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邑(山東省門村鎮古城)

棠邑(山東省門村鎮古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棠邑,山東省門村鎮古城,現存平度市唐田村後的高坡上。

《平度縣誌》同時記載:棠邑古城現存現平度市唐田村後的高坡上。

唐田村碑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川籍移民李金武遷來安居,因此處原為棠邑古城南關,耕種之田歸棠邑城管理,故取名棠田。後因諧音書寫唐田。

王家疃村碑記載: 明隆慶四年,川籍移民王震前遷來定居,村名周代萊侯國所建棠邑城遺址在村東北隅,古城尚存的石獅子、石虎毀於1966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棠邑
  • 地理位置:山東省門村鎮古城
  • 始建於:夏朝
  • 建築材料:石頭
沿革,消失之迷,昔日地位,

沿革

夏朝為萊夷地,地處古青州。商朝為萊國地,地處古營州。西周為萊國之棠邑,地處古幽州。春秋,初為萊國。周靈王五年(公元前567年),齊國滅萊,屬齊國。
《平度縣誌》同時記載:棠邑古城現存現平度市唐田村後的高坡上。
逡巡於唐田村後,高坡已無處可尋,難道這座古城因年代的過於久遠已徹底堙沒於歷史的塵埃?
無計之時,有幾位在地頭建養雞大棚的村民指點了迷津:王家疃村的村牌上有記載,20世紀七八十年代還有塊大石牌。並領著我查看了溝邊井沿的漢白玉的年代已無可考的牌刻。
唐田村碑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川籍移民李金武遷來安居,因此處原為棠邑古城南關,耕種之田歸棠邑城管理,故取名棠田。後因諧音書寫唐田。王家疃村碑記載: 明隆慶四年,川籍移民王震前遷來定居,村名周代萊侯國所建棠邑城遺址在村東北隅,古城尚存的石獅子、石虎毀於1966年。

消失之迷

萊國是商周時期東夷古國。商代始封,西周時期成為諸侯大國,爵位為侯爵,後改為公爵。春秋初,疆域西起今臨朐,東至膠東半島,北至渤海,南至今諸城、膠州。周初姜子牙因功封於齊國,建都營丘,與萊國相鄰。萊國曾與齊國發生爭奪營丘之戰,後又多次發生戰爭,國都不得不東遷。春秋中期,萊國國力日漸衰落,又屢遭齊伐。齊靈公十五年(前567)齊侯召見萊子,萊子不從。齊靈公大怒,遂派將軍晏弱率重兵滅萊,萊民殘餘退守棠邑城。同年冬,晏弱率軍破棠,占領了今平度大部土地,萊國從此消亡,萊民一部分淪為齊國的官私奴隸,一部分被遷住倪地(今黃縣),一部分播流淄水流域的“邑落荒蕪”的“萊蕪谷”(漢代新設“萊蕪縣”,在今淄博市淄川區東南20公里的城子莊。
但棠邑並未從此徹底消亡。齊靈公派晏弱滅棠發生公元前567年,之後的齊莊公與棠邑大夫的夫人棠姜還發生一段故事。公元前548年棠公去世,棠姜的弟弟東郭偃為崔杼駕車去弔唁。崔杼看到棠姜長得很美,便讓東郭偃為他娶過來。東郭偃認為不妥當,他說,男女婚娶要辨別姓氏。現在您是齊丁公後代,下臣是齊桓公的後代。這是不能婚娶的。崔杼占筮,占筮的結果是無所歸宿的凶卦。崔杼說,她是寡婦,有什麼妨礙?死去的丈夫已經承擔過這凶兆。於是,崔杼娶棠姜。齊莊公很好色,他明知棠姜已改嫁崔杼,仍和她私通。崔杼知道後,便藉口有病不上朝。莊公乘探視崔杼之機私會棠姜。崔杼便設計將他殺了,並立景公為齊國國君,自己當上了丞相。
萊國存在至少300年,而據史實,萊國滅亡後,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曾請求齊王發放棠邑的糧食賑濟災民。由此看來,棠邑的存在在500年以上。

昔日地位

萊國為宗主國,是逢公伯陵之後裔,其屬國有紀國、州國、維邑、棠邑及今膠東半島各萊國地。
當時的棠邑在萊國具有重要地位,西有膠東半島的標誌性河流萊水(膠萊河北流為萊水、南流為膠水),東控膠東各地。
齊滅萊後,棠邑還是齊國的糧倉。在很多文獻中記載:棠邑,齊國地名,積穀之處。成語“發棠之請”(發:發放;棠:齊國地名,積穀之處;請:請求。原指孟軻勸請齊王發放棠邑糧食賑濟饑民。)
棠邑在當時當屬齊國在膠東的糧倉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