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為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楊為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楊為民(1935年1月15日-2002年1月30日),1935年1月15日生於天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為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35年1月15日
  • 逝世日期:2002年1月30日
  • 畢業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填補國內高空無人偵察機空白
    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可靠性專業
  • 籍貫:河北省遷安市楊團堡
  • 職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教授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生平介紹,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其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第四任院長楊秀峰,母親是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助理、全國婦聯委員的孫文淑。幼年時在革命聖地延安度過。1953~1956年,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學習,1956年在北京航空學院火箭系學習,1958年畢業後留在北航工作。他擔任了北航工程系統工程系的主任、北航可靠性工程研究所的所長,同時還有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中國航空學會、中國質量管理學會等十多個組長、主任的兼職。
楊為民

主要貢獻

70年代初,楊為民擔任了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的總設計師,填補了國內高空無人偵察機空白;80年代中期,他轉入可靠性工程研究,是我國可靠性工程專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可靠性相關專業——工程系統工程系(14系,現為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

生平介紹

不盡操勞享此生
美麗的白菊花花籃帶來了李鵬委員長的深情問候,“天意何公之有?!”的悲嘆表達不了國防科工委副主任欒恩傑的痛惜。2002年2月5日,北京八寶山公墓第一告別室哀樂沉沉,淚眼婆娑。20多位新老部長、10多位將軍帶隊出席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楊為民教授的千人告別儀式。
楊為民
像一顆燃燒生命的流星,2002年1月30日凌晨4點,全國可靠性工程專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總裝備部和國防科工委可靠性工程技術中心的雙料主任、67歲的北航工程系統工程系主任楊為民教授,閃耀離去,留下了他對中國可靠性事業的無限眷戀和輻射力強勁的人格魅力、精神財富。
熟悉楊為民的人都說:“他是累死的。”他捨不得時間去看病,也吝嗇自己的休息。同事們說他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動機”。有一次,同事們發現他連續8晚在辦公室加班熬夜,咖啡、煙和濃茶為他提神,累了就睡在辦公室的沙發上。
楊為民的助手楊崇頤動情地說:“楊為民的日程表,分幾種顏色密密麻麻地標記著,有時一周要飛全國幾個地方。我們甚至拿著機票在機場等他轉飛。他的事情太多、太重要了,停不下來啊。”
2001年6月,虛弱得難以支撐的楊為民被查出了胰腺癌。檢查期間,楊為民白天上班,晚上看病治療。有一天晚上,為了準備總裝備部系統重點工程檢查的交流總結報告,楊為民把屠慶慈教授叫到了醫院,一邊掛著點滴一邊口述報告,兩人研究、寫作到近11點鐘。等待病情最後確診的幾天裡,楊為民還去密雲主持了一個會議。當時,他已經吃不下什麼東西了。
2001年7月11日,協和醫院為楊為民做了手術,因癌症已到晚期,腫瘤已無法切除,只做了姑息療法。楊為民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總是叫人到醫院開會,把病房變成了辦公室,也常常規規矩矩地寫假條,請假出去開會、辦事。可是,他胸口的止痛膏從進院的0.25個單位增加到了2個單位,變成了當初的8倍。
護士長王俊清由衷地感嘆說:“大凡得了絕症的人,都是享受生命的每一天,楊老師卻是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天,好像工作就是他的享受。”
毅然轉行赤子情
70年代,楊為民作為高空無人駕駛照相偵察飛機的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帶領千餘名師生奮鬥了近10個年頭,該機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裝備了我國第一支無人機部隊。該項成果已被鐫刻在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上,成為中華民族綿延不絕輝煌歷史的寫照。試飛期間,楊為民的臉部受傷縫了40多針,他硬是40多天堅守在現場,結果傷口化膿感染,低燒持續,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80年代,楊為民在廣泛的調研中發現,那時我國軍機由於缺少可靠性的保障,故障率高,半數左右“趴窩”,壽命也短,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他敏銳地意識到,不光是飛機,海、陸、空、天都迫切需要開墾可靠性工程套用的處女地。
楊為民說:“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選擇。”年逾45歲的他,毅然帶領無人機的研製集體轉入了可靠性工程這門新興邊緣學科,走出象牙塔,確定了“面向工程,結合實際”的研究路線。他不斷提醒大家:我們的任務不只是理論研究,而是解決工程實際問題。
楊為民在北航建起了我國獨一無二的工程系統工程系。在他的領導下,該系從50多名教師、30多個本科學生髮展為上百名教學科研人員、上百名本科生、67名碩士博士生,建成了國內最大的一支可靠性工程研究隊伍。至今這裡仍是全國惟一的一個系統培養可靠性工程人才的基地。
雙重可靠眾口評
通過20年的不斷開拓與創新,楊為民教授將我國可靠性工程從萌芽狀態推向了山花爛漫。
“運七”飛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客機,由於缺少可靠性工程研究,生產廠規定其機載設備的壽命僅300至500飛行小時。因此,民航部門不願用“運七”,寧願花寶貴的外匯進口外國飛機。80年代初,楊為民組織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的壽命試驗。經過近五年的努力,終於使“運七”飛機機載設備的首次翻修期限延長到2500至5000飛行小時,達到了國外同類飛機的水平。“運七”飛機定壽、延壽的成功,提高了國產飛機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使之成為我國航空港內最大的國產機群。據統計,僅機載設備延壽一項,“七五”期間就為國家節省經費超過2億元!
80年代中期,我國武器裝備的可靠性工程套用還是一片空白,連裝備的可靠性指標都沒有,使用方對承制方提不出可靠性的要求,更別說檢查考核了。楊為民便出面出錢,將使用方、承制方和從事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同仁們首次召集到一起,在青島開起了研討會,介紹了國外的研究與套用狀況,大家共同探討我國武器裝備的可靠性標準。
經過不斷努力,總裝備部和國防科工委系統都下發了紅頭檔案,規定新立項的武器裝備均應有可靠性參數與指標要求。從此,可靠性工作有了制度的保證,從設計開始,可靠性就要貫穿始終。可以說,對於我國武器裝備可靠性參數與指標的國家軍用標準的制定,楊為民立了頭功。
楊為民所提出的可靠性系統工程理論與方法在國防科技工業同樣得到了廣泛的套用。飛機、飛彈、火箭、飛船、衛星、核潛艇、坦克……這些楊為民精心哺育過的“生靈”,全都聽見過他鏗鏘有力的豪爽之聲,全都見證過他孜孜以求的探索足跡。
作為幾個可靠性工程技術中心的負責人,他組織了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兩個系統的幾十個重點工程項目的可靠性大檢查,受到國防系統的一致好評,被譽為“可靠的可靠性工程專家”。
2001年5月中旬,楊為民在被確診為癌症晚期的前夕,總裝備部系統搞軍兵種檢查,其中有個高新工程的項目,某單位的質量檢查組準備不充分,缺少可靠性的專家。楊為民聽說後,覺得有走過場的嫌疑,在辦公室生氣:“這種做法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的態度!”
楊為民說話向來嗓門大,又這么激動,在場的幾個北航骨幹就勸他:“我們中心將職責範圍內的事該做的都做了,上面組織不好,跟咱們也沒什麼關係。”
楊為民見大家不太當回事的樣子,不覺聲淚俱下:“你們不能光看到自己的小集團,應站在國家裝備的高度想問題。他們高層做得不到位,我們就有義務做工作促進!”
楊為民馬上跟有關領導匯報,建議調整檢查組成員,最後楊為民親自帶隊,組織了三四個專家進入了工程現場。
助力航天建功勳
楊為民在航天領域的貢獻同樣功勳卓著。他總說“航空航天是一家”,直接參與和推動了許多航天型號的研製。
神舟號飛船是航天系統研製的第一個將要載人的飛行器,事關重大,事故的機率要控制在千萬分之一次以內,對這樣的小機率事件如何進行驗證呢?早在數年以前,載人航天大系統總設計師王永志就跟楊為民商討這個問題。楊為民立即展開了“航天員安全性驗證技術”的課題研究。
他邀請中國民航的適航專家、清華大學核能所專家和航空航天領域的可靠性工程專家共同組成了課題組,借鑑客機和核電站對安全事故的要求和控制方法的系列經驗,提出了安全性驗證思路和分析、實驗、演示等各種驗證方法。王永志在課題評審會上讚賞地說:“這個課題做得好,提供了我們工作的思路。”
神舟號飛船在進行了大量的可靠性工作之後,楊為民提出“要萬無一失”,並介紹了北航新推出的可靠性增長摸底試驗。在他的建議之下,1998年6月,“神舟一號”上的14個關鍵設備被送到北航做了試驗,結果發現紅外地球敏感器和液浮陀螺2個產品有故障。當“神舟一號”成功回收時,總設計師、北航校友戚發軔立即從基地給楊為民打來電話,感激地說:“老楊,剛剛回收成功了!多虧了你們的試驗,要不然,上天后就回不來了。”
我國的某型號飛彈在研製過程中幾次發生故障,拖了進度,楊為民特別著急,主動請纓參與工作。二炮型號辦主任多次感慨地說:“一有問題我就想到要找老楊。”由於該彈採用了新型發動機,參加研製的同志在這方面缺乏經驗。楊為民便多次組建專家組指導工作,在他病重手術之後,還擬定了一個事故分析專家組的名單,逐個邀請航空界的專家們參加工作。
2000年,楊為民第一次來到了航天四院,去幾個偏僻的山溝廠、所進行深入考察。驚訝之餘,他非常讚賞這裡的同志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頑強工作的精神。他看到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金屬外殼是個直徑只有1米多的圓筒,開了一個幾十厘米的口子,由一個身材瘦小的工人鑽進去,蘸著有毒的膠水在內壁刷膠,手工貼上絕緣層,如果沒貼好,發動機工作時就會被燒穿。“這樣的條件和設備怎么行?質量檢驗儀器也太落後!”楊為民回北京後,立即跟科工委的領導匯報,建議儘快解決問題。
在工作中,楊為民還是一個好“伯樂”。在航天二院進行某型號的研製時,楊為民發現型號總師陳世年在推進質量可靠性工作中很有思路,當科工委成立質量可靠性專家組時,便推薦他當了專家。因此,陳世年多次說:“是老楊發現了我。”
參透名利心自清
楊為民對工作精益求精,生活中卻是因陋就簡。他常常是吃一碗雞蛋面,穿一件價值百十來塊錢的夾克,騎一輛破舊的腳踏車。他在北航的宿舍小偷光顧過,卻沒丟什麼東西。
楊為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這些年,他所獲得的各種獎金、評審費、講課費近20萬元,全部上繳了系裡,作為青年教師獎勵基金。1994年,航空部推出“航空金質獎章”,在56萬職工的航空企業、10萬科技工作者之中,只有兩人獲獎,每人獎金10萬元,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目。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發獎時特意囑咐楊為民:“不許上交”,系裡也說應該遵照領導的指示。但誰也擰不過楊為民,他說:“工作是大家做的,請別讓我脫離民眾。”
他曾經兩次讓高工,兩次讓教授,7次謙讓出國的機會;他所獲得的計算機、照相機等獎品全都用在了集體的需要之中;課題負責人與論文署名,他推出年輕人,自己靠後。
搞科學研究有一定的勞務提成,楊為民不主張單獨揣進個人的腰包,帶領大家走集體發展的道路。系裡的津貼,楊為民只要二等;學校實行崗位津貼,給他評了一等,每年5萬元,可是他說:“我的這些老同事們都只拿3萬,我也只拿3萬。”讓秘書把其餘2萬上交到系裡了。
楊為民榮譽的光環很多,可是對於榮譽,他總是退避三舍。系總支的同志趁他出差為他上報了“五一”勞動獎章材料,他回來後與總支的同志還吵了一頓。
在楊為民的影響下,這個系已經形成了不爭名利的風氣。曾經有個企業來挖北航的王德言教授,熱情地接王教授去考察。對王教授來說,這個技術上不難的任務有300萬人民幣的年薪,不過王教授還是謝絕了。他說:“要想發財,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楊為民不是沒有那個能力與條件,他早可以發了。可是楊為民說過,要那么多錢有什麼用?享受了又如何?可靠性事業離不開我們哪!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能理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北航博士生章文晉在網上給敬愛的老師開設了一個紀念館,受到師生們的歡迎,各種紀念文章紛至沓來:
楊為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一生不逐名與利,惟願國家富又強。是您正直高尚的人格魅力使我對您的離去萬分悲痛。”
“你開創的可靠性事業為祖國的國防建設築起了鋼鐵長城。”……
如今,楊為民的骨灰遵其遺囑被撒在了長城內外。長城——中華民族的象徵,在這裡撒下的是中華兒女對祖國至誠的熱愛與眷念。楊為民就在這裡化作了春泥,延續著自己一生的長城情懷。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楊為民。“為民精神永存”——北航師生無數次地提到這句話。楊為民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是他所開創的可靠性事業,更有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看到有人不把質量當回事,他聲淚俱下,親自帶隊進了工程現場。
■宋健囑咐他獎金不許上交,他卻硬把10萬元錢都上交系裡獎勵青年教師。
■他得了絕症,更抓緊時間工作。護士說,好像工作就是他的享受。
■網上,他的紀念館成為名牌欄目,兩個月6000人訪問悼念。
★精彩廚藝
1976年,楊為民下過幹校,在北京郊區的農場擔任炊事班班長,他炒的菜、蒸的饅頭至今讓人回味。楊為民琢磨透了溫度、酵量、發酵時間等的關係,畫了一張表,貼在牆上供其他同志對照使用。楊為民的腸胃只允許他吃雞蛋、麵條等清淡的食物,他也極少有時間下廚,但跟同事們說起廚藝來卻頭頭是道:“你那樣做海鮮好吃不了,聽我告訴你……”其實,楊為民是個跳舞、游泳、打球、拉小提琴樣樣在行的人,如果有時間消遣和鍛鍊,他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
★身邊的英雄
2001年12月2日晚,胰腺癌晚期的楊為民給北航工程系統工程系副主任康銳打來電話,了解科研進展情況,放下電話後,康銳發現已經嚴重腹水、每天全靠3升營養液維持的楊為民竟與自己說了40多分鐘。6歲的女兒問他:“是誰打來這么長時間的電話?”康銳說:“是一個生病的爺爺。”孩子奇怪:“生病了怎么說話還這么大聲?”康銳脫口而出:“因為爺爺是個英雄。”
★生命中的最後話語
2002年1月29日,楊為民教授臨終的前一天上午,楊為民將協和醫院特需病房的護士長王俊清叫進來,形銷骨立、喘著粗氣的楊為民斷續地說:“我知道我沒有多少時間了。我住這兒半年多,看你的角色像帶兵打仗的,你帶的這些兵都挺好,我感謝她們。你要好好愛護她們。”
楊為民就是這樣隨時隨地關心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將生命中的最後一句話留給了護士。護士長出來以後,跑到配藥室大哭了一場。
楊為民教授是一位對待科學事業不屈不撓,甘於獻身的“拚命三郎”;為人淡泊名利,曾兩次讓高工,兩次讓教授,7次謙讓出國機會。
他去世時,美麗的白菊花花籃帶來了李鵬委員長的深情問候,“天意何公之有?!”的悲嘆表達不了國防科工委副主任欒恩傑的痛惜。2002年2月5日,北京八寶山公墓第一告別室哀樂沉沉,淚眼婆娑。20多位新老部長、10多位將軍帶隊出席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楊為民教授的千人告別儀式。

獲獎記錄

他是國家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航空工業總公司航空金質獎章的得主、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十傑之一、北京市勞動模範、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曾兩次榮立全軍一等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