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

楞,漢字,拼音為léng,同“棱”。(古漢語中讀léng或lèng)。本義:四方木、稜角。物體上不同方向的兩個平面連線的部分。如:楞子(稜角);楞緣(楞角邊緣);楞角(物體的邊角或尖角)。

基本介紹

  • 漢字:楞
  • 拼音:léng,(古漢語中讀léng或lèng)
  • 注音:ㄌㄥˊ
  • 部首:木
  • 總筆畫:13
  • 筆順編號:1234252214153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詳細解釋,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音韻集匯,上古音系,廣韻,蒙古字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牋,分韻撮要,字形結構,相關詞語,

基本解釋

拼音:léng,(古漢語中讀léng或lèng)
注音:ㄌㄥˊ
部首:木部外筆畫:9
楞
總筆畫:13
五筆86:SLYN
五筆98:SLYT
倉頡:DWLS
筆順編號:1234252214153
四角號碼:469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95E

基本字義

léngㄌㄥˊ
1. 〔~場〕木材採運過程中匯集、堆存和轉運的場所。
2. 同“棱”。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lin2 [客英字典] lin2 [台灣四縣腔] lin2 [東莞腔] len5 [寶安腔] lin2 [梅縣腔] lin2 [客語拼音字彙] lang4
◎ 粵語:ling4
[平水韻]:下平十蒸
English
used for Ceylon in Buddhist texts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léng
〈名〉
(1) (同“棱”。本義:四方木;稜角)
(2) 同本義 [square timber;arris;edge]。如:楞子(稜角);楞緣(楞角邊緣);楞角(物體的邊角或尖角)
(3) 物體上一條條凸起來的部分 [ridge]。如:楞坎(地面突起的陡坎子);楞楞(凸起顯露的樣子)
(4) 另見lèng
常用詞組
基本詞義
lèng
〈形〉
(1) 失神、發獃 [stupified]
班驚楞,逡巡來答。——乾寶《搜神記
(2) 又如:楞子眼(因酒醉或其他原因而眼神呆滯);楞楞 (傻傻的模樣);楞神(失神、發獃);楞然(驚奇發獃貌);楞中楞(發獃貌);楞柯柯(亦作“楞磕磕”、“楞呵呵”。形容發獃的樣子)
楞
(3) 兇狠;蠻橫 [ferous]。如:楞層(威猛、嚴厲的樣子);楞不講理
(4) 冒失,魯莽 [rash]。如:楞人(冒失莽撞的人);楞伙子(冒失的小伙子);楞子(指粗魯莽撞的人)
(5) 另見léng
古代漢語釋義:
  1. léng ①同“棱”。稜角《禮記·儒行》“毀方而瓦合”疏:“圭角,謂圭之鋒芒有~角。”(瓦合:指與眾人相合。圭:玉制禮器。)②量詞。指少量。《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八:“老圃慌了手腳忙把鋤頭鋤出一~地來,把屍首藏好。”
  2. lèng ③失神,呆。乾寶《搜神記》卷三:“班驚~,逡巡未答。”(班:胡母班,人名。)④猛狠。關漢卿《四春園》三折:“批頭棍大腿上十分~,不有他怎不招承。”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楞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9
與棱同。
楞嚴,浮屠書名。 四方木。從罒,非。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
柧也。從木夌聲。魯登切

說文解字注

(棱)柧也。從木。夌聲。魯登切。六部。俗作楞。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rɯːŋ
集韻為棱或體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魯登
登開
平聲
一等
開口
下平十七登
ləŋ
ləŋ
ləŋ
ləŋ
ləŋ
ləŋ
ləŋ
leng2
long
long
四方木也魯登切六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ꡙꡜꡞꡃ
lʰing
ləŋ
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庚青開
庚青
陽平
開口呼
ləŋ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盧登
十八庚
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七英影應益
陽平
窻楞四方木也又楞嚴經

字形結構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木方 ;
漢字部件分解:木方
筆順編號:1234252214153
筆順讀寫:橫,豎,撇,點,豎,橫折,豎,豎,橫,點,橫,橫折鉤,撇。

相關詞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