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登瀛

梁登瀛,字曉齡,又名亦園,號龕谷悟叟。1874年,出生於榆中縣金崖鄉梁家灣村,清德宗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考取解元,任教於金縣國小堂(今文成國小)。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考選法部主事,繼任北平地方審判廳推事。因為他判案明捷,記大功兩次,遂升任京師第二初級檢察廳檢察長。辛亥革命後,被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參議院議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登瀛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74年
  • 性別:男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1913年,日本兵在長春街頭明目張胆地搶劫,當地警察依法出面制止時,這些日本兵不但不聽勸阻反而向警察開槍射擊,當場打死數人。而政府對此事置若罔聞。梁登瀛得知此事後,對政府的軟弱無能非常氣憤,於是依照當時的憲法質問政府,政府才過問此事,並向日方提出了抗議。日軍在輿論的壓力下,被迫向受害人賠償了兩萬元。
1917年,在中國大地上,上演了一幕為期12天的張勛復辟醜劇,然而這一醜劇卻成就了段祺瑞的政治投機,使其成為“再造共和”的“功臣”,再度出任國務總理,迫使大總統黎元洪宣布下野,並宣布解散國會。梁登瀛對此行為十分憤慨,他四處奔走抗議,但畢竟為滄海一粟,政府對此置之不理。憤懣之餘,他賦詩一首,以示心跡:“悶來走馬出東原,矗矗議壇尚自存。制憲相爭成底事,苔蘚滿地不開門。”
恰在此時,孫中山從上海到廣州,舉起了“護法”大旗,號召全國人民捍衛《臨時約法》和恢復國會。梁登瀛獲悉後,毅然南下參加護法運動。初次拜謁孫中山,二人談得甚是投機。興奮之餘,梁登瀛說:“僅僅護法無用,標題太小,不如以革命手段興師北伐,肅清軍閥餘孽,然後實現主義。”孫中山聽後連聲稱讚,於是讓他到甘肅接洽甘肅的革命事務。梁登瀛到甘肅後,不料事態發生變化,幾遭危險,於是急忙潛回香港,任非常國會議員,進行討伐事宜,直到廣州收復,才回到廣州。
1922年,黎元洪復任總統,恢復國會,梁登瀛奉命由上海趕到北京,獲二等大綬寶光嘉禾章,任國務院顧問。1923年,曹琨賄選,梁登瀛強烈反對,遭到追殺,於是逃往上海,二次去拜謁孫中山。孫中山握住梁登瀛的手,感動地說:“人多以汝為賄選疑之,吾獨以汝未必若是,今汝南來,真不愧為忠實黨員。”從此,因感於梁登瀛的誠信,孫中山將其留在身邊。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梁登瀛悲痛之餘,親寫輓聯以示哀悼:“權曰五、民曰三,治世經論誰與比;陳氏炮、溫氏艦,誅心斧鉞例難逃。”從此,他隱居北京,不問國事,讀書教子,頤養天年。
1929年,陝甘大飢,餓殍遍野,榆中縣也不例外。梁登瀛牽掛家鄉人民,寄來賑災款接濟災民。次年11月,梁登瀛在北平因病逝世,享年57歲。時隔兩日,其夫人劉儀仙繼之去世,同日寄葬於北平三教寺旁。1931年,梁登瀛的家鄉父老在梁家灣村廟為其懸匾,以示感懷。1952年12月,鄉人將其夫婦靈柩遷回故土,葬於榆中縣金崖鎮梁家灣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