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凌雲寺

樂山凌雲寺

千年名剎凌雲寺,位於樂山岷江東岸,古楠環翠,寺宇軒昂,俯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雄踞凌雲山就日峰、丹霞峰、望雲峰、祝融峰、兌悅峰、棲鸞峰、集鳳峰、靈寶峰、擁翠峰九峰,與峨眉山遙遙相對,蔚為西南第一。寺旁是天下聞名的樂山大佛,寺外氣勢浩蕩滾滾而來的三江水匯流凌雲山麓,從大佛足下向南迤邐而去。清代大詩人、大書畫家張船山(問陶)在《嘉定舟中》云:“凌雲西岸古嘉州,江水潺諼抱郭流。綠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烏尤。”“平羌江水綠迢遙,夢冷峨眉雪未消。愛看漢嘉山萬迭,一山奇處一停橈。”將樂山美景描繪得如詩如畫,令人陶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凌雲寺
  • 別稱:大佛寺
  • 位置:四川樂山岷江東岸
  • 始建時間:初唐高祖李淵武德年間(618—626)
  • 道場:彌勒道場
  • 景點:樂山大佛,靈寶塔,凌雲棧道
簡介,歷史,文化,布局,楹聯,與樂山大佛的關係,維修大事記,現任方丈,景區門票,交通指南,

簡介

凌雲寺是大自然奇景和人類傑作的奇妙和諧組合。天造妙景,彰大自然之奇美;千年古寺,顯佛文化之深邃。因寺前三江交匯的臨江峭壁上,鑿造有世界之最的彌勒佛坐像,人們將樂山大佛作為了凌雲寺的象徵、標誌,所以普遍稱樂山凌雲寺為樂山大佛寺,大佛也就稱為凌雲大佛、樂山大佛。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嘉定州志》稱“凌雲寺在凌雲山,一名大佛寺”。凌雲寺也因高僧海通禪師首倡修建樂山大佛,更加名聲顯著。
凌雲寺凌雲寺
歷史上,對於這一佛國古剎、朝拜靈域,文人騷客留下了諸多讚譽。譬如,南宋進士邵博在他的《清音亭記》中這樣描述:“天下山水之觀在蜀,蜀之勝曰嘉州,州之勝曰凌雲寺,寺之南山又其勝也……”明正德三年(1508)進士、五年(1510)嘉定州同知胡纘宗《凌雲寺》詩讚凌雲寺:倚江山突兀,夾澗草葳蕤。客擊雲中磬,僧磨石上詩。泉聲流竹細,塔影照山遲。天下多名寺,還看此寺奇。
又因凌雲寺與峨眉山遙遙相對,歷來香火鼎盛的它更是有“上朝峨眉,下拜凌雲”之美譽

歷史

樂山凌雲寺建於初唐高祖李淵武德年間(618—626),距今近1400餘年,早於樂山大佛的建造,是中國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凌雲寺名取意高入雲霄,山河升騰,意氣昂揚,佛法宏遠,佛聖之地。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四川樂山岷江東岸,是世界著名的彌勒道場。凌雲寺彌勒殿門外咫尺之間,即是天下聞名的樂山大佛。
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鑿佛像時,寺廟又有擴建,有“歷朝敕九頂山凌雲大佛等額”。據《方輿勝覽》記載:“會昌前,峰各有寺”,可見會昌以前佞佛之風的盛行。
唐建中元年(780),德宗頒《修葺寺觀詔》,要求各州府培修振興寺廟。凌雲寺隨即進行了大規模維修。
唐會昌五年(845)七月,由於唐武宗李炎揚道抑佛,以僧尼耗蠢天下”為由,武宗李炎下滅佛令。“佛教除長安、洛陽各四寺,地方諸州各一寺外,悉毀壞之”(蔣維喬《中國佛教史》)。嘉州、眉州、陵州等奉詔毀佛寺,凌雲山上八寺俱毀。凌雲寺因當時屬“上州”的嘉州最具規模“中心大寺”,且“工作精妙”,得以保存,並在佛教寺院改名現象較普遍的唐宣宗時,一度改名報恩寺。南宋祝穆所撰《方輿勝覽》云:“九頂山,在城左,有九峰……會昌以前峰各有寺,今唯存報恩一寺。”明萬曆進士、四川按察使曹學詮《蜀中名勝記》指出:報恩寺即凌雲寺。
岑參《登嘉州凌雲寺》一詩曾這樣描寫凌雲寺:“ 寺出飛鳥外,青峰載朱樓“不過,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寺,早已不是唐代原貌。唐建凌雲寺,毀於元順帝戰亂,明代進行了兩次較大修復,明末又經毀。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凌雲寺重修。以後又經多次修葺,尤其是解放後不斷維修,基本保存了面貌。
佛法宏遠,盛世教興。2005年12月,凌雲寺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照觀大和尚率僧眾駐錫凌雲寺,依法開展佛教活動,寶鏡重光,法炬復燃。
由於歷史原因,千年名剎年久失修,加上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破壞,凌雲寺已成危房,磚磴損碎,四壁頹墮,柱樑腐空。嚴重危及僧眾、遊客安全。照觀法師誓發大願,維修好古寺、守護好大佛。此次維修工程於2006年1月啟動2010年圓滿如法完工,大雄寶殿、彌勒殿、藏經樓、祖堂、法堂、禪堂、客堂、觀堂、寮房、鐘鼓樓、方丈院煥然一新,恢宏古樸,凌雲寺成為與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相匹配的精品寺院。

文化

凌雲寺寺宇軒昂,蒼楠翠柏、修竹茂密,花木扶疏,佛教文化底蘊深厚,歷代名士墨跡、碑刻眾多。有歷史悠久的珍貴佛教文物700多件,有唐代至今的摩崖詩文、石刻佛龕、碑刻350餘通,古今楹聯150餘副。有樂山大佛、兜率宮、沫若堂、東坡樓、九曲古棧道、九頂城古炮台遺址、碧津樓、東漢崖墓等三十多處古蹟景點。國家重點文物保護3處,國家一級文物保護2處,國家二級文物保護4處,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處。每年接待遊客、信眾二百餘萬,香火旺盛。

布局

由 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組成的寺廟中軸線,由配殿、客堂、觀堂、東方丈、僧寮、禪堂和請香處組成的兩條副軸線。
現中軸線建築以早清風格為主。由彌勒殿、大雄寶殿、藏經樓三重四合院組成。凌雲寺彌勒殿門外咫尺之間,即是天下聞名的樂山大佛。
彌勒殿前是參天古木楠樹,殿外兩側分列著四座明清兩代重修寺字的碑記。殿內正中塑像為彌勒坐像,皤腹歡顏,俗稱“大肚羅漢”。
兩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攢眉怒目,威武雄壯。
天王殿後為韋馱殿,供奉木雕裝金的護法神韋馱。
穿過天王殿,為明代建築大雄寶殿,是僧眾舉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殿內正中端坐釋迦牟尼三身像(今身、 應身、報身),造型優美,神態莊重。兩旁分列十八羅漢,神形各異,栩栩如生。重光後整個大雄寶殿所用木材無一根雜木,全是呈暗紅色的根根樑柱,用手觸摸冰涼無比,堅硬的質感立顯的非常珍貴的木材——緬甸柚木,它們不僅質地堅硬,而且具有防腐、防蟻、防潮等特點,是上等的廟宇建築用木。大殿內鋪設的地磚全是來自江蘇御窖的‘金磚’,與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地面鋪設的一樣,是同一種地磚。這在四川的廟宇建築中還是首家。另外,殿堂內所用的磉磴石全為漳浦青石,同樣是堅硬無比的上好石材,其上所雕石刻,則由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親自操刀,精心雕飾。同時,特聘全國多位工藝美術大師分別雕刻殿堂門飾、十八羅漢和四大天王及觀世音菩薩塑像,聘請中央工藝美院的劉斌教授設計 “樂山大佛修造歷史”浮雕長廊。
大雄寶殿背面是新塑的淨瓶觀音,兩邊分列文殊、普賢、地藏和大勢至四菩薩像,是明代以前的作品。
寺內最後一重殿是藏經樓,原為寺內收藏佛教經卷的地方,於1936年修建,有著圓形欄桿、巴洛克風格的牆壁線條裝飾,它的結構和外形是西洋建築歐式,在寺字中別具一格卻另有一番情趣,呈現出明顯不同於彌勒殿和大雄寶殿的西洋風格。
藏經樓始建於1936年,正是中國建築業和西方現代建築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時期,藏經樓恰好反映了中國建築發展史上這個承上啟下、中西交匯、新舊接替時期獨特的建築風格。2006年開始的凌雲寺維修工程中藏經樓的修復之所以沒有還原清代風格,目的就是要讓凌雲寺整體呈現出一種記錄歷史的狀態。”
藏經樓藏經樓
樓下新辟“海師堂”,塑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師、章仇兼瓊、韋皋的全身像,以此寄託後人對他們的敬仰之情。
2013年,凌雲寺已開闢成“樂山大佛陳列館”,館內陳列大量實物、文獻、圖片和模型,展示了樂山大佛九十年建造史和歷代保護維修史,充分反映出樂山大佛不愧為世界藝術瑰寶。

楹聯

凌雲寺歷代留下的楹聯,已經成為寺院的一大文化遺存,體現了寺院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至2005年時,楹聯、碑記、石刻等文化遺存已消失眾多,楹聯僅剩下3副。經寺廟方多方搜尋,找到了50多副消失的老楹聯,又向全社會徵集到近50副新楹聯,如今均在雕刻當中。
樂山凌雲寺
氣韻美,盡現嘉州山水
“俯瞰三江,遠水流長,一任推波歸大海;縱觀峨嶺,高山仰止,徒然寄目望諸峰。”這副楹聯氣勢磅礴,展現出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在嘉州匯流,峻美的峨眉山讓人高山仰止的景象。
“山露佛頭青,正古寺蒼涼,空翠煙霏;月上汀洲冷,看雪壁淋漓,仙雲墜影。”這副楹聯卻充滿柔美氣息,描繪出凌雲寺空靈清冷的幽靜景色。“一山九嶺燈常現;六月三峨雪未消。”這是宋人何熙志所作,曾經掛在凌雲寺的山門上,描寫出凌雲九峰佛燈常明與三峨白雪盛夏不融的美景遙相襯映。這短短14個字,卻蘊涵著歷史的訊息和典故。
原來,據《方輿勝覽》記載,凌雲山有九峰,在唐初佛教之風盛行時,每座峰上都有寺院。後因唐武宗李炎揚道抑佛,不少寺院被毀,凌雲九峰上僅凌雲寺以“工作精妙”而保存下來。而峨眉山有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等幾座主峰,連綿起伏。古代常以“三峨”統稱整個峨眉山。
禪意濃,體味人生態度
彌勒殿前的楹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這副楹聯不僅寫出了彌勒佛的形象,也告訴人們應該用平常心去對待人生。
彌勒殿不遠處的山壁上,有一座明代鑿建的兜率宮,洞內有一尊慈眉善目、笑口常開,高約2.68米的彌勒佛石像。這尊保存完好的彌勒佛像通體圓潤,神態喜妙,是明代石刻佛像中不可多見的精品。洞前有副石刻楹聯:“大肚能容萬物,微笑看破群生”,與洞內的彌勒佛相映成趣。也讓人感悟到該如何去尋找對待人生的態度。
而蘇東坡寫下的“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憾;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一聯,更是一展豪邁無悔的人生態度。其餘“山中花畫悟禪機;江上月明成法性”等楹聯,則表現出禪機意味,讓人感受到靜觀風月的意境。
新征聯,挖掘多種文化
2006年寺院在中國楹聯網上發貼,面向全國徵集楹聯,希望能為凌雲寺楹聯增添“新鮮血液”。一年時間內,徵集到近500副楹聯,最終從中評選出近50副。
如楹聯愛好者入選的“真乃通靈地,海通結茅,安佑解經,自有江峰呈異氣;果然忘我天,東坡載酒,放翁留句,遙觀雲景現嘉州。”--------蘇東坡曾載酒上山,在此讀書;黃庭觀、陸游等人都曾登臨留書,還有郭璞等人在此註解易經。凌雲寺的文化遺蹟眾多,如寺院後面的東漢麻浩崖墓,反映了東漢的喪葬習俗文化。楹聯跳出了單純的佛家文化,將更多凌雲寺故事融入其中。

與樂山大佛的關係

樂山凌雲寺
凌雲寺照觀法師曾說:知道樂山大佛的人很多,知道樂山凌雲寺的人太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位博士曾經說過,大佛和凌雲寺是寶石與戒指的關係。雖然寶石與戒指分開了,依然很珍貴。但是寶石鑲嵌在戒指上,它的價值會更高!
1996年12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墨西哥梅里達舉行第20屆全委會,40多個國家代表全票通過批准峨眉山——樂山大佛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第18個、中國第3個“雙遺產”。
樂山大佛是在凌雲寺旁棲鸞峰臨江峭壁上開鑿的,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氣勢宏大,氣派非凡。頭與山齊,臨江而坐,威鎮三江。氣勢雄偉,體態勻稱,衣褶流暢,斂目凝神,面容慈祥威嚴,造型飽滿壯碩,姿態偉岸雍容,與神奇的凌雲山水融為一體,與天地日月同在。
唐中宗、唐睿宗年間(705 - 712),凌雲寺方丈海通禪師以嘉州凌雲寺開鑿彌勒大佛“工巨用廣”為緣,遍行有深厚彌勒信仰基礎的巴蜀及富庶的湖廣、江浙一帶艱辛化緣,十方檀越積極回響,樂捐愷助。返寺後廣聘各地能工巧匠,周密策劃勘察。
海通法師像海通法師像
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在全國上下崇佛造像的濃厚佛教氛圍下,凌雲寺方丈海通禪堅韌不拔,大智奇勇,在寺旁開山劈石,開始了規模浩大、工程艱巨的彌勒大佛建造。
開元十八年(730),大佛“全身未畢,禪師去世。”海通去世時,阻塞三江急流的山崖已全部打通,大佛的頭部和胸肩這段設計精妙、費時費工的工程已完成。
“開元初,有沙門海通者,哀此習險,厥惟天難?克其能仁,回彼造物。以此山淙流激湍,峭壁萬仞,謂石可改而下,江或積而平。若廣開慈容,增廓輪相,善因可作,眾力可集。由是崇未來因,作彌勒像,俾前劫後劫,修之無窮”(唐·韋皋《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
“有黔僧因山鑿像,紺殿十層,其徒日眾,盤礴至今”(明·彭汝實《嘉定州創建九峰書院記》)。
“在昔凌雲寺處水勢湍急,行舟每致撞破,為害甚大。唐初,海通禪師見而愍之,欲為救護,遂于山上鏨一當來下生彌勒尊像,高三十六丈,所坐蓮華不在數內。由師願力感佛慈加,水改其道,靠山之處,涌一沙洲而居人焉。師意以彌勒為當來世尊,慈無能勝,造此大像,不徒仗佛慈力,救護行舟,深冀見聞之人,納於八識田中,為現生髮心修行,往生西方,將來回入娑婆,輔弼龍華,一大因緣。終師之世,尚未圓功,至德宗貞元間始成。”“此吾國第一大佛也。然佛真法身充滿法界。至於應化所現,則渺無一定”(民國·釋印光《四川樂山縣大佛凌雲寺創建藏經樓功德碑記》)。
開元二十八年(740),劍南道節度使章仇兼瓊、貞元初年(785),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繼續修建樂山大佛,於唐貞元十九年(803)竣工,前後歷時90年。
大佛工程歷時90個春秋。總計挖鑿石方量近十萬立方米。經歷了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四個皇帝三代人,終於使一座陡峭高山,變成一尊世無倫匹的巍巍大佛。

維修大事記

2006年1月,凌雲寺維修工程啟動,緊鄰樂山大佛的凌雲寺進行了35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落架維修。委託四川省古建築研究設計院對全寺建築進行測繪,完成了95張精度在1:75至1:150的《樂山凌雲寺測繪圖》。2007年8月,完成了《樂山凌雲寺維修規劃方案設計》。
2008年起,經過一年多的緊張籌備,凌雲寺維修工程拉開序幕。這次維修的宗旨是:尊重歷史,弘揚傳統,修舊如舊;適當提高抗震強度;遵從四川早清建築的規制和風格,與現存樂山大佛景區其它古建築融為一體;按照佛教古建築的布局;結合佛教文化旅遊發展和現代觀光需求,站在世界雙遺產品牌和國家級風景旅遊區的高度,努力把凌雲寺打造成安全、文明、和諧的國內外知名精品寺院,為弘揚佛教文化,為四川、樂山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2008年10月14日,凌雲寺一期維修工程開始,對彌勒殿、左右廂旁房進行全封閉施工。
2009年4月30日,經過半年安全、文明、優質施工,凌雲寺彌勒殿、祖堂、禪堂、客堂、五觀堂、鐘樓、鼓樓完成土建、大木結構工程,進入精裝修階段。設計製作,精雕彩繪木門、窗、掛落、天宮罩、老桷梁等構件掛件,嚴格按歷史原貌恢復其古樸、典雅風格。
2009年12月10日,凌雲寺二期維修工程開始封閉施工,對大雄寶殿、藏經樓、後院左右廂房落架維修。大雄寶殿拆下的木柱、木樑、抬擔皆已腐朽中空、破損斷裂。
2010年11月21日(農曆十月十六),由中國佛協、四川省佛協主辦,樂山市佛協協辦,樂山凌雲寺承辦的“樂山凌雲寺重光暨照觀法師榮膺凌雲寺方丈、烏尤寺晉院法會”及慶典,在樂山凌雲寺、烏尤寺隆重舉行。

現任方丈

人物簡介照觀法師,男,1963年出生於四川省安岳縣,1982年6月在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出家,中國佛學院畢業。歷任四川峨眉山洗象池當家,峨眉山佛學院教務長、副院長,峨眉山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峨眉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樂山市政協委員,峨眉山市政協常委,四川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現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中國佛教協會佛教教育委員會委員,四川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樂山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四川省政協委員,樂山市人大常委。樂山凌雲寺方丈兼樂山烏尤寺住持。
傘蓋下為照觀法師傘蓋下為照觀法師

景區門票

收集整理時間2012-07-04
樂山大佛景區門票:90元
樂山大佛景區門票:90元/人次(含樂山大佛、烏尤寺、麻浩崖墓)
樂山大佛優惠票:35元/人次.
A. 1.2米以上全日制大學本、專科,中專、初高中、國小學生憑學生證購買優惠票;
B. 60至69周歲的老年人憑身份證或老年優待證購買優惠票;
C. 殘疾人憑殘疾證購買優惠票;
D.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電總局頒發記者證的記者憑有效證件購買優惠票;
⒊樂山大佛游江票(遊船票、快艇票):50元/人次
門票免費政策:
⒈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離休幹部、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免費遊覽樂山大佛(游江 除外),由樂山大佛北門進入;
⒉1.2米以下兒童游山游江免費
樂山大佛景區開放時間:
每年4月1日—10月7日 售票時間:07:30—18:30
10月8日—次年3月31日 售票時間:08:00—17:30

交通指南

樂山交通便利,現已形成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互相連線的交通網路。
鐵路:成昆鐵路橫貫市屬夾江、峨眉山、沙灣、峨邊、金口河等5個縣、市、區 ,乘火車到樂山、峨眉山旅遊可在成昆線上的峨眉山站下車,該站距峨眉山風景區大門(報國寺)10公里,距樂山市中心31公里。
公路:從成都到樂山走高速公路僅162公里,成都北門、西門、新南門車站有定時班車,各旅行社有旅遊車。樂山與峨眉山市相距31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通,每10分鐘就有一班車。除成都和峨眉山外,樂山還有發往重慶、內江、自貢、宜賓和雅安高速公路客運專線。從市中心區到附近區縣均有高等級公路相通。
水路:樂山位於岷江和大渡河交匯處,每天有數十次旅遊班船至樂山大佛。樂山港有通達宜賓、瀘州、重慶的客輪。
航空:樂山市中心區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僅150公里,全程為高等級公路。市區內設有民航、火車售票處,可購買到成都發往全國各地的飛機票和火車票
樂山大佛位於樂山市市中心的東南面,交通十分便捷。其中可直接到樂山大佛的有03路和13路,其具體線路是:
13路:(運行時間:7:00——19:00 10分鐘/班) 肖壩車站(起點)——樂山職業技術學院——賽公橋——市長線局——海棠公園——市煤炭局——人民公園——樂山港——高北門——舊大橋——泌水院商業步行街——陽光廣場——港峰大酒店——城南站——八仙洞賓館——樂山大佛——就日峰——東方佛都——九鼎賓館——烏尤寺(終點)
03路:(運行時間:6:50——20:20 6分鐘/班) 樂中遊樂園(起點)——朝霞路——客運中心——花卉市場——樂山廣場——嘉州大道中段——交通大院——長江市場——市公安局宿舍——市交通局——濱江路中段——樂山大市場——新村廣場——港峰大酒店——岷江大橋東——八仙洞賓館——樂山大佛——就日峰——東方佛都——烏尤壩——烏尤寺(終點)
在樂山大佛大門(北門)正對面還有直接到峨眉山報國寺的旅遊專線車:旺季每半小時/班;淡季1小時/班。·樂山客運中心站——峨眉山市 ·樂山港——峨眉山報國寺 ·樂山客運中心站——沙灣 ·樂山港——樂山大佛——烏尤寺 ·樂山港——佛光湖 ·樂山港——碧山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