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史雲梅耶JanSvankmajerJanSvankmajer

楊·史雲梅耶JanSvankmajerJanSvankmajer

楊·史雲梅耶(Jan Svankmajer),超現實主義動畫大師.,1934年9月4日出生於布拉格,學生時代鐘情超現實主義藝術,學習歐洲傳統木偶戲,並涉獵舞台、詩歌創作、電影等藝術範疇。史雲梅耶在1964年製作了他的首部動畫短片《最後伎倆》,並於1970年加入捷克超現實主義藝術團體。其作品不限形式和材料:麵包、木頭、陶器甚至演員也可被用作動畫的材料與元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史雲梅耶
  • 外文名:JanSvankmajer
  • 國籍:捷克共和國
  • 出生日期:1934年9月4日
評論:,作品年表:,

評論:

看史雲梅耶的動畫電影,蘊涵其中的無非是“直接”而“赤裸裸”的情趣。所謂直接,來自於他動畫中無處不在的神秘主義和超現實色彩,都是以最簡單、最經濟的手法來表達的,完全拋棄了好萊塢似的花招和套路。所謂赤裸裸,則是因為史雲梅耶的動畫,往往以人類的動物性為對象,展現人類靈魂世界裡的潛意識欲望——性慾、戀物癖、口腔期綜合症狀。冷眼旁觀現代電影語言或者敘事技巧的人造痕跡以及含蓄、內斂、細膩的表達方式,史雲梅耶更是別出心裁地用鬧劇來還原電影的原始形態。
“我對其他人的作品不甚專注,我的好友多數是詩人和畫家。電影導演我則喜愛布努艾爾費里尼梅里愛。動畫師專注於為自己建造的密封世界,一如玩賞白鴿以及飼養白兔的人,我不會視自己是動畫電影人,因為我並非對動畫技術感興趣;我製造全新的幻覺,目的只是讓日常物件回復生命。超現實主義存在於現在,而非與現在毗鄰。”史雲梅耶認為現代動畫家的盲點在於過於在乎“技巧”。對他而言,“故事”才是至關重要的。
由第一部作品《最後的伎倆》開始,史雲梅耶動畫的複雜性和單純性猶如他的左右手那樣運用自如,《最後的伎倆》將劇場表演和木偶表演合而為一,挪用了黑光劇場的特殊技巧,利用黑色背景和燈光營造出出人意料的奇幻視覺情境還是那么的純粹。
不管是夢遊仙境的“愛麗絲”,還是被魔鬼附身的“浮士德”,在史雲梅耶的作品裡他們都是超現實主義的忠實代言人。
法國的《電影手冊》這樣評論史雲梅耶:“對於人生超現實的悲觀詮釋,只有文學巨擘卡夫卡可以和史雲梅耶相提並論……”如果你認為動畫只是一種充滿情趣的娛樂,那么你千萬不要選擇史雲梅耶的作品,雖然他的動畫電影形式詼諧幽默,但是蘊藏在深處的卻是對政治、對人性最沉重的批判。
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史雲梅耶對好萊塢動畫電影的影響。《蝙蝠俠》的導演蒂姆·波頓崇敬他的黑色幽默;亨利·施立克把他的夢幻色彩注入到自己的暢銷作品《詹姆士和巨桃》中;動畫界的奎克士兄弟更是拍了一套《史雲梅耶的抽屜》來向前輩致敬。1997年,史雲梅耶獲得了洛杉磯電影節頒發的“PERSISTANCE OF VISION”大獎。
“看我的電影不需要說明書,我的作品有不少意義,我寧願觀眾用自己主動的象徵主義去解讀。就好像心理分析那樣,人總有私自的秘密。沒有這秘密,就沒有藝術。”

作品年表:

作為導演-
夢魘瘋人院 Sílení/Lunacy(2005)
貪吃樹 / 吃人滴滴仔/ 樹嬰 Otesánek/Greedy Guts/Little Otik (2000)
極樂同盟 Spiklenci slasti /Conspirators of Pleasure(1996)
浮士德 Faust /Lesson Faust/Lekce Faust(1994)
食物 Jídlo /Food(1992)
波西米亞史達林主義之死 The Death of Stalinism in Bohemia (1990)
肉體之戀 Meat Love/Fleischliche Liebe (1989)
花神 Flora/Tma/Svetlo/Tma /Darkness/Light/Darkness(1989)
生動的自畫像/ 栩栩如生的自畫像 Animated Self-Portraits (1989)
Muzné hry/The Male Game/Virile Games (1988)
艾麗絲 Neco z Alenky/Alice (1988)
地下室的怪物 Do pivnice/Down to the Cellar (1983)
死亡的邀約/深坑、鐘擺和希望 Kyvadlo, jáma a nadeje /The Pit, the Pendulum and Hope(1983)
對話的維度 對話的可能性/Moznosti dialogu/Dimensions of Dialogue (1982)
頹敗之屋 Zánik domu Usheru/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1981)
奧特蘭多城堡 Otrantský zámek/Castle of Otranto (1977)
李奧納多日記 Leonarduv denik/Leonardo's Diary (1972)
荒唐童話 Zvahlav aneb Saticky Slameného Huberta/Jabberwocky (1971)
納骨堂 Kostnice/The Ossuary (1970)
唐璜 Don Sanche/Don Juan (1970)
屋裡平靜的一周 Tichý týden v dome /A Quiet Week in the House(1969)
部屋 Byt /The Flat(1968)
午後的午餐 Picknick mit Weissmann/Picnic with Weissmann (1968)
庭院 Zahrada /The Garden(1968)
自然史 Historia Naturae, Suita (1967)
其他 Et Cetera (1966)
棺材屋/棺材和天竺鼠 Rakvickarna /Punch and Judy/The Coffin House(1966)
與石嬉戲/ 與群石嬉戲Hra s kameny/A Game with Stones/Spiel mit Steinen (1965)
巴哈狂想曲 Johann Sebastian Bach: Fantasia G-moll (1965)
最後伎倆 Poslední trik pana Schwarcewalldea a pana Edgara/The Last Trick (1964)
作為編劇-
貪吃樹 Otesánek (2000).....also story
極樂同盟 Spiklenci slasti (1996)
浮士德 Faust (1994)
食物 Jídlo (1992)
波西米亞史達林主義之死 The Death of Stalinism in Bohemia (1990)
花神 Flora (1989)
Muzné hry (1988)
艾麗絲 Neco z Alenky (1988)
地下室的怪物 Do pivnice (1983)
死亡的邀約 Kyvadlo, jáma a nadeje (1983)
深坑、鐘擺和希望The Pit, the Pendulum and Hope
對話的維度 Moznosti dialogu (1982)
頹敗之屋 Zánik domu Usheru (1981)
奧特蘭多城堡 Otrantský zámek (1977)
李奧納多日記 Leonarduv denik (1972)
荒唐童話 Zvahlav aneb Saticky Slameného Huberta (1971)
納骨堂 Kostnice (1970)
作為藝術指導-
唐璜 Don Sanche (1970)
屋裡平靜的一周 Tichý týden v dome (1969)
部屋 Byt (1968)
午後的午餐 Picknick mit Weissmann (1968)
庭院 Zahrada (1968)
自然史 Historia Naturae, Suita (1967)
其他 Et Cetera (1966)
棺材屋 Rakvickarna (1966)
與石嬉戲 Hra s kameny (1965)
巴哈狂想曲 Johann Sebastian Bach: Fantasia G-moll (1965)
最後伎倆 Poslední trik pana Schwarcewalldea a pana Edgara (1964)
製作人-楊·史雲梅耶 Jan Svankmajer
貪吃樹 Otesánek (2000).....producer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