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冠海星

棘冠海星

棘冠海星(學名:Acanthaster planci):個體大,從體盤輻射的對稱,成體輻徑250至350毫米,最大超過700毫米。腕8-21個,一般13-15個。反口面骨板間隔很寬,各板有一個長,棘下部有柄,棘上端十分尖銳。腕外端棘特別發達,長可達45-50毫米 。篩板6-8個 。

生活在淺海等有珊瑚礁的水域。棲息於印度洋-西太平洋區熱帶珊瑚礁環境,主要食物是珊瑚,偶有時會以貝類或其他海參為食。棘冠海星的毒棘有毒胞,為神經毒素。棘冠海星是從浮游生物開始,然後依序為:初齡幼體→二齡幼體→三齡幼體→(沉海底)→終齡幼體→成體。成齡的棘冠海星幾乎沒有天敵,除了大法螺之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棘冠海星
  • 拉丁學名:Acanthaster planci
  • :動物界
  • 棘皮動物門
  • 海星綱
  • 有棘目
  • :長棘海星科
  • :長棘海星屬
  • 棘冠海星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稱: Crown-of-thorns Sea Star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防治措施,

形態特徵

棘冠海星盤大而平。從體盤輻射的對稱,成體輻徑250至350毫米,最大超過700毫米。腕8-21個,一般13-15個。反口面骨板間隔很寬,各板有一個長棘,棘下部有柄,棘上端十分尖銳。腕外端棘特別發達,長可達45-50毫米 。篩板6-8個 。表面布滿細長尖銳棘刺,有毒。反口面十字形的骨板間隔很寬,各網目間有小棘、顆粒和叉棘。各板上有一長而帶刺的棘。每棘下部有一高柱或柄,上端尖銳,全長為25-35毫米;腕外端2/3的棘較長和粗壯,長可達45-50毫米。間輻部的棘較為粗大和扁平,呈舌片狀。
緣板不明顯。側步帶板上各有一組5個溝棘,靠內的一個較短,中間的一個最長。每組溝棘的外側,常有一組較短的棘。各側步帶棘外半段向外的一面,都有一明顯的溝。叉棘多生在盤的背面和腕的側面,多數側步帶板上、也各生有一尖和側扁的叉棘,其長度約為溝棘的3/4。篩板突出成半球形,數目普通為6-8個。生活時為米色到綠色,或背面為青灰色,皮鰓區為紅色,大棘的頂端那些非常尖銳的刺尖,呈現出淡米色、橙色、紅色,有時紫色。

棲息環境

棘冠海星多棲息在熱帶珊瑚礁附近的沙上。

生活習性

棘冠海星是肉食動物。以珊瑚為食,啃食珊瑚蟲,包括無柄無脊椎動物和動物屍體。它們具長可彎曲的腕,管足上具吸盤,取食時身體位於食物之上,以腕吸著,由於管足末端吸盤的真空作用,翻出噴門胃插入獵物內,並分泌消化酶,再用胃包圍吞嚥食物一同進入口內。通過胃壁吸收養分。食物類型是分布於印度洋 - 太平洋的石珊瑚、細枝珊瑚屬、鹿角珊瑚、牡丹珊瑚和濱珊瑚屬等動物。
在1970年左右,連綿二千多公里長,寬約五十多公里的澳洲大堡礁,曾有五分之一的面積遭受棘冠海星的蹂躪。棘冠海星喜歡吃珊瑚,它們把珊瑚表面的珊瑚蟲吃掉,留下白色的珊瑚骨骼。平均一隻棘冠海星一天要吃掉約二平方公尺的珊瑚,食量驚人。最可怕的是棘冠海星會突然數百萬隻大量出現,幾天之內將珊瑚礁吃得面目全非,對珊瑚礁生態造成嚴重的破壞。
海洋生物學家發現棘冠海星大約平均三年一個周期大量出現,而且出現與否和暴風雨有關。研究結果發現,原來暴風雨將大量的陸地營養鹽沖刷到珊瑚礁海域,造成水中浮游生物突然間大量繁殖,而這些浮游生物又正好是棘冠海星幼蟲的食物。一隻棘冠海星一次可生數十萬顆卵,充足的食物讓很多幼蟲存活下來,大約三年後,這些幼蟲長大,就開始大肆啃食珊瑚。

分布範圍

分布於整個印度洋 - 太平洋地區,從印度洋(紅海和東非),太平洋(從日本本土南部至豪勳爵島,並從巴拿馬至西海岸加利福尼亞灣)。該物種在澳大利亞大堡礁尤為常見。
棘冠海星分布圖棘冠海星分布圖

繁殖方式

產卵季節在夏季,根據生存的不同區域。在北半球一般5-8月期產卵,而在南半球的種群是在11-2月之間產卵。這些季節的海水溫度大致高低與溫暖都與各自的棲息地時期相符。妊娠期雌性可產1.2到2.4千萬粒卵,在整個繁殖季最多可產達6千萬粒卵。
棘冠海星是有性繁殖,通過體外受精繁殖,不需要交配。雄性海星的每個腕上都有一對睪丸,它們將大量精子排到水中,雌性也同樣通過長在腕兩側的卵巢排出成千上萬的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相遇,完成受精,形成新的生命。從受精的卵子中生出幼體,也就是小海星。繁殖期雄性的精子形成受精的水柱,受精卵發育成幼蟲,4-6個月後幼蟲可以捕食珊瑚,大約2歲成熟。壽命15-17年。
幼蟲要經過幾個發展階段的傳遞,從原腸期到-羽腕幼蟲-有腕幼蟲。在有腕幼蟲階段結束,幼蟲落戶到一個合適的硬質表面和蛻變成一個幼海星。因為它的成長,腕將開始發展。幼年海星開始只有5個腕,最後成年將增加多達21個腕。研究人員指出,棘冠海星有三個年齡段:少年,亞成體,成人。增長率按特定年齡劃分,青少年時增長迅速,月增長量可達16.7毫米。而後速度減慢,從亞成年過渡到成年期,每月增長4.5毫米。

種群現狀

約1963年在澳大利亞大堡礁開始大量增殖,當時認為是其主要天敵法螺被人捕殺之故。此後在整個南太平洋增殖,對珊瑚礁和島嶼造成威脅。科學家試圖加以防除,用注射甲醛等方法殺死了許多。但到20世紀70年代末,新的研究表明以前有過類似的大量增殖,其後伴有衰退期。因此60年代的突然增長似乎是其自然循環中的一個階段。60年代以來,棘冠海星在某些珊瑚礁島嶼數量暴增,把成片的石珊瑚水螅體吃掉,造成活珊瑚大量死亡,珊瑚礁海岸遭到破壞。
澳大利亞等國經研究後認為:棘冠海星種群的暴發是由最適的水溫和較低的鹽度使同期所產的幼體得到很高的成活率所致,與人類活動無直接關係。

防治措施

為保護珊瑚礁及其生物鏈,菲律賓、印尼、紐西蘭、澳洲、美國和其他太平洋諸國也在努力的剿滅棘冠海星。然而,棘冠海星的生命力頑強,就算斷其腕或切粉碎,依然可以長成完整的個體。之前曾把捕獲的棘冠海星丟置海灘上任其曬乾脫水而死,但被動物保育團體抗議此方法不人道。而後台灣的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屏東科技大學、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漁業試驗所、中央研究院、漁業學家和漁民們發現最佳的方法:將捕獲的活體棘冠海星丟在飼育大法螺的水族箱中當成食料,讓其天敵剿滅。一方面除害而不破壞食物鏈,另一方面可加速法螺的復育、野放,然後以生物防治法來達到清除棘冠海星的目的。台灣以此方法獨步全球,已有許多國家的漁業專家來台灣取經。
棘冠海星被大法螺獵食棘冠海星被大法螺獵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