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雲萍

楊雲萍

楊雲萍,本名楊友濂,筆名楊雲萍、雲萍生等。1946年與王白淵等成立台灣文化協進會,創辦《台灣文化》雜誌,兼任台灣編譯館台灣組組長。1950年後,任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講授明史、南明史、台 灣史、歷史哲學等課程。有小說《光臨》、《罪與罪》、《青年》等,新詩集《山河》,舊詩集《吟草集》,人物傳記《台灣史上的人物》及論著《日本殖民體制下的台灣》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雲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台灣 台北
  • 出生日期:1906年
  • 逝世日期:2000年8月6日
  • 職業:作家,詩人
  • 代表作品:《光臨》、《罪與罪》、《一陳人手記》、《月下》、《弟兄》
簡介,1925年,1926年,1934年,1946年,1950年後,1977年退休,文學風格,小說創作題材,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

簡介

曾赴日本大學修習文學。1924年初次發表小說新詩

1925年

與江夢筆創辦《人人》雜誌。

1926年

發表小說《光臨》,為台灣新文學運動的早期代表作品。

1934年

參加台灣文藝聯盟。

1946年

與王白淵等成立台灣文化協進會,創辦《台灣文化》雜誌,兼任台灣編譯館台灣組組長。

1950年後

任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講授明史、南明史、台灣史、歷史哲學等課程。

1977年退休

仍兼任博士班教授。堅持反帝愛國立場,致力於台灣地方文學及歷史的研究工作,為“五四”運動影響下台灣出現的第一批作家。有小說《光臨》、《罪與罪》、《一陳人手記》、《月下》、《弟兄》、《黃昏的蔗園》、《咖啡飯》、《秋菊的半生》、《青年》等,新詩集《山河》,舊詩集《吟草集》,人物傳記《台灣史上的人物》及論著《日本殖民體制下的台灣》等。
2000年8月6日在台北病逝。

文學風格

小說創作題材

就小說的創作題材而言,楊雲萍自雲常給與他寫作靈感的有兩個地方。一是歌詠大稻埕街頭巷上的風物;一是吟喔家庭生活中的日常茶飯。前者帶著憂愁,後者多為閒適的境地
。換言之,第一類取材於大稻埕風物民情的如《巷上盛夏》、《忽忙》、《月夜》、《里巷黃昏》……等,頗能代表楊雲萍觀察體驗下層民眾生活的斷面,是屬於具有庶民性的作品。楊雲萍在草創期有一首題為《這是什麼聲?》的白話文新詩,以將近40行的篇幅,對比賣粿小販與揮霍浮華的富戶生活,以喜樂/哀愁、繁華/寂寥的雙元對立卻又相生共存的荒謬景象。整首詩一直處於激昂的揭露、疑惑、以及二元對立的強烈吶喊,但流於表象的描述缺乏對於事物本質的深刻思維。
三○年代以降的日詩創作,楊雲萍收斂起“懷疑時代”的慷慨激情,轉化為沉穩、凝斂的表現形式。因此,《巷上盛夏》、《里巷黃昏》等作品以接近寫實主義的方式描述大稻埕的庶民生活情景,然而他在面對殖民地底下不平等的社會位階之際,從而衍生的憐惜之情。或許正是令他感到“憂愁”的原因吧。 另一類的題材大多描寫居家生活、夫妻情感的包括有《妻》、《小病》、《寒廚》、《炊事的詩》、《陶淵明》……等。除此之外,尚有充滿抒情風格的《芒果樹》、《泉》、《月夜》……等。而相當能揭示楊雲萍與時代的對話且含有尖銳的批判意識的這類作品有如:《道》、《開山神社》、《猩猩》、《鱷魚》、《初夏》……等。
楊雲萍的詩作猶如早期的小說、散文創作,注重氣氛的營造,並透過抒情的筆調來詮釋意境。
另一方面,雖接受近代文學的洗禮,然其詩作卻饒富古意,接近古典主義的風格。其中,《月夜》一詩便是兼具如此的創作特色。
《月夜》原發表於《文藝台灣》3卷3期(1941.12.20),後來分別收入由西川滿所編選的《台灣文學集》(日孝山房,1942.8.15)以及《山河》詩集(1943.11.13)。

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

戰後楊雲萍任教於台大歷史系,研究南明史與台灣的歷史與文化,以史家著稱。然而戰前卻有豐富的文學活動,從第一代中文作家出發,創刊第一份白話文文學雜誌《人人》(1925.3),到加入以西川滿主導的《文藝台灣》,1943年出版《山河》詩集,奠定詩人的地位。
後來致力於民俗研究工作一直延續到戰後初期並且以一編輯人的角色積極介入現實,而後終選擇歷史研究為其職志,但仍聲稱「未消瘦的詩魂」。
在「歷史」與「詩情 」之間,及其複雜的文化活動中的轉折,有時代變遷下極為深刻的烙印,與作家內在精神歷程對應時代的思辯。楊雲萍雙重文學(中/日文)視野 的開展,即兩項創作語言工具的兼備,使他無論在第一代中文作家或三○年代日文作家的行列里,都顯得相當特殊。除了是新舊世代知識分子交替的典型之外,文學技巧及內涵的呈現皆有語言背後所承載的文化意涵。白 話文的嘗試使他完成文學史上的階段性任務─與江夢筆創辦第一份白話文文學雜誌《人人》,並藉此與肇始於二○年代的文化啟蒙運動予以有機的結合。
而日語媒介的開啟,是接受新式日制教育的新世代知識分子通往世界思潮並與之同步呼吸的視窗。他們在精神上成為「世界之子」,卻也於無形中為日語思維機制所吸納。
留日期間(1928-1932),正值社會主義思潮風起雲湧之際,楊雲萍曾加入深具左翼色彩的社會科學研究團體,然而在理論化為行動實踐時,卻未見其參與。
至三○年代以降,與以日人為主導的文學團體較為接近,然其文學表現並不完全服膺浪漫主義的藝術至上美學觀,其內在精神實與前期的人道寫實精神相連繫。藉由文本的解析來探索詩人楊雲萍的形貌以及與時代對話下的精神歷程。
進入決戰時期(1937-1945),當文學無法自由的表達創作的原型,民俗文化研究的領域成為楊雲萍及其蒙受「思想受難的世代」,試圖銜接二○年代文化抵抗傳統的施力點。戰後初期,楊雲萍逐漸淡出文學創作,角色轉移至新聞人上,藉此積極的介入現實。
同時代的知識分子對建立台灣新秩序有著極大的憧憬,並展開積極的文化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