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南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滘
  • 外文名稱:水上蓮花
  • 地理位置:榕城
  • 氣候類型:熱帶 亞熱帶
  • 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不限制
  • 景點級別:暫無
  • 門票價格:暫無 
  • 著名景點:楊氏家廟
    姑母宮
    孫乙紀念館
故鄉榕城是一個美麗的水鄉,“水上蓮花”為其美稱。
兒時的榕城江河密布,溝渠相通,純靜之至,而榕城的南滘正是嶺南水城一幅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畫卷,這美麗的畫卷令人眷戀。
榕城南滘榕城南滘
沿著南環城路的南滘橋往滘墘街漫步,如今的南滘,河乾涸時垃圾成堆,沿岸殘破,但細細一看,榕城的歷史依稀可見,溪中的流水隨著南北河的漲而漲,退而涸。水漲時,舟楫仍在溪中行駛,小舟輕馭來往南北河間,水鄉之韻一躍眼帘。
水的文化歷來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西晉的蘭亭雖然坐落於會稽山山下,而山下有一清泉,是“曲水流觴”處。東晉永和五年,會稽內史王羲之邀集好友41人,他們引溪流以為“曲水流觴”飲酒賦詩,成為千古美談。會稽山的小溪因名人而旺,而榕城的南滘,應有著深沉的文化底蘊。
水的文化必然有橋的文化,橋樑建築是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部分,橋與宗教、風俗有著密切聯繫,幾乎每一座橋都有著美麗的傳說和故事,也可以說,古橋是歷史的化石。南滘通北滘,貫穿南北河,南滘從南河的南環路入口,到新街橋為界。南滘橋、牛屎滘橋、大東橋、中滘橋、新街橋。目前的橋一式是石拱橋。南滘短短一段溪流,建有明清石拱橋五座,從南滘滄桑斑駁的痕跡中,似乎看到古城所走過的蹣跚步履,仿佛看到古城水鄉的神韻:橋下碧水清波、魚游淺底,橋頭綠樹成陰,行人如織,橋邊“踏頭”浣洗婦女數說鄰俚喜事,一幅古城“清明圖”再現榕城南滘。
南滘於六十年代彭啟安同志當榕城鎮鎮長時已修整,一式用石頭鋪設滘底,兩邊用石頭壘好。剩有古“踏頭”兩處,一處是公用“踏頭”,一處是私家“踏頭”。南滘是“一河兩街”,從南滘橋進滘,右邊是南滘直街,連線史巷橫街,再接潔水廟街。左邊是滘墘街。滘墘街古樹參天,植於1790年的芒果樹在大東橋前面,大樹撼天閱盡人間秋色。在古樹旁邊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的楊氏家廟修繕一新。楊氏家廟是潮汕特有的“四點金”建築,現存石雕和木雕,精細逼真,至今保存完好,從修葺一新的楊氏家廟中,可窺見當年的盛況。大東橋頭有一座姑母宮,宮廟深邃,廟宇曾作為榕城環衛站辦公地點,如今廟宇恢復原貌,香火旺盛。牛屎滘橋通火燒地街,孫厝巷是孫氏家廟所在,現是孫乙紀念館。孫乙是置縣的縣令,宋紹興十年置揭陽縣,縣治榕城。挖掘孫乙的歷史資料,是歷史文化名城燦爛的一頁。這片熱土因水而生,風生水起,城市景觀融入南滘水中,化為一個個美麗的傳說,留給人間,印證了 “開窗借看鄰家月,繞道常呼市上船”的詩句。可見古時的南滘,家家流水,戶戶綠榕,明窗淨几,好一派休閒的流水人家。
歷史的久遠,文化的厚重,民風的淳樸,建築的古老,清澈的河水構成了南滘兩街的人文景觀。流水人家和著那川流不息的南滘水,生息與共。南滘水道給人們帶來交通便利,先民密集居住南滘“一河兩街”,在南滘直街和史巷橫街之間就有南市巷、卓厝巷、東橋巷、寶錫巷、昭橋池厝,火燒地直街、曲尺巷。南滘的滘墘街、敦仁里、水心亭、太和巷、張厝巷、孫厝巷、黃厝巷、許厝巷等,街巷阡陌,住滿人家。居民依滘水而生活,悠閒的城市匯景圖將成為榕城的獨特印記。這些街巷的人家居住的建築記載著榕城從宋代到現代的歷史,是一幅留給後人活的地圖。
研究和挖掘、保護南滘兩街的古民居將能掀開南滘昔日的蓋頭。嶺南水城營造忱河人家,應該著重修復南滘,還南滘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