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灘

棋盤灘

棋盤灘面積約有30000多平方米,“棋盤”由一塊塊浮出水面的,大小為1平方米左右的石塊組成,每一塊石塊的四周都被深、寬都在30厘米,縱橫交錯,互相貫通的水溝圍繞,而且常年流水潺潺,人在“棋子”上可以任意走動,水不濕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棋盤灘
  • 面積約有:30000多平方米
  • 構造:大小為1平方米左右的石塊組成
  • 類別:現象
現象描述,產生機理,

現象描述

近日在廣西田東縣獲悉,在田東山村驚現一平整的、橫豎交錯有序的神奇棋盤灘。
“神奇棋盤”坐落於田東縣最高峰——蓮花山下的靈岐河上,離那拔鎮政府僅3千米,距田東縣城40公里。
專家認為,水是縱向流動的,但棋盤灘“水橫流”,這成了一個難解之謎。

產生機理

“棋盤”形成的奧秘
   這些棋盤格子是經過漫長的地質歷程才最終形成的,但從其形成的種種條件看,也存在很多種巧合。大自然雖然十分複雜,千姿百態,千變萬化,但能如此多種條件的“巧合”,也是十分少見的,其機率實在很低。首先,構成“棋盤”要有物質基礎,即要求有巨厚的砂岩層,層厚達1米以上而且質地要均勻純淨,這些岩層的生成年代大約在2.3億年前的三疊紀中期較深水的海域。這樣的岩層在整個廣西,乃至整個華南地區的三疊紀地層中都十分少見。但這樣的岩層一旦生成,大多質地純淨,因此強度很高,在外力作用下不像其它岩層那樣易碎成小塊。三疊紀晚期(距今約2.1億年前),由於地殼運動,廣西地區逐漸上升為陸地,原來呈水平狀的海底沉積岩層經褶皺上升,剝蝕成山,在褶皺上升的同時,岩層在構造應力下產生的南北方向滑動擠壓生成多組剪下節理縫。那拔河段那瓦村附近的石坪,則正巧處在岩層褶曲相對平坦的中間部分,地質學術語上稱之為“箱狀向斜”軸部,而所生成的兩組直交的剪下節理,又正巧和該河段河水流向大致呈45°相交,而且此段平坦寬闊的石坪,還微微向下游作2~3度平緩傾斜,正因為這種種的巧合,才使得寬闊石坪上的這兩組節理縫在流水作用下相對均衡地受到磨蝕,從而形成寬窄均勻、縱橫交錯的溝渠。如果流水是垂直或大致垂直於其中某一組節理縫,或缺少其中某一項條件,則不會生成如此的奇觀。
在距今約100萬年前的新近紀晚期,田東那拔一帶的地形地貌已基本定型,當時森林密布,河水充盈,其水量之大和現在無法相比,河谷中之砂岩層在流水沖刷下,尤其是在洪水季節,洪水常會夾著砂石沿岩石節理縫侵蝕磨削,經過千百年的加工雕琢,最終形成了現今的地質奇觀。那瓦村附近的河水即使只在40-50年前,其水量也至少比現在大十倍以上,天然“棋盤”的範圍也比現在的大得多。現今因樹木少了,河水也就小了很多,很多“棋盤”也被稻田蓋住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