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花燈節

樂安花燈節

樂安花燈節,正月初九行燈地是廣東佛山300多年的地方傳統風俗。11日早上6時多開始,各地的市民紛紛趕往燈會的聚集地——— 樂安,兩公里長的花燈會被圍得水泄不通。據統計,約有5萬民眾參加了11日的花燈盛會,市民希望行過燈地後,能轉好運,萬事順心如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樂安花燈節
  • 地區:佛山
  • 性質:300多年的傳統風俗
  • 時間:正月初九
簡介,樂安花燈的傳說,

簡介

樂安古屬南海縣黃鼎司西隆,樂安的花燈起源於明末清初,至今已延續了三百多年了。其時的佛山鎮正作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在迅速崛起,商業活動興旺,四周的鄉村圍繞這一巨大的市場而發展起各種手工業。位於汾江河上游的樂安圩,扼省城與佛山鎮之出入咽喉,遂發展成為西隆堡的著名商業集散地,商賈雲集,市面繁華,尤以花燈最為著名。每年春節期間,街邊的檔口總掛滿各色的燈籠,花團錦簇,漸漸使樂安圩有了“燈地”之稱。

樂安花燈的傳說

相傳當時有一麥姓男子,多年前已娶妻,卻一直未能生育,其妻勸說丈夫娶妾氏,以繼香火,麥姓男子堅決不允。光緒乙亥年的正月初九,麥姓男子攜妻來樂安圩閒遊,在此買了一盞“觀音送子蓮花燈”,累了,便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意想不到是,回家後的第二年,其妻便誕下一子。此後,這對夫婦每年正月初九都到樂安圩一游,並再買一隻蓮花燈還願。此事一傳十,十傳百,結婚多年沒有生育的婦女,競相效仿,據說結果都頗靈驗,遂使樂安圩聲名鵲起。精明的商家看到了商機,開始大量製作以蓮花燈求子燈為主的花燈在正月初九 那天擺賣。不少新婚婦女每逢此日都要去買一盞蓮花燈,希望來年也生一個男丁。“ 正月初九行燈地”的風俗由此傳襲下來,形成了百年傳統的“花燈會”。《南海縣誌》載:“花燈會,每年 農曆正月初九 ,樂安圩 1、1 公里長的大街,掛滿各式造型的紙制花燈,各地遊客絡繹不絕。”
“元宵鬧花燈”,中國的傳統燈會多在 正月十五 ,而樂安的花燈會為什麼選擇在正月初九呢?這和樂安的傳統民間信仰習俗有關。樂安的傳統民間信仰是道教,道教玉皇大帝被認為是天界的主宰,尊貴非凡,其神誕之日為正月初九日,樂安人俗稱此日為“天公生”。鄉俗對“天公生”的注重,比之慶祝新春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年初八晚,新一天來臨前夕,樂安圩氣氛熱烈,家家戶戶點了燈籠掛在門前,多備清香果品、花燭、齋碗,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在“天公生”這一天樂安還有許多禁忌:早晨起來洗臉後的洗臉水不可倒在地上,恐污了天公的臉;當天露天場所不掃地,屋內掃的垃圾也要放起來,第二天才倒;婦女內衣一律不準晾於外面,要在室內,以免有辱天公;不許宰生畜,因為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上天有好生之德,那么與生育有關的花燈會自然要選在正月初九日的“天公生”了。
古往今來,彩燈一直被人們視為喜慶節日如意吉祥的飾物。樂安的花燈有別於元宵花燈,是因為它是“觀音送子蓮花燈”一統天下。蓮花燈以竹篾、鐵線、絲綢、花邊、彩穗等為主要原料,配上各種襯色剪紙、圖案製作而成,造型美觀,富麗堂皇,玲瓏纖巧,著色鮮艷,象一朵盛開的蓮花。蓮花燈雖然貌似簡單,但其製作都是純手工的,完成一盞需要近百道工序。而無一例外的是,每一盞蓮花燈上總帶有兩顆茨菇,當地人俗稱“生仔燈”。有的花燈還加上紙紮的石榴槤藕,所謂“流連富貴代代傳”。
據悉,已成功申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樂安花燈今 年將得到大力推廣,佛山當地將探索把樂安花燈向文化旅遊產品方向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