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瑾

楊佩瑾

楊佩瑾出生於1935年7月26 日,中國文聯第五屆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中共全國代表會議代表,江西政協常委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佩瑾
  • 民族: 漢族
  • 出生日期:1935年7月26 日
  • 職業:中共全國代表會議代表
基本資料,簡歷,作品,生平,媒體報導,

基本資料

姓 名: 楊佩瑾
筆 名: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1935年7月
民 族: 漢族

簡歷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大二總青年隊及三野通訊學校學員;
1951年:中國人民志願軍63軍電台報務員;
195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63軍電台台長參謀;
1958年:江西南昌鐵路局鐵道報記者編輯;
1963年:江西省文聯星火月刊編輯;
1968年:奉新縣下放幹部;
1972年:宜春地區文聯幹部、主席、地委宣傳部部長;
1985年:江西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主席、省作協主席。

作品

長篇小說《銀色閃電》1960年解放軍文藝社出版,《劍》1973年江西人民出版社,《霹靂》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旋風》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紅塵》198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黑眼睛天使》199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中篇小說《雁紅嶺下》1964年少年兒童出版社;電影文學劇本《仇侶》1981年《電影文學》,《非常歲月》1982年《電影創作》,《雁紅嶺下》1965年《電影文學》,以及文學評論《突破王老峰》等作品。
浣紗王后》1995年中國青年出版社,獲1996年第十屆中國圖書獎。

生平

楊佩瑾(1935.7.26—),當代作家,浙江省諸暨縣人。]
少年時代在家鄉讀書。1949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前線。1953年回國。在部隊曾任電台報務員、電台台長、無線電通訊參謀等職。1957年開始業餘文學創作。1958年轉業,曾任《南昌鐵道報》記者、編輯。這期間,他根據自己熟悉的報務工作和訓練生活,寫成了第一部中篇小說《銀色閃電》,這部處女作描寫了知識青年姚文青在通訊兵部隊成長的過程。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江西分會。1963年調江西省文聯工作,被選為南昌市文學工作者協會理事。在參加編輯文藝月刊《星火》的同時,以很大精力投入創作。1964年,他以自己親身參加的一次抗洪鬥爭為題材寫出的中篇兒童小說《雁紅嶺下》出版,1965年,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文學劇本在《電影文學》上發表,第二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1971年調奉新縣革委會宣傳部門工作。1972年調宜春地區文藝工作站。1965年創作的反映志願軍偵察員生活的長篇小說《劍》,文化大革命中遺失。1972年回憶重寫,1973年出版。這部作品熱情謳歌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情厚誼,該書曾多次再版,並由外文出版社譯成英文、日文對外出版發行,其中部分章節還被選譯成法文,登載在《中國文學》上。1979年,他發表了反映1927年毛主席在湘贛邊區領導秋收起義的長篇小說《霹靂》。1985年,他發表了長篇小說《紅塵》。此外,他還寫過一些短篇小說,如《苗》、《候車室里的春天》、《燕子飛》、《紫虹橋畔》、《信》、《流星》等,散見於《上海文學》、《星火》、《萌芽》等刊物。他的作品多描寫革命歷史風貌,反映蘇區人民的革命鬥爭生活。1989年,他被選為第五屆全國文聯委員。

媒體報導

人間只有美是無敵的-記諸暨籍著名作家楊佩瑾
楊佩瑾,原籍諸暨街亭鎮高嶺下村人,一級作家,南昌大學兼職教授,原江西省文聯主席,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先後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省勞動模範等稱號,主要作品有、、、、、等
1949年,剛滿14歲的楊佩瑾從當時的暨陽中學考入了華東軍政大學,開始了他槍林彈雨的軍旅生涯。
當朝鮮戰場的戰火燒到中國邊境的時候,16歲的楊佩瑾也隨志願軍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參加了那場舉世矚目的戰爭,在朝鮮這塊土地上流血流汗地奮鬥了三年。當時他擔任了中國人民志願軍63軍的電台報務員。根據這段血與火鍛造的戰爭經歷,楊佩瑾老師在1960年5月出版了處女作長篇小說,被譽為“反映我軍訓練生活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而讓我們真正記住楊佩瑾這個作家名字的,可能就是他在六十年代中期開始創作,出版於七十年代初期的長篇小說。
(楊佩瑾老師同期聲:根據朝鮮的戰地生活,特別是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的偵察兵生活,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叫做《劍》,在1972年的10月份,這部書就出版了,這部書出版以後,在當時書荒的年月里曾經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前後出版了近300萬套,就是說江西出版社一次出了六十萬,一次又出了六十萬,那么在人民出版社,北京的人民出版社,農村版先後又出了150萬,還有各個省的重印等等。後來又由中國外文出版社把它翻譯成英文、法文和日文。)
這部反映韓戰中我軍偵察兵戰鬥生活的作品,在一大批讀者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和魏巍的著名散文一樣譽滿中國的文壇。當時隔四十年後的94年,楊佩瑾老師以一個著名作家的身份,帶領中國作家藝術代表團再次踏過鴨綠江,再次踏上當年戰鬥的土地,在板門店的談判桌前提起那根象徵三八線的話筒線時,他有了許多的感慨。
從朝鮮戰場回國後,楊佩瑾老師曾擔任過江西鐵道報的記者、編輯,風風火火地奔走在千里鐵道線上,後來他又擔任了中共宜春地委的宣傳部部長。在這段時間裡,楊佩瑾老師多次深入到江西的革命老區湘贛根據地,與老區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寫出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的長篇小說“天意”三部曲、、及,其中被改編成電影;而獲江西省人民政府優秀文學作品一等獎,先後在全國二十餘家電台連播,並被改編為電影,中國京劇院將它改編為京劇。
應該說,楊佩瑾老師是以創作革命戰爭題材的長篇小說,而享譽中國文學界的,到 1995年,楊佩瑾老師創作出了一部和故鄉有關的小說,用他生花妙筆,向世人再現了二千多年來一直活在人們心中,被譽為中國美神的西施那種舉世無雙的美。
(楊佩瑾老師同期聲:其實《浣紗王后》所寫的那段歷史也是戰爭,這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戰爭,其實也是寫戰爭,也是寫戰爭當中的人,寫戰爭當中一個年輕女孩子的她的悲劇性的一個命運,也是寫西施這樣一個普通的農家女,她那一種高尚的,崇高的為人民利益而獻身的精神,寫她的善良,她的聰慧,寫她的美麗,使她能夠成為我們中國的一個美的象徵。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有一年,在江西,秘魯有一個文化參贊,有外交官來這裡,來給他們的美術家辦展覽,我作為文聯主席陪同他作了一些交談,談起我的家鄉的時候,我就跟他介紹,我的家鄉古代有一個很有名的人物,她就是中國最早的美女西施,這位外交官一聽說是西施,就說,喔,西施,我知道,我知道,她是中國的美神。這話給我很大的觸動,我覺得西施在國外都有那么大的知名度,把她看作為中國一個美的象徵。所以我回到家鄉去了之後,家鄉很多父老鄉親也希望我把西施寫出來,他們說你在江西已經寫了那么多反映江西的小說,也應該給家鄉的西施寫一部小說,所以我下決心去寫這部小說。)
對楊佩瑾老師自己來說,在他所有已出版的八部長篇小說中,他最喜歡的還是,這位已經年過花甲的作家,談到時說,他創作這部作品時是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的,如同年輕人描繪他們眼中的夢中情人一樣,來創造這位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之首的美神形象的。
(楊佩瑾老師同期聲:我覺得西施在人民心目當中,是非常受到喜愛的這樣一個人物,所以我一定要把她寫得非常美好,傾注了全部的的感情來寫,要把她寫得很美,不但外形要美,她的環境要美,整個她的心地要美,所以我在書的扉頁上寫道:人間只有美是無敵的。)
像荷花一樣美麗而清純的西施形象,以及她那美麗而悲壯的故事,從少年時期開始就一直夢牽魂繞地伴隨著楊佩瑾老師,半個多世紀後,終於成了他筆下如詩如畫的動人篇章,這其中有刻骨銘心的愛情與仇恨,有令人迴腸盪氣的歡笑與眼淚,可以這樣說,這當中傾注了楊佩瑾老師的畢生嚮往和心血,傾注了他真摯的感情,以及由西施故事而引出的深深的思索。
(採訪同期聲:《浣紗王后》出版以後,獲得了中國第十屆圖書獎,當時參評的書比較多,有100多部,而且都是比較有名的作品,為什麼《浣紗王后》就獲得了獎,它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浣紗王后》之所以受到讀者的喜歡和文學界的好評,主要也就是寫出了西施她的一種人情的美,一種人性的美,寫她心底里善良,和我們今天的讀者它的心是能夠相通的,就是對一種高尚的情操和她的這種春青的朝氣,都是我們今天的年輕人所嚮往的。)
的出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獲得中國第十屆圖書獎的同時,又獲得了共青團中央的“五個一工程獎”,江西省優秀文藝成果特別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1997年年初和年末,破例一年內兩次以兩個月時間,全文連播了這部作品。海外版則以兩個多月時間縮編連載了這部作品。同年秋天,在海峽另一邊的台北市,一家出版社出版了的三卷本,幾乎同時,大陸許多大中城市紛紛出現了燙金書名的精裝盜版本,甚至連楊佩瑾老師的名字都換成了台灣作家席絹的名字。
現在的楊佩瑾老師除了搞創作外,還擔任了江西省的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的會長,為了江西的文化事業他不停息地奔忙著。87年,他受義大利政府的邀請,和中國作家代表團一起出訪了義大利,和世界筆會主席、義大利著名作家阿爾貝托。莫拉維亞有了很深的較往。97年,他以江西省山江湖治理開發委員會高級顧問和考察團團長的身份,出訪了美國的田納西州,並準備開始創作一部有關環境與發展為主題的長篇小說。
令楊佩瑾老師很欣慰的是,他的兩個兒子都繼承了他的文學細胞,他的大兒子既是一個飛彈設計師,而且熱愛文學,是個文學碩士,他的二兒子是江西省一位很出色的青年作家,現在在文學雜誌社工作。
在我們採訪就要結束的時候,我們問楊佩瑾老師對家鄉的文學創作有什麼建議時,他滿懷熱情地告訴我們:
(楊佩瑾老師同期聲:我覺得我們有這么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還可以出現更多的好作家,可以出現更多的文學藝術方面的人才。我們諸暨現在越來越美了,我今年春節去看到諸暨比我們小時候那個諸暨變化非常大,文藝氣氛也比以前更加深厚了,我也去?>諸暨中學和學生見過面,和他們座談過,我覺得他們在文學上的觀念和他們的素養都比我們那個時候強。特別是現在我們諸暨市委市政府,市文聯的同志都在這方面努力。希望將來有朝一日,諸暨市的領導可能考慮把在外面的一些諸暨籍作家,年紀大的,年紀輕的,能夠都找回去,一起能夠見見面,座談座談,給諸暨文學的發展大家提提建議,這可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