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錢(周亮工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榆錢》是明末清初詩人周亮工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以榆錢關心民瘼之深情,構想出“點點榆錢浪擲人”的詩意,寄託了作者對貧苦百姓的同情。全詩語言通俗,寓意深遠,角度新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榆錢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周亮工
  • 作品出處:《賴古堂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榆錢
葦屋蕭條別樣貧1,交情偏見雨痕新2
莫慚逋券誰相答3,點點榆錢浪擲人4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葦屋:用蘆葦為屋頂的房子。別樣:格外。
2.“交情”句:用杜甫秋述》詩序的典故:“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後以舊雨、新雨分別比喻故人與新交,也以二者的對比說明交情的厚薄。
3.逋(bū)券:欠債的憑證。誰相答:意謂誰能答應還債。答,原義為應對,此指代償債券。
4.浪擲人:意指慷慨地隨便扔給人(指欠債的窮苦人)。

白話譯文

葦屋空蕩蕩的還漏雨,極其簡陋,天下了雨,不見友人過訪。
不必為無人代償欠債而感到羞慚了,我正有點點榆錢在白白地送人呢。

創作背景

《本草綱目·木部二》說: “榆未生葉時,枝條間先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錢。”榆錢長在春季,可知此詩作於某年的春日。當時詩人家居寂寞,見“似錢”的榆莢,聯想到自己無力償還欠債,便戲謔地借榆錢自我解嘲。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一、二句先寫屋內的情況。想來家徒四壁,故空蕩蕩的,顯得毫無生氣。 “別樣貧”,即格外貧,此三字承上啟下。承上,補足“蕭條”之意,說明確是一無所有,窮得超出人想像之外;啟下,引出次句與“別樣貧”有關的描寫。次句用杜甫《秋述》詩序的典故,此反語,言葦屋漏雨,見其簡陋。所謂“交情偏見雨痕新”,是說天下了雨,不見友人過訪。 “偏見”二字意在強調,當時正最需要友情的溫暖,卻偏不見友人到來,真是“一貧一富,乃見交態”(《漢書·鄭當時傳》),足見世態之炎涼了。“雨痕新”三字,同時又透露出茅屋漏雨的情況。詩人弛守在“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破尾中,處境本已不堪,這時又想起了欠債待還之事,不用說,心情一定更為沉重了。
三、四句轉寫屋外。詩人推開大門,掛滿枝頭、正在飄落的榆錢突然闖入他的視野,他便不無苦澀地進行自我寬解:從今以後,再也不必為無人代償欠債而感到為難、羞慚了,我正有點點榆錢在白白地送人呢。詩人並不是不知道榆錢似錢而非錢,卻偏要將它作真錢來看待,以榆錢的“浪擲人”表明自己的“富有”,說明自己有力量償還債券,不難想見其內心有何等的苦澀了。
此詩前兩句中用典,句意生澀,書卷氣頗重。後兩句雖然仍是落魄士子口吻,但正話反說,幽默中藏有無限酸辛。作者說過:“夫詩以言情性也。”若無深切的生活體驗,是難於以看似曠達、超睨之態寫出自己窮愁潦倒的處境的。

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教授王英志《歷代名家絕句評點(清)》:錢謙益《周元亮<賴古堂合刻>序》嘗稱周亮工濤“情深而文明,言近而指遠”。《榆錢》足以當之。

作者簡介

周亮工(1612~1672年),字元亮,一字減齋,號櫟園,學者又稱之曰“櫟下先生”。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舉進士,官御史;明亡後南奔歸福王。清兵下江南,周亮工降清,官至福建左布政使、戶部右侍郎;後被劾入獄,旋得釋放,起用為江安糧道;又因事擬判絞刑,遇赦獲免,不久病死。周亮工工古文詞,為詩崇杜甫,論詩主性情、反格調。詩構思巧妙,有新意。有《賴古堂集》、《書影》等著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