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公交

梧州公交

梧州公交(Wuzhou Public Transport)是指服務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範圍內運營的城市公共運輸運輸系統,為梧州主要公共運輸方式之一,其首條公交線路開通於1959年12月。

截至2019年12月, 梧州公交共擁有運營公車輛578輛,開通公交線路54條,運營線路總長度870公里,日均客運量約15萬人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梧州公交
  • 外文名:Wuzhou Public Transport
  • 公交類型:常規公共汽車、定製公交等
  •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
  • 車隊規模:578輛(截至2019年12月) 
  • 線網長度:870 km(截止2019年12月) 
  • 日均客運量:15 萬人次(2019年) 
  • 年客運量:6452 萬人次(2018年) 
  • 報站語言:國語、粵語
  • 車票價格:1-2元/人次,部分線路分段計價
  • 運營機構:梧州城建公共運輸有限公司
  • 線路數量:54條(截止2019年12月) 
歷史沿革,公交類型,票務指南,特色公交,“全國工人先鋒號”,省際公交,建設規劃,發展智慧公交,規劃建設BRT,未來發展目標,

歷史沿革

民國17年(1928年),外地商人在梧州開辦汽車行,在河東市區營運,因虧損次年停業。至民國26年,復設汽車行,年余停辦。
1959年8月,梧州市交通公司成立,負責全市公共汽車、船營運業務;同年,從市煉鋼交通指揮部調進2輛蘇聯吉斯164型貨車代客車,12月調入松陵牌和松花江牌客車各1輛。
1959至1960年初,以貨車代替客車營運,後由5輛汽車組成公共汽車隊,開闢二中至錢鑒、 河西浮橋頭至松脂廠等2條運行線路。營運年余,能源緊缺,為保城市交通事業的正常 運轉,1960年4月~1961年4月,交通公司職工分批輪流到蒼梧縣山心鄉的深山老林,伐木燒 炭,以木炭代替汽油,保持了2條交通線路正常運行。至1962年,年均行駛3.2萬公里,年客運量127萬人次。
梧州公交
1960~1992年市公共汽車客運量統計表
1964年,開通中山路至倒水線,線長35公里。至1965年, 開闢線路3條, 站點50多個。
1967年,開通中山路至封川江口(原12路線),線長24公里;1970年4月停運;1983年7月恢復運營,後又再次停運。
1968年8月,市交通公司革委會成立;受“文化大革命”干擾,部分線路一度停止營運
1974年,梧州公交線路發展到6條,線路總長84公里,站點78個。
1976年1月,市交通公司改稱市公共汽車港口輪渡公司。
1978~1979 年, 先後開闢中山路至炭素廠、文化路至平浪、文化路至龍華、中山路至雞爪山4條線路, 總長37.5公里。至1980年,有線路11條。
1979年8月,市公共汽車港口輪渡公司改組為市輪渡公司和市公共汽車公司。
1980年起,建立三級調度網路,建立線長調度負責制,分線路管理,改單向調度為雙向調度,在主要線路增加班次。開設零時班車,設立區間車,實行送車上門,營運到廠。
1982年6月,開闢西江一路至龍圩(蒼梧)線,是梧州市交通的主要幹線,客運量占全市的1/3。
梧州公交
老式公車
1984年9月,開闢了中山路至石橋、中山路至梨埠、 中山路至沙頭3條遠郊線,總長188公里。
1985 年,逐步形成全程車、區間車、跨線車、定點專港灣式公共汽車乘車調度站車、包(租)車等各種調度形式,以及增加後派車。同年,在河東區設立營運中心,加強城區線路和遠郊線路的調度。
1989年年初,香港必達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贈送梧州公共汽車公司雙層巴士汽車兩輛投入運行
1996年,政府廣場-錢鑒專線開通。1997年,延伸至新村;2003年6月,延伸至七中;2004年,延伸至紅嶺路總站,變更為20路線。
1988年,在各車隊及市區主要線路始發站配置無線電對講機。至1992年,基本形成了公司、車隊、線路站亭三級無線電通訊調度網。1994年,在梧州大酒店對面建立“港灣式”汽車營運、調度站。停站不占車道,提高營運效率。
1994年,公司購置無人售票大巴、中巴23輛,在自治區內第一家實行無人售票制,在車前門旁設票箱,由乘客按價投幣,既方便乘客,又提高客運效率。
2004年1月1日,公共汽車公司改制成為梧州珍寶巴士有限公司,改制後梧州公交數量成倍增加。
2008年9月10日,38路線(太陽廣場-梧州職業學院)開通。
2009年3月21日,為信守對梧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公交進小區、村村通公交"鄭重承諾以及積極配合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的民生政策,39、40、41、42、原43、45路線等6條線路開通。
2009年9月9日,火車站專線(現46路)開通。
2010年8月28日,43路線(義烏商品城-里新里)開通。
2012年9月,為方便村中學生上學,47A、B路線開通,龍新村村委會主任李業生個人出資2萬多元作為虧損補貼。
梧州公交
梧州公交
2014年1月1日,根據上級部門對主城區與龍圩區之間的公交線路的批覆要求,49路線開通;同月4日,48路線開通。
2018年5月17日,305路線開通。
2019年1月1日,粵桂試驗區公交專線、西江機場專線(現梧州公交520路線)開通。同年6月1日,市城投在中恆體育館舉行重組金暉公交業務儀式。同年12月5日,梧州市公交一體化啟動儀式在長洲島竹灣公交總站舉行,城建公交正式合併珍寶巴士,梧州正式進入公交一體化時代。
2020年1月11日,52路省際公交路線開通;同月21日,35路線恢復運行。同年5月1日,36路線(旺甫-仙人湖景區)開通運行。
2021年1月,開通蒼梧縣城鄉公交。
2023年7月,旅遊專線三路線開通

公交類型

幹線線路
2路
3路
12路
13路
20路
24路
46路
48路
49路
520路
支線線路
1路
7路
11路
16路
18路
19路
21路
52路
28路
29路
31路
38路
51路
-
-
-
-
-
-
-
社區線路
4路
8路
9路
10路
14路
22路
41路
42路
43路
-
村鎮線路
6路
17路
25路
30路
32路
35路
36路
-
-
-
龍圩區線路
廣平專線(201路)
202路
203路
204路
205路
206路
207路
208路
209路
211路
303路
306路
307路
西江機場快線
高鐵快線
旅遊專線
冰雪小鎮專線
臨港經濟區專線
212路
-
已停開線路
5路
14路
15路
23路
27路
33路
37路
39路
40路
45路
47路
301路
302路
305路
50路
26路
210路
-
-
-
來源:

票務指南

梧州公交平均票價2~5元(機場快線10元)並且支持全國交通一卡通、銀聯雲閃付APP、公交IC卡、銀聯卡、微信小程式。

特色公交

“全國工人先鋒號”

2016年,梧州公交12路線班組獲“廣西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2019年五一前夕,又被授予2019年“全國工人先鋒號”。
梧州公交
疫情期間確保不帶病上崗
為了讓早起上班上學的市民能乘上車,12路線班組的公交司機必須起得更早,才能確保線路能準時準點發車。他們每天起早貪黑在城市中穿梭往返,為市民的便捷出行而辛苦工作著。這條路線是連線萬秀長洲兩個城區的重點路線,內練素質、外樹形象是12路線班組為乘客提供優質服務的‘法寶’。

省際公交

2020年1月11日,開通的梧州公交52路,由梧州南站為起點,終點在廣東肇慶封開碧桂園,線路全程約50公里,票價為2元/人。該線路公車行經梧州市區時,停靠沿線各原有公交站點,進入廣東省封開縣後,則設大旺、粵運封開客運站、封州廣場、封開體育館、封川車站等站點,全線共有站點36個,單程用時約1小時40分,其中梧州南站到藍天港灣約35分鐘,中山路到封開約1小時。
2021年,52路調整為:梧州四恩寺-粵運封開汽車客運站。

建設規劃

發展智慧公交

梧州公交
市政廣場站電子站牌
梧州公交公司計畫結合新增或最佳化的公交線路給配新能源公車,把燃油式公車逐步更新置換為新能源公車,提升民眾公交出行舒適度。同時,梧州公交公司建設一批城市公共汽車樞紐站場及相應的配套設施,方便民眾就近乘車,最佳化換乘條件,從根源上解決配套公交站場缺失,制約公交健康發展的問題。公司還將加快推進“電子站牌”建設,依託城投集團“數字梧州”建設平台,打造“智慧公交”項目,屆時全彩屏的“電子站牌”將實時顯示車輛到站情況,更有利於市民乘車。此外,我市將不斷最佳化城市與城市、城市與鄉鎮的公交線路,滿足公眾出行需求。

規劃建設BRT

為了最佳化城市交通,市住建部門進行了快速公交系統的前期研究。2017年9月29日,市住建委網站發布公示《梧州市快速公交系統(BRT)前期研究》。公示顯示,根據對梧州市的現狀公交線路分布、城市發展趨勢、未來公交客流需求水平、道路條件、交通擁堵情況等不同方面進行綜合考慮,規劃了2條適宜實施BRT的走廊(近期規劃),分別是BRT一號走廊和BRT二號走廊。此外,除了上述兩條近期規劃的BRT走廊外,遠期還將規劃新增6條走廊,以串聯赤水片區、社學片區、龍圩南片區、城北片區以及粵桂合作片區。
梧州公交
近期BRT走廊規劃圖

未來發展目標

《梧州市城市公共運輸專項規劃(2012-2030)》中指出,梧州市城市公共運輸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中心城區構建以大運量快速公交(軌道交通)為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體,計程車和水上公交為輔助,公共腳踏車為接駁,多模式有持續競爭力的一體化城市公共運輸體系,為梧州區域樞紐交通城市和生態宜居城市的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