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鄉

槐花鄉

隋朝設槐花鋪驛站,唐朝為懷化鎮,清初置槐花場 ,民國26年(1937)建槐花鄉,建國後,槐花鄉隸屬明月鎮,1992年9月撤區並鄉建鎮時單列。鄉址槐花場,距縣城21公里。2005年末,全鄉幅員面積26.6平方公里,有耕地11064畝,轄土橋埝村、峨眉村、鳳凰咀村、福爾岩村、柴山溝村、龍泉灣村、哨樓村、擦耳岩村、獅橋村、小河溝村10個村,1個居委會,34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小組。有居民3412戶,總人口1205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槐花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下轄地區:轄10個村
  • 政府駐地:蓬溪縣槐花鄉向陽街8號
  • 電話區號:0825
  • 郵政區碼:629108
  • 地理位置: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
  • 面積:26.6平方公里
  • 人口:12055人
  • 方言:蓬溪話、四川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氣候區
  • 機場遂寧機場
  • 火車站蓬溪站
  • 車牌代碼:川J
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歷史沿革,經濟發展,2009年目標,鄉鎮建設,

地理環境

槐花鄉位於縣城西南,距縣城18公里,全鄉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11924人,耕地面積11064畝,其中田4687畝,幅員面積24.6平方公里。全鄉有通鄉水泥路3條12公里,通村公路9條48.3公里,小二型水庫1座蓄水10.4萬方,石河堰7座,山平塘46口。
槐花鄉

自然資源

鄉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油菜、海椒、小麥、棉花、高粱、大豆、花生、紅苕、果蔬、生豬、山羊、雞、鴨、鵝、兔及禽蛋等。海椒種植是槐花一大特色,年種植面積2000餘畝,產量達2000噸,主要銷往成都、郫縣等地。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1915畝,其中經濟作物15137畝,糧經比例47:53,年出欄生豬2.5萬頭,家禽60餘萬隻,每年勞務輸出5000餘人,實現勞務收入2000餘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5500萬元,全鄉人均生產糧食62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3750元。

歷史沿革

隋朝設槐花鋪驛站,唐朝為懷化鎮,清初置槐花場 ,民國26年(1937)建槐花鄉,建國後,槐花鄉隸屬明月鎮,1992年9月撤區並鄉建鎮時單列。

經濟發展

四川蓬溪縣槐花鄉在大旱之年,將結構調整作為幫民致富的主抓手,取得了顯著成果。該鄉採取“公司+基地,基地帶農戶”的形式,與遂寧丹陽肉類加工廠合作,打造 “槐花鄉鮮椒生產基地”,已累計種植蜀紅“二荊條”海椒3500畝,產值達400餘萬元。與種子生產商合作,繁殖小麥原種120畝,制種雜交水稻種100畝,產值20多萬元。
同時,狠抓生豬品改,2004年爭取“市長工程”,發展PIC種豬飼養大戶30戶,引種飼養PIC種豬154頭,全年共產仔豬28窩,產值近10萬元;今年又進一步加大力度,發展大戶11戶,購進種豬121頭,其中戶養35頭1戶,20頭2戶,全年將產仔豬近百窩,產值20餘萬元。全鄉的生豬品改面達到了80%以上。
採取典型引路的方式,發展各類種養業大戶102戶,其中種植海椒等蔬菜3畝以上的35戶,養小家禽500隻以上的30戶,出肥商品豬10頭以上的32戶。同時基礎設施建設的改善,確保了傳統農業生產連年豐收,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2009年目標

一、實現了2009年經濟工作“開門紅”的目標
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了637萬元,比2008年增長207.7%,其中居民建房完成投資269萬元。
2、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招引在外打工人士艾光艷、盧世偉、艾光懷等回鄉創辦養豬場、養兔場,投資115萬元,何緒德榨油廠投資134萬元。
二、力爭實現農民人均增收500元的目標。
三、夯實農業發展基礎。
1、穩定全年糧食種植面積,最佳化糧食種植結構,搞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全年大春糧食播種面積15410畝,其中優質水稻3200畝,專用玉米1500畝。
2、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目標,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提質增速。已栽植二荊條海椒2000畝,雜交水稻制種600畝。
3、努力加快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把水利工程整治、通村公路、安全飲用水、農村沼氣等項目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有機結合,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四、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思想、計畫生育、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依法行政、政務公開、綜治維穩、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各項工作正按要求有序開展。

鄉鎮建設

自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以來,槐花鄉結合該鄉實際,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效果明顯。為了進一步深化整治效果,近日,槐花鄉黨委政府專門組織工商、交警、運管、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組,對場鎮秩序進行了整頓,加強了集貿市場管理,取締了以街為市、占道經營和店外店,對攤點進行了定點定界。還加強了車輛的管理, 車輛一律進站停靠。通過專項整治,使全鄉場鎮秩序有了明顯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