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烏梅湯(《傷寒全生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梔子烏梅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全生集》卷四。主治傷寒愈後,熱氣與諸陽相併,陽氣未復,不眠。

基本介紹

  • 名稱:梔子烏梅湯
  •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四
  • 組成:梔子、黃芩、柴胡、甘草、烏梅、人參、麥冬、竹葉
  • 主治:傷寒愈後,熱氣與諸陽相併,陽氣未復,不眠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梔子一錢(3g),黃芩一錢(3g),柴胡二錢(6g),甘草一錢(3g),烏梅二個,人參一錢(3g),麥冬一錢(3g),竹葉十四片。

用法用量

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主治

傷寒愈後,熱氣與諸陽相併,陽氣未復,不眠。

附註

方中諸藥用量原缺,據《證治準繩·傷寒》。

附方

名稱:梔子烏梅湯
組成:梔子、黃芩各6g,柴胡9g,甘草3g,烏梅10g,生薑3片,竹葉5g,豆豉10g
用法:水煎服
主治:傷寒瘥後不得眠
出處:《藥性賦白話解》
名稱:梔子烏梅湯
組成:梔子15g,黃芩15g,甘草15g,柴胡12g,烏梅7g,生薑3片,竹葉7g,豆豉12g
用法:水煎,早晚溫服
主治:傷寒後,虛煩不眠,脈弦數,舌苔黃
出處:《中醫精神病護理與治療學》
功用:清熱瀉火,除煩安神
名稱:梔子烏梅湯
組成:梔子、黃芩、甘草各9g,柴胡15g,烏梅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傷寒後余邪未清,邪留少陽:陽明證
出處:《中醫診斷治療學》
功用:清熱除煩,和解少陽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丹溪手鏡》:“熱病餘熱人心包絡不臥,宜知母麻黃湯小汗之;次用小柴胡烏梅梔子湯,散心經之熱;差後陰未復不臥,宜梔子烏梅湯。”
2.《傷寒類書活人總括》:“瘥後不得眠者,熱氣與諸陽相併,陰氣未復故也,梔子烏梅湯,或《易簡》溫膽湯加竹茹,此可通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