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村火燒

楊村火燒

楊村火燒是以小麥麵粉為主要材料製作而成的一款地方風味小吃,配料可加豬肉等,主要是通過烘焙的方式做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村火燒
  • 主要食材:優質小麥麵粉
  • 口味:鮮美、鬆脆、外酥里嫩
  • 地區: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楊村
製作工藝,歷史傳說,傳承發展,

製作工藝

製作火燒稱打火燒,用料選用當年的優質小麥麵粉,和完的面要硬而有韌性,面醒一定時間後勁道有力。醒好的面案板上擀麵呈圓形,表面擦酥(油與小米調均勻後的混合物),卷緊、揪斷做成基兒,雙手按壓成圓形,上專用餅鐺烙至雙面金黃再進爐膛烤焙鼓脹。火燒出爐後外酥里嫩,鬆脆,且多層,夾以鮮嫩的燉豬肉便是膾炙人口的楊村火燒夾肉。
火燒夾肉火燒夾肉
很多人一想起火燒夾肉就想起驢肉火燒,但不知道楊村的豬肉火燒比驢肉火燒好吃多了。
楊村火燒夾的肉,採用鐵鍋老湯,精選臀尖肉,肉隨用隨添,燉好的肉醬紅透亮,肥瘦相間,肉剁碎,夾在火燒里,咬一口,酥脆嫩軟,肉的醇香馬上襲來,盪滿心田和腦海!每逢楊村趕集的日子老遠就能聞見撲鼻的肉香。據說正宗的楊村火燒夾肉是最有特色的了,經過秘制香料燉出來的肉有一種特殊的味道,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便做出來的。

歷史傳說

相傳慈禧外逃至北河店曾經吃的火燒就是楊村大師傅所作。回宮後招人進宮製作,因為太監多為三河人,得知天津也有個地方叫做楊村,故招進宮,後多流傳天津楊村火燒,實際做法外形均不相同。特此正名。

傳承發展

楊村火燒的起源歷史久遠,無從考證。鼎盛應在民國時期,當時最聞名的屬“耳朵眼”火燒,耳朵眼的稱呼因地勢得名,在楊村十字街口偏西路南繁華地帶,開間窄、進深非常深,象耳朵眼一樣,因此而得名。當時是叫任世昌、趙連坡的兩個楊村人合夥生意,兩人手藝非常好,用料考究,小米麵和香油擦酥,火燒酥軟層皮多,咬一口後的火燒斷面層皮不粘連。兩人誠信經營,聞名四方,最忙時需僱傭夥計幫忙。“耳朵眼”傳承並發揚了楊村火燒,也促進了楊村火燒製作工藝的傳播。
在河北白溝也有正宗的楊村火燒,白溝高橋的火燒實際上就是楊村火燒,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嘗一下。因為是發源於楊村,為了保留傳統,並且沒有理由將一種傳統美食分裂出來,另立門戶,所以我們應該把高橋火燒正式更名為楊村火燒,以免大家誤會,正式認祖歸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