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梅花鹿產品

吉林梅花鹿產品

吉林梅花鹿產品,吉林省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梅花鹿是中國東北三寶之一,家養梅花鹿在吉林省已有300餘年歷史,是吉林特色優勢產業。經過人工馴養培育的梅花鹿藥用價值很高,被加工成為各類保健品和藥品,長期以來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

吉林省是梅花鹿資源大省,2015年全省梅花鹿飼養量達49.43萬隻,存欄量占中國總量的50%以上。

2005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吉林梅花鹿產品”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梅花鹿產品
  • 產地名稱:吉林省
  • 品質特點:體質結實,腰背平直,四肢健壯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5年第185號
  • 批准時間:2005年12月28日
產品特點,品種特徵,質量特色,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種特徵

體貌特徵
吉林梅花鹿品種體型中等大小,結構緊湊,體質結實,腰背平直,四肢健壯,頭方正,額寬,鼻樑平直,嘴巴粗短、平齊,目光溫和。
吉林梅花鹿吉林梅花鹿
⑴雙陽梅花鹿品種
成年公鹿體重平均為138千克,體長103—113厘米,體高為101—111厘米;成年母鹿體重為68—81千克,體長94—100厘米,體高88—94厘米。公鹿夏毛呈棕紅色或棕黃色,梅花斑點大而稀疏,背線不明顯,腹下和四肢內側皮毛較長,呈灰白色。冬毛密長,呈灰褐色,梅花斑點隱約可見。
⑵東豐梅花鹿品種
成年公鹿體重平均為128.8±5.45千克,體(斜)長114.2±6.34厘米,體(肩)高為106.6±5.77厘米,胸圍129.0±7.42厘米,胸深47.6±3.68厘米,頭長32.4±1.83厘米,額寬15.2±1.41厘米,角基距5.0±1.71厘米,尾長15.5±1.44厘米;成年母鹿體重為75.0±6.19厘米,體(斜)長92.5±2.86厘米,體(肩)高87.0±3.09厘米。夏毛呈棕黃色,頸、腹和四肢內側的毛色較淺,梅花斑點中等大小,臀斑白色、明顯,周邊黑圈不完整,背線多數不明顯;成年公鹿具有喉斑,冬毛密長,呈灰褐色,梅花斑點不明顯,頸毛髮達呈深褐色。
⑶四平梅花鹿品種
成年公鹿體重平均為141±10.8千克,體(斜)長106±6.6厘米,體(肩)高為105±3.1厘米,胸圍124±6.6厘米,胸深49±4.0厘米,頭長32±1.7厘米,額寬17±1.4厘米,角基距5.5±0.7厘米,尾長17±1.4厘米;成年母鹿體重為80±8.6厘米,體(斜)長94±3.2厘米,體(肩)高89.0±2.1厘米。公母鹿夏毛多為赤紅色,少數為桔黃色或大白花;花斑明顯、整潔;背線清晰。喉斑明顯,多呈潔白色。臀斑明顯,在周圍有黑色毛圈。尾毛背側呈黑色。
⑷敖東梅花鹿品種
敖東梅花鹿品種體型中等,成年公鹿體重為125.90±10.28千克,體(斜)長為105.30±5.21厘米,體(肩)高為104.10±5.57厘米;成年母鹿體重為71.90±5.84厘米,體(斜)長為94.29±3.05厘米,體(肩)高為91.05±3.72厘米。體質結實;體軀圓粗,胸寬而深,胸圍較大,背腰平直,臀豐滿,無肩峰,四肢較短;頭方正,額寬平,耳大小適中,目光溫和,眼大無眼圈,頸短粗,尾長中等;角基距較寬,角基圍中等,角柄低而向外側斜。夏毛多呈淺赤褐色(母鹿較公鹿毛色稍淺);頸、腹和四肢內側的毛色較淺,但與體毛基本一致。梅花斑點均勻而不十分規則,大小適中。臀斑明顯。背線不明顯。喉斑不明顯。有不明顯的黑鼻樑。距毛較高;冬毛密長,呈灰褐色,梅花斑點不明顯;頸毛髮達呈深褐色。
⑸長白山梅花鹿品系
成年公鹿體重平均為126.5±11.82千克,體(斜)長105.77±10.50厘米,體(肩)高為106.1±11.34厘米,胸圍119.78±3.41厘米,胸深48.37±1.68厘米,頭長32.63±2.90厘米,額寬14.98±1.25厘米,角基距8.17±064.厘米,尾長16.25±1.61厘米;成年母鹿體重為81.0±6.05厘米,體(斜)長90.88±10.34厘米,體(肩)高86.98±8.31厘米。公母鹿夏毛均為三個色型;多呈無背線的桔紅色色型,少部分為有明顯黑背線大梅花斑點的淺褐色被毛色型和無背線的梅花斑點小而不明顯的栗色被毛型。呈桔紅色色型的梅花斑點大小造中,但腹緣部位的梅花斑點密園而大,臀斑邊緣生有不甚明顯的黑毛圈,而另兩個色型則生有黑色毛圈。三個色型的腹面都內著潔白長毛,喉斑較小,呈潔白色或灰白色,腹下和四肢內側被毛較長,呈淺灰白色,與被毛界限不甚明顯。其距毛呈褐色,嶼被毛無明顯差異。冬毛密長,呈灰褐色,梅花斑點不明顯。
吉林梅花鹿吉林梅花鹿
茸型特點
茸的主幹、茸根、嘴頭均較圓;三杈茸彎曲弧度小;茸挺粗壯肥大,嘴頭飽滿、呈元寶形;茸形根細上沖,眉枝短而較粗,彎曲較小,鹿茸細毛紅地,茸色純正。
三杈鮮茸的主幹長47.2±4.68厘米,圍15.70±1.52厘米;眉枝長20.1±2.02厘米,眉枝圍11.3±1.43厘米;嘴頭長12.3±1.46厘米,嘴頭圍14.9±1.52厘米;眉二間距29.3±3.95厘米。

質量特色

1.鹿茸
吉林梅花鹿鹿茸呈圓柱狀分枝,具一個分枝者習稱“二槓”,主枝習稱“大挺”,長17—20厘米,鋸口直徑4—5厘米,離鋸口約1厘米處分出側枝,習稱“門莊”,長9—15厘米,直徑較大挺略細。外皮紅棕色,多光潤,表面密生紅黃色或棕黃色細茸毛,上端較密,下端較疏,分岔間具1條灰黑色筋脈,皮茸緊貼。鋸口黃白色,外圍無骨質,中部密布細孔。體輕,氣微腥,味微鹹。具兩個分枝者,習稱“三岔”,大挺長23—33厘米,直徑較二槓細,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縱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紅黃色,茸毛較稀而粗。
水分:不得超過18%;
灰分:不得超過45%;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過15%;
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於15%;
醇溶性浸出物:不得低於3.0%。
鹿茸鹿茸
2.鹿鞭
由雄性鹿屠宰後取下的外生殖器的乾品。呈長圓柱形,略扁;有縱橫紋;龜頭鈍圓,包皮後翻,帶有陰毛,睪丸兩枚,呈長橢圓形,海綿體斷面呈蝶狀,有尿道溝;表面棕黃色或棕紅色;氣微腥,味微鹹。
水分:不得超過13%。
總灰分:不得超過4.6%。
水浸出物:不得低於23%。
3.鹿血
為鮮鹿血或紅褐色粉末,氣腥,味甘、鹹。鹿血粉:為紅褐色粉末。
水分:鮮鹿血:60%—80%;鹿血粉:5%—8%。
蛋白質:不得低於8%。
4.鹿尾
呈扁錐形,腹面扁平,背面微凸;尾椎骨不外露,無殘肉。質地堅實,內部飽滿,細長,表面為紫黑色或紫褐色,有光澤;氣微腥,味微鹹。
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3%;
總灰分:不得超過4.6%。
5.鹿胎及鹿胎膏
鹿胎乾胎四肢蜷於腹下,頭側彎貼胸的一側,呈半球形,如系胎衣包裹,胎兒周身有數個紫褐色斑塊(胎衣子葉)附著。花斑明顯,表面黃褐色或赤褐色,斑點乳白色。具有特殊腥香味。
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3%;
總灰分:不得超過4.6%。
鹿胎膏為棕褐色至黑褐色乾膏方塊,味甘,微苦。每塊重50克。
水分含量為8—12%。
6.鹿筋
鹿四肢剔下的筋腱的乾品,呈長條形,上部開叉,下端留有兩個附蹄;表面棕黃色,半透明,有光澤。氣微腥,味淡。
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3%;
總灰分:不得超過4.6%。
鹿筋鹿筋
7.鹿脫盤
呈盔狀或盤狀,周邊有珍珠狀凸起,類骨質結構。直徑3—6厘米,高1.5—4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光澤,中部具蜂窩狀細孔。
水分:含量不得超過5%。

產地環境

中國梅花鹿共有6個亞種。其中:
東北亞種,分布限於長白山一帶。
華南亞種,殘存於江西、安徽南部及浙江西部。
四川亞種,僅分布於四川諾爾蓋縣和紅原縣。
台灣亞種,分布台灣,野生種已在本世紀40年代絕跡,但飼養種群已有相當數量。
山西亞種,僅分布於山西。是否存在尚待證實。
河北亞種,曾分布於河北省,現已絕跡。
野生梅花鹿東北亞種,主要棲息于吉林省的長白山區。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部,地處張廣才嶺、威虎嶺、龍崗山聯線以東地區,包括25個市縣。這裡地貌複雜多樣,有山地、台地、丘陵、河谷盆地和火山群;山地海拔500—2,691米;屬於北半球中溫帶,呈大陸性山等地氣候,季風明顯、春季風大幹燥、夏季溫暖多雨、秋季涼爽、冬季漫長寒冷。年日照2,109—2,660小時,無霜期平均120—130天,年降水量600—1,340毫米;分部最廣的地帶性土壤為暗棕色森林土,還有白漿土、草甸土、石質土等。
長白山區具有典型的山地自然特徵,自山麓到山頂植被分布呈明顯的垂直變化。從下而上分為:闊葉林帶、針闊葉混交林帶、針葉林帶、岳樺林帶和山地苔原帶。梅花鹿主要棲於闊葉林和針葉林的過渡帶,即針闊葉混交林帶中。該地帶植物種類豐富,是長白山植物最多、分布面積最大的景觀帶。針葉樹以紅杉為主,還有長白松、東北紅豆杉等。闊葉樹有白樺、水曲柳、黃柏、紫椴、柞樹等。草本植物種類繁多,有芍藥、平貝母、東北延胡索等。此外,還有多種菌類、苔蘚類、地衣等。
野生梅花鹿一般棲於森林的邊緣和山地草原。據資料記載,歷史上吉林省東部山區及山地丘陵的森林裡,都有野生梅花鹿分布。如今只有長白山南、北西側很小範圍內有野生,數目已很少。調查表明,梅花鹿水平分布僅在東經127°以東,北緯46°以南的局部地區,在吉林省境內有汪清、琿春、安圖、撫松及長白縣。吉林省梅花鹿分布範圍已大大縮小,東部多數縣(市)都已杳無足跡,瀕臨絕種。
梅花鹿東北亞種在適應地理環境中,形成了季節性垂直遷移的習性,梅花鹿的上限可達海拔1,600米左右的明暗針葉林帶的交界線,下限可到450米以下的闊葉林外緣。鹿的上爬是因夏季炎熱,防蚊避暑。寒冷的冬季則隱居在山地下部混交林內的避風向陽處。
梅花鹿東北亞種在適應地理環境中,還形成了採食性較廣的特點,主要鮮類飼料有嫩枝、樹葉、果實、青草、苔蘚和地衣等。其中尤喜食柞樹葉及嫩枝。
長白山長白山

歷史淵源

梅花鹿鹿茸及鹿副產品的套用歷史十分悠久。鹿茸在中國己有1800餘年的套用歷史。《神農本草經》載有“味甘溫,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生齒不老”。《本草綱目》稱鹿茸可以“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此外,《名醫別錄》、《夢溪筆談》、《藥性論》、《本草經疏》等著作均論述,並逐漸由此擴展至鞭、筋、血、尾、胎、脫盤、角等部位入藥。歷代醫家從臨床套用實踐中總結出鹿茸的主要功效: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托瘡毒。
鹿血、鹿茸血套用於醫療保健的歷史可追溯至宋代。當時,“刺血生飲”為皇宮和達官貴人的一種滋補之道,最早見於寧人周輝的《清波雜結》。寧洪邁《夷堅志》載:“趙監廟素有贏疾,或教之日服鹿血則愈。趙買鹿三四頭,日取一枚,以長鐵管插入其內間,少頃。血凝滿管中乃服,趙果膚革充盛,健飲啖”。後來,清皇室亦行此道,據徐河《清稗類鈔》云:“文宗御守時,體多疾,面常黃,醫謂鹿血可飲,手是養鹿百數十,日命取血以進”。至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則對鹿血醫療作用體積了詳細記載:“大補虛報,益精血,解痘毒。藥毒”。並對鹿血、鹿茸血酒頌曰:“近世者有服鹿血酒者。雲得乾射生者,因采捕人山失道,數日飲渴將委頓。惟獲一生鹿,刺血數升飲之,饑渴頓除。及歸,遂覺血氣充盛異人。有效而眼之者,刺鹿頭角間血,酒和飲之更佳”。此外,鹿鞭、尾、筋等在中國本草典籍中亦均有記載。
中國養鹿的歷史更為久遠,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形成了圈養鹿的雛形。《詩經》中就有關於養鹿的描述,在《豳風·東山》中有這樣的詩句:“町疃鹿場,熠耀宵行。”
長白山區域是梅花鹿東北亞種的主要分布地。據《金史》記載,山林獵戶常用樺樹皮做角哨,吹出“呦呦”之聲,誘鹿出林,聚而捕之。後金天命四年(1619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老罕王)就以今吉林省輝南、梅河口、東豐、東遼及遼寧西豐為中心,建起了大圍場。康熙朝開始,對圍場實行封禁,統歸“盛京”(瀋陽)管轄,稱為“盛京圍場”。《清朝文獻通考》證:東豐“明為海西衛葉赫、哈達、輝發三部地……天命間設盛京圍場,協領守之。”圍場每年按例以梅花鹿茸及鹿副產品向朝廷貢鮮。由此開始了吉林梅花鹿養殖自然發展史。
嘉慶元年(1796年)至道光七年(1827年),逐步形成了由圈養梅花鹿的原始方式,向現代人工養鹿模式的轉變。《東豐縣誌》謂:清道光七年即查出在圍場中有鹿窖110處,系潛入圍場流寓的獵戶,為補貢額不足,捕獲鹿只所設。由此,開始嘗試圈養梅花鹿。
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廷恩準在伏力哈色(滿語,漢語意思為“香”)欽圍場(今隸屬於東豐縣小四平鎮、橫道河鎮)設立“皇家鹿苑”,開始重視圈養梅花鹿。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為圈養梅花鹿封設“鹿韃”,成為中國吏制史上絕無僅有的官銜。《東豐縣誌》及史料云: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獵戶趙允吉被朝廷封為七品“鹿韃”;清宣統3年,其子趙振山被封為六品“鹿韃”。
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廷為仍享貢鮮,特留伏力哈色欽圍中2298公頃山林,做為養鹿官山地。這是中國首個集梅花鹿保護與養殖為一體的國家基地。
民國十三年(1924年),國民政府在東豐成立了首個國有性質的養鹿場,存欄公鹿僅2隻,母鹿36隻。民國二十年(1931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東豐圈養梅花鹿已發展相當的規模。圈養的梅花鹿東北亞種存欄已達870隻。其中,日偽當局一次調往日本活鹿即達300隻;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末,存欄590隻。
此後,梅花鹿養殖業逐步發展,並遍及吉林省。其中起步較早的有龍潭山、輝南、撫松、雙陽、四平、通化、集安、敖東等養鹿場。吉林梅花鹿各品種(系)均源於梅花鹿東北亞種,該亞種的分布僅限於長白山一帶。中國各地飼養的種群,主要是本亞種的後裔。建國以後,全省各梅花鹿養殖場均以品種(系)選育為主要方向,開始了梅花鹿的育種工作。先後培育出了適應平原丘陵、半山區、山區環境因子的梅花鹿品種或品系,已通過鑑定的有四個品種和一個品系,即雙陽品種、東豐品種、四平品種、敖東品種和長白山梅花鹿品系。
吉林梅花鹿吉林梅花鹿

生產情況

吉林梅花鹿養殖歷史較長,規模較大,開展品種(系)選育工作較早,據不完全統計,吉林省梅花鹿存欄量近30萬頭。鹿茸及鹿副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出口日本、韓國等國家,年銷售額超過12億元。其中,全省年產鹿茸100噸,產值7.5億元;年產鹿鞭10000根,產值0.04億元;年產鹿血60噸,製品產值0.06元;年產鹿血60噸,製品產值0.06元;年產鹿尾20000個,製品產值0.03億元;年產鹿胎5000個,製品產值3億元;年產鹿筋30噸,製品產值1億元;年產鹿托盤50萬隻,製品產值0.6億元。
2015年,吉林雙陽有梅花鹿存欄22萬隻,養鹿戶1.2萬戶,鹿產品經銷企業220家,鮮鹿茸產量160噸,全區梅花鹿產品交易市場鹿副產品吞吐量達到1500噸,鹿業總產值12億元,生產加工企業產值2億元。雙陽區梅花鹿產業規模占全省的1/2、占全國的1/6,雙陽區鹿鄉鎮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鹿產品集散中心,被業內譽為全國鹿產品市場的“晴雨表”。
2017年,吉林雙陽區梅花鹿存欄23.5萬隻,較2016年同期增長1萬餘只。養鹿戶發展到1.2萬戶,百隻以上養殖大戶450戶,超千隻規模養殖戶12戶,鹿產品經銷企業發展到220家,鮮鹿茸產量200餘噸,增長8%。全區梅花鹿產品交易市場鹿副產品吞吐量達到3000噸,增長近一倍。鮮鹿茸吞吐量達到300噸,鹿業總產值20億元。梅花鹿產業重點龍頭企業有8家,生產加工六大類130個品種,年產值達5億多元。

產品榮譽

2005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吉林梅花鹿產品”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吉林梅花鹿產品保護範圍是長春市(雙陽區、九台市)、吉林市(龍潭區、豐滿區、永吉縣、蛟河市、樺甸市、磐石市、舒蘭市)、四平市(梨樹縣、伊通縣)、遼源市(東豐縣、東遼縣)、通化市(梅河口市、輝南縣、柳河縣、集安縣、通化縣)、白山市(撫松縣、靖宇縣、長白縣、臨江市)、延邊州(延吉市、龍井縣、汪清縣、安圖縣、敦化市、琿春市、圖們市、和龍市)等7個地區的30個縣(市、區)。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系)譜系管理技術要求
1、譜系管理主要針對雙陽、東豐、四平、敖東梅花鹿品種及長白山梅花鹿品系
2、鹿只譜系清楚,有可追溯性
每隻鹿都有譜系記載,連續記載3代,血緣關係清楚。
吉林梅花鹿吉林梅花鹿
3、譜系格式採用國際通用格式
譜系格式採用豎式譜系格式。
二、飼養環節技術要求
1、飼養
(1)精料按不同鹿、不同生物學時期營養需要量餵給,粗料、多汁料等以吃足、不浪費為限。
(2)飼餵要定時定量。
(3)不同飼料要按飼料的性質分別餵給。
(4)變更日糧要逐漸進行。
(5)飼料要精心保管,不餵發霉酸敗的變質飼料。
(6)日糧配合要科學合理,計量準確,比例適宜,適口性好。
2、飼餵
(1)時間與次數:每晝夜飼餵3次,按季節早、午、晚均衡飼餵。
(2)給料原則:先精後粗,均勻投料,精料準確。
3、飲水
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北方東季飲溫水。
吉林梅花鹿吉林梅花鹿
4、舍飼
(1)保護圈舍清潔,及時隔離治療病鹿。
(2)圈舍要防風防雪,保持乾燥,出入圈舍要關門。
三、加工工藝
(1)鹿茸加工
①排血茸加工工藝(馬派炸茸)
鹿茸 編號、稱重、測尺、登記 排血 刷洗
破傷茸處理→上架固定→ 第一次煮炸(第一排水、第二排水)、烘烤、風乾→第二次水煮(回水)、烘烤 、風乾→第三次水煮(回水)、烘烤、風乾→第四次水煮(回水)、烘烤、風乾→煮頭、烘烤、風乾→質檢→包裝→貯藏→出廠
冷凍乾燥茸
鹿茸→編號、稱重、測尺、登記→刷洗→速凍→升華脫水→凍乾茸
2)鹿鞭加工
鹿屠宰後→環切包皮→將陰莖與腹壁剝離至坐骨結節處切斷,並將兩側睪丸與輸精管少許一起切斷→去掉陰莖上的殘肉和筋膜→將陰莖拉直,將睪丸附在陰莖根部→釘在木板上→陰乾或烤乾成型
3)鹿血加工
鮮血→放於平底淺盤中→70—80℃烘乾→粉成細粉(過40目篩)
4)鹿尾加工
鹿屠宰後→在薦椎與尾椎相接處將尾割下,去掉殘肉和脂肪與第一尾椎骨→浸泡,拔掉尾毛,刮掉尾上絨毛和表皮,尾端用棉線縫合或用夾子夾住→烘乾成型(冬季或早春也可陰乾)
吉林梅花鹿吉林梅花鹿
5)鹿筋加工
取筋→刮筋→浸泡(2—3天)→颳去肌肉→浸泡(1—2天)→再刮一次,將肌肉全部刮掉→排接→用細木棍穿起掛在陽光下乾燥
6)鹿胎膏加工
①取胎→酒浸(2—3天)→整形→烘烤(開始時的溫度在90℃—100℃,烘烤2小時左右)→煎煮(當胎兒骨肉分離時,停止煎煮,將骨肉撈出)→過濾胎漿(低溫保存備用)
②將撈出的骨肉分別放入烘乾箱內→80℃烘乾
頭骨和長軸骨砸碎後再烘乾,直至骨肉酥黃純乾為止
將純乾的骨肉粉碎成80—100目的鹿胎粉→稱重保存
③熬膏:上述原漿→煮沸→加入鹿胎粉→攪拌均勻→加1.5倍(比鹿胎粉重)紅糖→用文火煎熬濃縮,至呈牽縷狀不粘手時出鍋→倒入抹有豆油的瓷盤內,置於陰涼處,冷卻後即為鹿胎膏。
四、主要質量控制參數
1、鹿茸技術參數
1)感官特徵
名稱
感 官
二槓鋸茸
分枝正常,比例欠協調,主挺不怪角,嘴頭扭嘴未分枝,根部有包棱,骨痘明顯。純乾、不臭、無蟲蛀。排血茸皮色欠亮澤,剖面含殘血;帶血茸皮色灰暗,剖面含血少,血色陳舊。單枝重高於75g以上的二槓鋸茸。
二槓砍茸
頭骨潔白,無殘肉,無損傷,嘴頭飽滿,眉枝與主廷均稱。加工不破皮,不倒毛,不底漏,不存摺,無異味,無蟲蛀的二槓砍茸。
三杈鋸茸
基本呈三杈形,不怪角,根部有奶子,質地較老,骨痘較多,破皮不露茸;加工不臭茸無蟲蛀。排血茸排血不淨,皮色發暗;帶血茸含血量少,血色灰暗。單枝重高於200g以上的三杈鋸茸。
三杈砍茸
分枝正常,比例欠協調,根部包棱較大或者有奶子,骨化程度大,骨痘明顯。整架砍茸重高於850g以上的三杈砍茸。
(2)理化特性
水分:不得超過16%;
吉林梅花鹿吉林梅花鹿
灰分:不得超過45%;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過15%;
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於15%;
醇溶性浸出物:不得低於3.0%。
2、鹿鞭技術參數
(1)感官特徵
由雄性鹿屠宰後取下的外生殖器的乾品。呈長圓柱形,略扁;有縱橫紋;龜頭鈍圓,包皮後翻,帶有陰毛,睪丸兩枚,呈長橢圓形,海綿體斷面呈蝶狀,有尿道溝;表面棕黃色或棕紅色;氣微腥,味微鹹。
(2)理化特性
水分:不得超過13%;
總灰分:不得超過4.6%;
水浸出物:不得低於23%。
3、鹿血技術參數
(1)感官特徵
為鮮鹿血或紅褐色粉末,氣腥,味甘、鹹。鹿血粉:為紅褐色粉末。
(2)理化特性
水分:鮮鹿血:60%—80%;鹿血粉:5%—8%。
吉林梅花鹿吉林梅花鹿
蛋白質:不得低於8%。
4、鹿尾技術參數
(1)感官特徵
呈扁錐形,腹面扁平,背面微凸;尾椎骨不外露,無殘肉。質地堅實,內部飽滿,細長,表面為紫黑色或紫褐色,有光澤;氣微腥,味微鹹。
(2)理化特性
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3%;
總灰分:不得超過4.6%。
5、鹿筋技術參數
(1)感官特徵
鹿四肢剔下的筋腱的乾品,呈長條形,上部開叉,下端留有兩個附蹄;表面棕黃色,半透明,有光澤。氣微腥,味淡。
(2)理化特性
水分:含量不得超過13%;
總灰分:不得超過4.6%。
鹿茸片鹿茸片
6、鹿胎膏技術參數
(1)感官特徵
為棕褐色至黑褐色乾膏方塊,味甘,微苦。每塊重50克。
(2)理化特性
水分:含量為8—12%。
7、鹿脫盤技術參數
(1)感官特徵
呈盔狀或盤狀,周邊有珍珠狀凸起,類骨質結構。直徑3—6厘米,高1.5—4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光澤,中部具蜂窩狀細孔。
(2)理化特性
水分:含量不得超過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