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

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

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北京市房山區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自明代開始流傳於燕山地區,傳說內容大多與當地自然景觀聯繫在一起,充滿想像力。穆桂英傳說作為楊家將傳說的組成部分,以母子親情為主題,表現了一個久經沙場的女性的悲歡和愛憎,傳達出廣大人民民眾對美麗、勇敢的女英雄穆桂英的熱愛。人物形象鮮明突出,語言簡潔、生動、質樸。

2008年,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Ⅰ-3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北京市房山區
  • 遺產編號:Ⅰ-34
  • 批准時間:2008年
  • 遺產類型:民間文學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表現形式,傳承狀況,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歷史上楊家將的足跡曾經出現在京郊房山區燕山一帶,並在當地留下了許多有關楊家將和穆桂英的傳說,而且這些傳說都與當地的地物景觀如養兒峪(羊耳峪)、奶子石、拴馬樁、望兒台、歇息崗等有關。
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
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
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從明代流傳至今,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已形成多種版本。主要流傳於燕山地區羊耳峪、東流水等幾座村子,講述的就是北宋前期和中期,在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時刻,楊家將面對強敵挺身而出,誓死保衛大宋邊疆的故事。

文化特徵

內容架構
穆桂英傳說,內容主要以穆桂英養育孩子和楊家將領兵打仗的傳奇故事為主。如《養兒峪》講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時被戰馬馱到一塊稱為“大象石”的後面生下兒子楊文廣的故事;《奶子石》講的是穆桂英生下楊文廣後無奶哺乳,而一塊酷似乳房的巨石湧出奶水為其解困的故事;《望兒台》則講的是穆桂英派人送剛生下的楊文廣回天波楊府,在一處高坡相望護送隊伍的故事。
穆桂英傳說往往是一個故事包含多個類型,比如《昊天塔孟良盜骨》的故事,既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又描寫了昊天塔,同時又將¨燎石崗”¨洪陰洞”等遺蹟的得名娓娓道來。穆桂英傳說在以上幾個類型的基礎上,凸顯了女性特質,如與楊宗保的兒女情長、與楊文廣的母子情深,這些內客常常融合在金戈鐵馬的戰爭場面里,更顯現出人性之美。
藝術特徵
穆桂英傳說,大多與當地的自然景觀聯繫在一起,不能分開。據有一定的可信性,相關的事件、人物、景物客觀存在,歷史上出現過。雖然不是每一個形象都具有可考的歷史事實,但是具備了傳說的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結合的固有特點。據有傳奇性的情節,傳奇性是民間傳說的生命力所在,這在養兒峪和奶子石的傳說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表現形式

穆桂英傳說,屬於地名、風物傳說,據有強烈的解釋性特點。在燕山地區民間口口相傳。

傳承狀況

傳承價值
穆桂英傳說,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和民間傳承性,是當地傳統民俗文化的突出表現形式,在社會學、民族學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穆桂英傳說,在流傳地區,由於一些自然村落和景觀的逐漸消失,有關傳說的衍生地也受到影響,此外,能夠完整講述這些傳說大多是年長的老人,使傳說處於亟待傳播的境地。
現在年輕人的價值觀已經改變,追求的是新潮、現代、喜歡作“冬粉”、“鋼絲”,欣賞、理解和講述傳統的熱情已經消失,過去老輩那種守著油燈講故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些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民間傳說的失傳。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北京市房山區燕山文化館獲得“楊家將傳說(穆桂英傳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被文化和旅遊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穆桂英傳說不僅在燕山地區流傳,甚至在北京、全國範圍內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千百年流傳下來,楊家將(穆桂英)傳說不再只是一個家族的故事,而是具有了英雄群像的意義,象徵著忠誠勇敢、力挽狂瀾的英雄,也表達了百姓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