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紫外探測器

極紫外探測器主要通過探測地球等離子層中的He+離子散射出的30.4nm的極紫外光來探測出空間He+離子的分布,它可以真實地記錄地球等離子層的空間結構和動態分布,對於研究太陽風、地球電漿物理問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極紫外探測器
  • 外文名:Extreme Ultra_Violet Explorer
  • 作用:研究地球等離子層的冷電漿
  • 分類:天文衛星
簡介,分類,發展歷史,

簡介

EUV探測器是為研究地球等離子層的冷電漿而設計的。在地球等離子層中,He+離子的含量是最豐富的,典型的密度最大值是1000/cm3,占到了電漿粒子數的20%。30.4nm的極紫外光是由於地球磁體中He+粒子的諧振散射所形成的,它是孤立於其他譜線且是其中最亮的一條譜線。1992年6月發射的天文衛星。1993年已完成極紫外波段的巡天計畫,轉而從事指定天體的觀測。

分類

用於極紫外探測的多陽極探測器種類很多,目前比較成熟的有MAMA探測器、WSZ探測器、時間延遲探測器、交叉條紋探測器等。

發展歷史

人類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通過發射人造衛星的方式觀測地球空間環境。1986年2月,歐洲空間局(ESA)確定了兩個發射項目作為迎接“2000地平線計畫”的第一塊“基石”,其中一個是SOHO,它主要研究太陽和太陽高能粒子流;另一個是Cluster,主要研究地球磁層隨太陽活動的快速變化,1995年12月2日,SOHO成功發射,並送回了關於太陽的大量數據。1992年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年發射的EUVE衛星是通過探測6--76nm的極紫外光來探測地球電漿圖像。2000年3月25日,美國IMAGE飛船在范定堡空軍基地升空,並成功拍攝到地球電漿的圖像,這也是人類拍攝到的第一張全球電漿的影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