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星村(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英都鎮榮星村)

榮星村(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英都鎮榮星村)

榮星村位於英都鎮鎮區中心。在秀麗的翁山腳下英溪河畔,東與民山、英東村接壤,西與良山村交界,南與大新村毗鄰,北連英溪河畔。全村面積約1.7平方公里,有13個村民小組,782戶,3500多人。

榮星村位於榮山(即洞後寨)東麓,故稱“榮山境”,解放前為榮山保,1949年解放初與民生保合併稱民山鄉,1954年農業合作化時自立榮星社,相繼沿用為大隊名,1984年為英都鄉榮星村委會,1986年為英都鎮榮星村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榮星村
  • 行政區類別:鄉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英都鎮榮星村
  • 人口:3500多人
歷史,現狀,榮譽,

歷史

榮星村是英都鎮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舊稱英墟街,歷史悠久,風景宜人。域內有翁山洪氏家廟,又稱五世宗祠,位於榮星村鳳山東麓,坐西朝東,始建於明萬曆丁已年(公元1617年),創建後歷盡滄桑風雨,幾度修葺。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又進行一次重修,成為一座園林式的宗祠家廟建築群,尤為壯觀。榮星村的英山岩是英都鎮古代七岩八院之一。境內有英都鄉學——水溝館,在明代中葉,曾作為英都鄉的鄉學場所,其時系英都才子洪啟胤出仕前曾在家設館教書。學館位於洪啟胤私宅邊,臨近水溝,故稱水溝館。明清兩朝重臣洪承疇少年時,聰穎過人,洪啟胤慧眼識英才,免費收其入水溝館讀書,傳為佳話。英都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英都鎮榮星村鳳山東南麓,為了繼承革命光榮傳統,英都鎮黨委、政府根據全國政協副主席、曾在英都開展地下革命鬥爭的老戰士張克輝同志1998年10月視察英都時所作的批示及廣大幹部民眾的強烈要求,決定興建“英都革命烈士紀念碑”,經向南安市委、市政府申請獲準,於1999年8月建成。

現狀

榮星村人多地少,解放前以理髮、縫紉、打鐵等手工業和經營小本生意為主,生活勉強維持。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榮星人敢想敢幹,衝出束縛圈,走向全國各地,經營水暖推銷等業務,給家鄉面貌帶來了巨大變化。村黨支部緊抓機遇,與時俱進,帶領全村人民勤勞致富奔小康,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達6200元。目前村里新建了村辦公樓,建設了振興橋、鳳山住宅小區、中溪洲工業區和河濱新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榮譽

榮星村2005年被南安市委、市政府授予“三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南安市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工作”三等獎,2006年被英都鎮黨委、政府評為“三個文明建設”、“計生工作”、“'四五'普法工作”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