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浣春

梁浣春( 1864-1949 年),女,梅州梅城西區禾好塘人。是清末民國前期梅州著名女教育家。出身於書香門第。曾祖是清嘉慶年間進士;祖父為舉人出身;父梁友琴,篤學有成。梁浣春自幼得其母鐘愛,被當作男孫教育, 5 歲隨堂兄入塾肄業,由於勤奮,歷 5 年,學完《四書》《五經》、《烈女傳》及不少詩詞名著。 10 歲,祖母命脈其還“大家閨秀”本色,在家習女紅。為此,她內心感到十分委屈。在家中,一面練習縫紐針織,一面繼續攻讀古今名著,因面語文章、學識益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浣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梅州梅江區上市禾好塘 
  • 出生日期:1864年
  • 逝世日期:1949年
  • 職業:著名女教育家
  • 主要成就:新加坡同濟中醫院院長、嘉善女校校長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梁浣春 15 歲與黃眉(字少初)成婚。黃眉研習中國醫藥脈理,常為人治病。夫妻性情相篤,兩人常在書齋吟詠唱和,賞奇析疑,縱談世事。光緒十八年( 1892 年)其夫就新加坡總領事黃遵憲之聘,赴新加坡任同濟中醫院院長。不二年,因水土不服,在新加坡病逝,在鄉遺 3 子 2 女 1 媳,家計全靠梁浣春維持。

人物生平

光緒二十九年( 1903 年),美國天主教會來梅籌辦醫院,徵求女助理 1 人,梁浣春認為這是為社會服務的良機,便欣然應徵,即被錄用。然此事引起世人的非議,認為良家女婦不宜跟洋婆子學做“藥婆”。對此,她一笑置之。在醫院中,她專心學習,進步奇速,深得女醫師之器重,一年後因女醫師應召返國,醫院停辦。
清末,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在南方各地興起,梁浣春在民主革命思潮影響下,有感古訓“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荒謬,認識到欲喚起婦女之覺醒,必以開能婦女之知識為先。便於光緒三十一年( 1905 年)在曾氏“耕雲小築”別墅開辦女子學校,開梅州女子學校教育之行河,招收來自名鄉堡學生 30 餘人,其中寄宿生約半。時學生來源較雜,年齡相差很大,年長者 30 余歲,幼者僅 6 、 7 歲,她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因人施教,耐心細緻地進行複式教學業,每晚指導住宿溫習功課,課後師生圍坐一起,或給她們講古今聖賢、巾幗英雄故事;或共同議論國事、家事、地方事,引導他們奮發上進。經過兩年的苦心經營,女校聲譽鵲起,來校就讀的學生益增。光緒三十三年,梅州地方當局和社會賢達開辦公立嘉善女校,聘梁浣春任校長。
嘉善女校開辦之初,有學生 50 餘人,寄宿生約 1/3 ,原耕耘小築“學於此。為使學生上進,梁浣春採取新的教學法:一是選用年齡大、品學兼優的學生為低年級助教;二是允許破格升級,凡其中考試成績優異者,準予中途升級,期末考試特優者準予跳級。於是在學生中形成濃厚的學習風氣。為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她還專門聘請 2 名德國女傳教士來校教授、體操、編織課。
梁浣春出長“嘉善” 6 年間,除操持校務外,還兼任曾氏婦女進修班教學。又於民國元年( 1912 年)與城西公學合辦暑期婦女工藝傳習班,由她親自授藝學生結業時舉辦學習成績展覽,製品琳琅滿目,參觀者交口稱讚,市政府特頒“熱心公益”獎狀褒揚。
1913 年 2 月,梁浣春又在東街攀桂坊他辦私力桂里女子學校,前來就讀書者百餘人,進一步推動梅州女子教育界的發展。 1915 年梅州創設市第一女子高等國小,經社會各方面人士力薦,聘梁浣春又在任校長。到任後,她聘賢任能,團結同事,關心愛護學生,使學樣越辦越好,時梅州教育日益發展,國小教師。此事得梅州勸學所所長溫柏心的先贊同,但因行政公署無此經費預算,一時又難於籌措。然梁浣春決心很大,對溫柏心說:“只要政府批准立案,其他問題我將自行解決。”溫柏心為其摯誠所感動,同意批准立案,並從勸學所臨時經費中拔出 200 元作辦費。為解決師資困難,她請救求梅州中學校長黎伯通援助。黎伯通召集各科教師與之相商,大家為梁浣春辦學精神所感動,當即有李時可等 7 位教師答允兼課。 1918 年 9 月,梅州市女子師範正式開辦,由梁浣春出任校長。第一屆招簡易師範科 1 班,學制 2 年。 1924 年將 2 年制改為普通師範 3 年制,經過多年的努力,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女教師,贏得社會性各界人士的讚譽。
1926 年春,梁浣春年已 63 歲,由於心力不支而引退杏壇,返家養老。在家休養期間,前來拜望的門生絡繹不絕。 1949 年 5 月,梁浣春病逝於家,終年 86 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