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市中區中興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中興國小,始建於1923年3月24日,由中興煤礦公司創辦,歷經變遷,多次更名。1954年改名職工子弟國小,以後不斷發展壯大。1957年設棗莊煤礦國小【礦里國小】,1958年設北山國小【1984年改名棗莊煤礦職工子弟第一國小】,1964年設北門外國小【1984年改名棗莊煤礦職工子弟第二國小】,1966年設惠工村國小【亦稱紅星村國小】,1968年設龍頭國小;1984年10月,學校更名為“棗莊煤礦職工子弟國小”。作為一所企業辦學校,在當地有著特有的影響力。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學校榮獲“山東省國有重點煤礦達標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棗莊市市中區中興國小
  • 創辦時間:1923年3月24日
2003年9月1日,根據中辦發(2000)11號檔案精神,“棗莊煤礦職工子弟國小”移交棗莊市中區人民政府管理,編制為市中區教育局直屬學校。2009年2月10日,棗莊礦業集團實驗國小1—5年級師生,根據市中區城區學校優質資源整合工作的安排部署,在棗礦集團實驗國小被市中區接收後,整建制遷移到市中區中興國小。這在中興國小發展史是一件意義深遠的大事,迎來學校發展的新階段、新契機和新機遇。
其間,雖校名屢易,但創新發展的腳步一刻未停,光輝業績,聲譽遠揚。學校突出“張揚個性、和諧發展”的辦學宗旨,努力實現 “為教師的發展鋪路,為學生的成才奠基”的辦學目標,敦行礪節,孜孜以求,培養了鐵道游擊隊政委張洪儀、建國後寧波軍區司令員汪國璋、濟南軍區政治部幹部部副部長(軍級)杜繼賢;煤炭部副部長許在廉、浙江省商業廳廳長李作霖、文化部副部長仲秋元等。深厚的文化積澱、優良的文化傳承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
學校占地十六畝,建築面積7300平方米,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設有高標準的網路教室、語音室、微格教室(綜合多媒體室)、計算機輔房、電教器材室;科學實驗室、科學探究室、綜合活動室設備較完善;舞蹈練功房、音樂教室、樂器排練室、室內體育館、200米塑膠跑道凸顯藝體教學實力;圖書室、師生閱覽室、書法室、美術室、創作室設計超前;校史陳列室(德育展室)、黨團工會老教協、少先隊活動室拓展空間大;接待室、中興會議室、中興禮堂能承擔不同類型的團體活動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