可減少主觀判斷的誤差。
6、標準資料是利用其他作業測定方法制定的,所以,標準資料法並不能從根本上取代其它測定方法。

分類

採用標準資料法的目的,是為了使作業測定和制定標準時間的工作量和費用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標準資料中的數據必須進行分類和編碼,以便使用者容易快速檢索,得到所需的正確數據。
就中國當前的實際套用情況,標準資料可以按標準制定和實施的範圍、標準的內容、標準的綜合程度以及使用的設備等進行分類。
1、按制定和實施範圍分類
標準資料按實施範圍可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
2、按標準資料的內容分類
1)作業時間標準資料。它是指以工序作業時間為對象制定的標準數據資料。
2)輔助時間標準資料。它是指以加工作業的輔助時間為對象制定的標準資料,如裝卡工件、測量工件和操縱機器設備等方面的標準資料。
3)寬放時間標準資料。它是指以寬放時間為對象制定的標準資料,包括作業寬放率標準,個人需要與休息寬放率標準等。
3、按標準資料綜合程度分類
它是指按不同作業階次編制標準資料。作業階次低、包括的作業內容少,目而其對應的標準資料綜合程度也就低;相反,作業階次高,其對應的標準資料綜合程度就大。例如,以工序為對象制定的標準資料,其綜合程度要大於以操作為對象制定的標準資料。
綜合程度大的標準資料,查找、使用方便,制定標準時間快捷,其缺點是標準資料通用性小;反之,綜合程度小的標準資料,查找、使用困難,制定標準時間費時費力,但此類標準的使用通用性好。例如,預定時間標準的綜合程度最低,但其通用性最好,不受作業內容、性質不同的限制。
4、按設備分類
按設備分類可包括以下情況:
1)按設備的作用分。如車削、銑削、鑽孔、焊接、熱處理等。
2)按設備類型分。如車床、銑床、鑽床、磨床等。
3)按設備規格分。如車床D610、C616、C630等。
4)按設備製造廠分。如瀋陽工具機集團、北京第一工具機廠等。
5、按標準資料確定方法分類
該種分類方法,把標準資料分為綜合標準資料與分析標準資料兩類。綜合標準資料是將最基本的工作單元(動作或動作要素)的時間數據匯總起來,成為較大工作單元的時間數據;分析標準資料則收集與建立標準工時有關的各種變數與參數,運用回歸分析等數學模型,確定參數和作業時間之間的關係。
在企業套用過程中,一般說來,屬於多次重複的作業、周期時間很短、方法經常改變、勞動力費用占總成本比重較高、多人從事相同工作、工資形式與效益直接掛鈎的場合,適合套用綜合標準資料,否則套用分析標準資料更好。

形式

用標準資料方法確定各作業標準時間時,首先應明確作業中哪些是不變因素,哪些是變動因素。不變因素可取一定觀測次數的時間平均值表示。對於變動因素,要找出它與時間值的關係,然後才能用時間合成的方法求出作業的標準時間。變動因素與時間值的關係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它們之間存在著完全確定的關係,即函式關係;二是雖然它們之間不存在完全確定的關係,但可以通過多次實驗,從大量的偶然現象中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規律。標準資料的常見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
1、解析式(經驗公式)。它是指以特定的函式關係反映影響因素與工時消耗變化規律的標準資料。公式是表達變動因素與時間值關係的最簡單的方法。如車削時間、鑽孔時間、銑削時間的計算公式等。
2、圖線(包括直線曲線)。它是指以函式圖反映影響因素同工時消耗變化規律的圖表。圖表的形狀包括直線和曲線,曲線中有冪函式、指數函式和拋物線等。對於某些變數可利用實驗數據或統計資料繪成曲線圖。
3、表格式或其他形式。表格式是指以表格的形式直接反映影響因素和工時消耗的標準資料。通常把變數之間的對應關係做成數表。數表的形式依作業內容和影響時間值的變動因素多少而異,影響時間的因素越多,數表越複雜。
上述形式中,表格式便於檢索,是最常用的形式;圖線往往是作為其他兩種形式的過渡資料。

編制

建立標準資料,實際上是一個對所研究的作業測定對象,進行時間研究和分析綜合其結果的過程,即確定作業要素。用上述三種基本方法進行時間研究或蒐集以往時間研究的測定值或經驗值。將大量數據加以分析整理,編製成公式、圖、表等形式的資料(即資料庫)。其編製程序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選擇確定建立標準資料的範圍

企業標準資料的編制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建立標準資料的體系表,就準備建立的標準資料資料庫進行全面系統的規劃,以確保建的標準資料系統和完整,滿足實際使用要求。在設計規劃標準資料體系時,正確選擇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標準資料的綜合程度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情況下,企業生產類型趨向大批量專業化生產時,標準資料綜合程度應低一些,即趨向於動作和操作的標準資料。而生產類型趨向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時,標準資料綜合程度應該大一些,即趨向於工布、工序乃至典型零件的標準資料。
通常,應把範圍限制在企業內一個或幾個部門(車間),或一定的生產過程(如特種產品的生產過程)內。因為在實踐中很難遇到這樣的情況,即構成作業的所有要素都能測時並儲存,供今後檢索。所以,最好將建立標準資料的作業數目加以限制。在此範圍內,各種作業有一些相似的要素,它們的操作方法相同。

進行作業分解

將作業分解為作業要素。要找出儘可能多的各種作業的公共要素(它們的工作方式相同)。例如,某汽車製造廠的衝壓工人,工作在壓彎工序上,任務是將一個板料金屬工件從料箱取出,放置在彎曲模中,開動沖床,壓彎後從模具中取出,放入工序間周轉箱。這一作業程式可用各種不同方法分解成要素,但為了制定出適用範圍較大的標準資料,研究人員可能會發現,採用如下分解法能得到工廠中其他多種作業也具有的公共要素,即:(1)將工件從料箱中取出;(2)把工件放到模具上定位;(3)操作沖床,將工件壓彎;(4)從模具中取出工件;(5)將工件放入周轉箱。
這些要素幾乎是各種衝壓工藝都具有的,只是工件的大小和重量不同。尤其是第1、5兩個要素,在廠內其他各種作業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即“取材料”和將加工過的零件“放到一邊”,對這些公共要素只需研究工件種類、形狀、重量等影響時間的因素,尋找出規律,就可建立適用範圍大的標準資料,這正是需要做的工作。

確定建立標準資料所採用的作業測定方法

確定所採用的作業測定方法,即是用秒表時間研究還是預定時間標準等。這要根據作業的性質和三種基本測定方法的特點來選擇。例如,秒表測時法有時比較省錢,但對某些要素來說,並不總能從記錄中得到足夠的及可求出可靠數據的讀數,而且用這種辦法收集資料,往往要經過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才能積累充分的數據。 PTS法不僅要有使用經驗,而且要在數據精確度和成本上進行權衡。
總之,作業的性質和各種方法的成本是選用測定方法的主要決定因素。

確定影響因素

分析各作業要素的時間可能受哪些因素(如重量、形狀、尺寸等)的影響,區分主要影響因素和次要的或不受影響的因素。對於前者,作業要素的時間消耗隨影響因素變化較大,則必須通過對實際測定的數據進行研究,用圖線或公式表示出變化規律:對於基本上不受影響的因素,因時間值波動不大,取算術平均值即可。

收集資料

進行作業測定,取得各要素所需時間,或者收集以往的測定值,要按測定方法設計相應的數據記錄表格,對每一個要素都要積累足夠的數據。

分析整理,編制標準資料

由訓練有素的工作研究人員對測定和收集的作業要素時間數據進行分析、整理,按照使用要求進行分類、編碼,用表格、圖線或公式的形式製成標準

套用

套用範圍

標準資料作為一種作業測定方法,原則上可適用於任何作業,用於制定作業標準時間。由於它是預先確定的時間數據,在工作開始之前,就可以利用現成的數據制定一項工作的標準時間,不需直接觀察和測定,所以尤其適用於編制新產品作業計畫、評價新產品,或對生產和裝配線均衡進行調整。同時,也適用於制定新產品勞動定額,確定工廠能力,確定各種成本,預算控制,推行獎勵工資制,高效設備的採購決策,衡量管理的有效性,建立有效的工廠布置等。

套用條件

首先,標準資料只能用於和採集數據的作業類型和條件相似的作業;其次根據標準資料的特點,其套用目的是減少作業測定工作量,提高效率。所以,是否採用標準資料法應與其他方法進行比較,在成本上進行權衡,因為制定標準資料工作量很大,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第三,標準資料是在其他測定方法基礎上建立的,只能在一定條件和範圍內節省測定工作時間,但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測定方法。

套用方法

通常,標準資料提供的是作業要素的正常時間,採用標準資料制定一項作業的標準時間時,按標準時間計算方法,將以標準資料得到的正常時間加上適當的寬放即得到標準時間。所以,套用時首先將作業分解為適當的要素,然後,在標準資料中查出同類作業要素的時間數據,最後將各要素時間進行合成,並加上寬放,因為,作業的標準時間等於所有要素標準時間之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