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縣

榮成縣

榮成市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海岸線長500公里,與韓國隔海相望,是我國距韓國最近的地區。陸地面積1526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榮成市
  • 外文名:Rongcheng city
  • 人口:659395人(2018年)
  • 郵政區碼:264300
  • 行政代碼:371082
  • 面積:1526平方公里
  • 氣候:暖溫帶季風型濕潤氣候
  • 現任領導:書記:江山 副書記:劉昌松、王洪曉  張校林
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人口狀況,民族構成,氣候特徵,歷史沿革,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水產資源,

行政區劃

2005年1月5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石島鎮、寧津鎮,設立港灣、斥山、東山、王連、桃園和寧津6個街道辦事處。根據省政府批覆的撤鎮設辦事處的意見及山東榮成經濟開發區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改革意見,2006年6月10日,榮成經濟開發區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改革大會在成山集團禮堂舉行,山東榮成經濟開發區揭牌成立(保留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名山東榮成經濟開發區)。2011年1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崖頭鎮,設立崖頭、尋山、嶗山、城西四個街道辦事處。全市轄三區、12鎮、10個街道,825個行政村、120個居委會,67.5萬人,面積1526平方公里。
榮成縣榮成縣

人口民族

人口狀況

據統計,2018年末,榮成市全市總戶數241158戶,戶籍總人口數659395人,常住人口73.86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即城鎮化率)為56.14%。

民族構成

清代前,榮成境內幾乎全為漢族,即使少數蒙古族、彝族人也放棄自己的民族,與漢民族同化並互通婚姻。 如哈嗒貼木兒,山後上都人,蒙古族,明建文四年(1402年)以靖難功晉金吾左衛指揮使,賜姓潘。明宣德十年(1435年)調靖海衛指揮使,入靖海衛籍,以潘姓行世,改奉漢族習俗。拜揚思郎,蒙古族,以靖難功授千戶,後升靖海衛指揮僉事,到衛後改名伯忠,其後代遂以伯為姓,改奉漢族習俗。類似上述情況,多發生在建衛初期。由於這些少數民族的後代長期生活在漢民族中間,特別清王朝建立後,他們失去了世襲特權,無論生活習俗,還是語言文字,都與漢民族同化,失去了原民族的特徵。
清末民初,境內居民多闖朝鮮。其中有些人帶回朝鮮族妻子,而這些婦女大都從丈夫民族,放棄本民族特徵。至1943年,境內除漢民族外,尚有日籍外國人23名、法籍外國人1名。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軍隊和地方幹部的流動與交換,少數民族進入境內,民族構成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一些少數民族婦女遠嫁榮成,進一步加速了這種變化。

氣候特徵

榮成屬暖溫帶季風型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2℃左右,年平均日照260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

歷史沿革

榮成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聚居。西漢始置不夜縣,屬東萊郡。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先後兩次來榮築橋立祠,觀海祀日,漢武帝也曾前來拜日主。
清朝,雍正13年(1735年),雍正帝欽賜嘉名榮成,隸屬於山東省登州府。1914年,隸屬山東省膠東道。1925年改屬東海道。1928年廢道制,直隸山東省政府。1934年屬山東省魯東區。1936年屬山東省第七行政區。1940年隸屬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東省膠東區東海專區。 1950年6月屬山東省文登專區。1956年文登、萊陽專區合併,隸屬萊陽專區。1958年改屬煙臺專區。 1967年2月改屬煙臺地區。1983年11月屬煙臺市。1987年10月改屬威海市。1988年12月10日撤縣設市,仍屬威海市管轄。
1988年11月1日,撤銷榮成縣,以其行政區域設立榮成市。
1989年12月18日,撤銷尋山鄉,設立尋山鎮;撤銷東山鄉,設立東山鎮;撤銷寧津鄉,設立寧津鎮;撤銷王連鄉,
榮成縣設立王連鎮;撤銷邱家鄉,設立邱家鎮;撤銷夏莊鄉,設立夏莊鎮;撤銷泊於鄉,設立泊於鎮;撤銷崖西鄉,設立崖西鎮;撤銷馬道鄉,設立馬道鎮;撤銷大疃鄉,設立大疃鎮;撤銷黃山鄉,設立黃山鎮;撤銷嶗山鄉,設立嶗山鎮。
榮成縣榮成縣
1993年10月19日,撤銷港西鄉,設立港西鎮;撤銷蔭子鄉,設立蔭子鎮;撤銷鏌鋣島鄉,設立鏌鋣島鎮;撤銷蘭家鄉,以原蘭家鄉的行政區域和崖頭鎮的徐家村設立城西鎮,鎮人民政府駐徐家村。
1994年6月23日,將橋頭鎮、泊於鎮2鎮整建制劃歸威海市環翠區。
1998年11月18日,將東山鎮的上譚家、下譚家、桃園3個村和寧津鎮的山前、青木寨2個村劃歸石島鎮管轄(魯政函民字33號)。
2000年6月23日,撤銷城西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崖頭鎮;撤銷斥山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石島鎮;撤銷鏌鋣島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寧津鎮;撤銷龍鬚島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成山衛鎮(魯政函民字52號)。

榮成縣2000年,榮成市轄22個鎮。總人口732147人,各鎮人口: 崖頭鎮 134322 尋山鎮 33756 俚島鎮 28839 馬道鎮 15858 成山衛鎮 47435 埠柳鎮 25301 港西鎮 14702 夏莊鎮 13994 崖西鎮 22093 蔭子鎮 15180 嶗山鎮 15011 滕家鎮 32247 大疃鎮 19505 上莊鎮 28559 黃山鎮 17548 邱家鎮 26517 靖海鎮 31629 人和鎮 38458 石島鎮 101028 王連鎮 19699 東山鎮 22249 寧津鎮 28217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榮成縣榮成縣
2001年,撤銷尋山鎮、嶗山鎮,所屬區域併入崖頭鎮;撤銷東山鎮、王連鎮,所屬區域併入石島鎮;撤銷馬道鎮,所屬區域併入俚島鎮;撤銷靖海鎮,所屬區域併入人和鎮;撤銷黃山鎮,所屬區域併入邱家鎮並更名為虎山鎮。
2002年7月31日,省政府批覆同意:榮成市成山衛鎮更名為成山鎮。
2004年,經省政府批准,撤銷了石島、寧津兩個建制鎮,設立了準縣級石島管理區(根據榮成市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第一部分倒數第二段)。2005年1月1日,石島管理區黨工委、管委會揭牌。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據1990年《榮成市土地資源調查報告》,全市土地總面積1674.7平方公里。按開發利用類型分:耕地占40.01%;園地占8.77%;林地占15.03%;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占86.4%;交通用地占3.36%;水域占10.24%;未利用土地占13.95%。榮成市土地總利用率達84.07%。耕地後備資源貧乏,除田坎尚未充分利用外,其他可開發利用的土地不足2萬畝。

水資源

由於受降水、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全市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極不均勻。水資源總量根據1991年《榮成市城市供水水資源規劃研究》記載,全市年均水資源總量4.74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627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4,畝均占有水資源總量510立方米,亦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4。其中:地表水全市年均地表水資源量4.47億立方米。全市只有鮑村水文站觀測徑流,年平均徑流深286.2毫米。其特點與大氣降水特點一致。地下水全市年均地下水資源量為1.35億立方米,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

礦產資源

花崗石花崗岩礦是榮成的優勢礦產,資源豐富,材質優良。品種有“石島紅”、“榮成黑”、“青石花”、“白石花”、“櫻花紅”、“紅白青石花”等。“石島紅”產於中生代印支期寧津所超單元和燕山晚期槎山超單元。寧津所超單元分布於石島、東山、寧津所一帶,出露面積110平方公里,主要岩性為中細粒-中粗粒正長岩, 呈棕紅色,遠景資源量22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6.6億立方米;槎山超單元分布於人和槎山、 龍鬚島一帶,出露面積約90平方公里,主要岩性為細粒-粗粒正長花崗岩,呈肉紅色,遠景資源量26.4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7.8億立方米。石英砂礦資源豐富,共有礦床14處,主要分布於榮成旭口-仙人橋、榮成灣砂灘、城東砂灘、寧津所砂灘。遠景儲量12506萬噸,開採儲量7504萬噸。旭口-仙人橋石英砂質量較好,可做玻璃矽質原料,是山東省最大的石英砂礦,主要為建築用砂。此外,榮成還分布著銀礦、鉬礦中型鉬礦床、鉛鋅礦、銅礦、金礦、鐵礦、磷礦等。

水產資源

榮成海岸屬基岩港灣型,地貌、底質類型複雜。沿海岸線蜿蜒曲折,岬灣相連,岩礁星布,淺海灘涂面積廣闊,臨近煙威、石島、連青石漁場,是多種魚蝦洄游的必經之路,水產資源十分豐富,已發現的淺海和灘涂生物394種,主要經濟生物近百種,其中牙鮃魚、鱸魚、對蝦、鷹爪蝦、黃花魚、帶魚、鮁魚、鯧魚、烏魚、鮑魚、海參、海膽、魁蚶、扇貝、牡蠣、海帶、裙帶菜等皆為遠近聞名的海珍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