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癩子鑼鼓

梁平癩子鑼鼓

梁平癩子鑼鼓是重慶市梁平區境內流傳的一種傳統民間器樂。在梁平,前人有"蜀人朝山,鑼鼓喧天"之說。歷年來,梁山癩子鑼鼓與當地民眾的生活緊密相連,每逢節日盛會、開業慶典、生日禮儀、婚喪嫁娶等,人們總愛用梁山鑼鼓來渲染氣氛。一年一度的梁山鑼鼓迎春搶彩已成為當地代代相傳的民俗習慣。此外,還可根據人們生產勞動、生活的需要,即興在鄉村院壩、田間地頭進行演奏娛樂。

2006年5月20日,梁平癩子鑼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梁平癩子鑼鼓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重慶市梁平區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53
簡要介紹,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簡要介紹

梁山癩子鑼鼓,是流行於重慶市梁平區,以鑼和鼓為主要樂器、以“18癩子”為主要曲調的一種打擊民樂。因梁平區在1952年前稱梁山縣,故名“梁山癩子鑼鼓”。
梁平癩子鑼鼓梁平癩子鑼鼓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起源年代已不可考。據清代該縣文人藍逸清的《竹枝詞》記載,梁平癩子鑼鼓應該在明清之際就已廣為流傳。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梁平癩子鑼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根據當地傳說,梁山癩子鑼鼓起源於唐朝,但具體年代已無從考證。傳說一日,皇帝無事,找來身邊隨從打鑼,當時有三個人很會打這個鑼鼓,但是還缺一人打馬鑼。於是,皇帝就到處找人,在一個囚牢裡面找到一個犯人會打鑼鼓。但是這個囚犯的身份和皇帝差太多了,他只是一個犯人。皇帝就說:“既然你會打這個,我們需要你的時候,你就出來表演,不需要你的時候,你就還是呆在牢里。”後來,皇帝很高興,因為這個人確實打鑼鼓打得好,但為了編排新引子,皇帝已經聽煩了那些老段子,剛好那些人雖然說不上是癩子,但頭髮稀疏,因為實在編不出什麼引子了,就決定按照頭上的癩子打,這個囚犯是梁平的人,他編排出來了引子,但是不知道怎么取名,又因為自己是個癩子,所以癩子鑼鼓的名字就這樣得來。由於他是獄中犯人,與常人有別,皇帝就給他立了一條規矩:凡打鑼時他一人不能坐只能站著打。所以,馬鑼也叫"站場"。延續至今,凡打馬鑼者都須站立而不得入座。後人為了表示對皇帝和鑼鼓創始人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凡在農家院舍打鑼鼓,都必須在正室(俗稱堂屋)打,儘管經過數代的傳承,這種習慣卻始終都不曾改變。因梁平縣在1952年前稱梁山縣,故癩子鑼鼓後被名為“梁山癩子鑼鼓”。
梁平癩子鑼鼓梁平癩子鑼鼓

藝術特色

全國各地鑼鼓流派甚多,但梁山癩子鑼鼓不同於其它派別,它風格特殊獨具一格。梁山癩子鑼鼓是以"十八癩子"的鑼鼓引子為代表,主要有"老癩子"、"花癩子"、"鴛鴦癩子"、"刁癩子"、"乾癩子"、"重葫蘆"、"南山網"等。在演奏過程中,一口氣要打十八個段子,分別由三個段子組成一組,共六組,每個組必有馬鑼開頭的段子、鈸開頭的段子和大鑼開頭的段子。梁山鑼鼓6種樂器,分別由5人組合參與,其中打馬鑼者兼打鉤鑼。在此基礎上,又發展為包括"金銀燈"、"金銀花"、"紅繡鞋"等上百種鑼鼓引子。在運用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鑼鼓引子,在幾種樂器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一個完整的鑼鼓引子。儘管梁山鑼鼓受家族傳承方式的影響,相鄰各地域的鑼鼓引子的打法都各具特色,但"十八癩子"在梁平縣範圍內由幾十個鑼鼓班子同時演奏,都能做到天衣無縫、規範統一。
梁平癩子鑼鼓梁平癩子鑼鼓
要領
要學好梁山鑼鼓,首先要熟記鑼鼓引子的譜子,做到:"心合口,口合手,心口手三合一",在使用過程中各種樂器不得串位、混雜。需打出:"音韻起翹,輕重緩急、乾淨潔白"十二字要領。要打好梁山鑼鼓非一朝一日之功夫,需要勤學苦練,熟練掌握。
梁平癩子鑼鼓梁平癩子鑼鼓
梁平癩子鑼鼓的樂器有二鼓、馬鑼、鈸、大鑼、鉤鑼、鑔子六種,樂隊由五人組成,打馬鑼者兼打鉤鑼。梁平癩子鑼鼓具有聲音洪亮、氣氛熱烈、音韻起翹、耐人尋味等特點,常在節日盛會、開業慶典、生日禮儀、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中演奏,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
聚奎鎮的鑼鼓遠近聞名,技藝超群,是梁山鑼鼓盛行地之一。明達鎮、禮讓鎮的鑼鼓也頗有影響,獨具特色。此外,仁賢鎮、蟠龍鎮也廣為盛行。一些地方條件艱苦,沒有足夠的鑼鼓練習,就用臉盆當作鑼鼓使用。

代表作品

其中十八癩子的主要曲目有《老癩子》、《佬癩子》、《花癩子》等。頭與尾常用的曲目有《金銀燈》、《戰靈芝》、《急尾子》。

傳承意義

梁山鑼鼓距今已有1000餘年歷史,它是梁山祖輩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是當時人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和主要文化娛樂活動方式。由於它具有聲音洪亮、氣氛熱烈、耐人尋味的特點,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解放以來,我縣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梁山癩子鑼鼓的發掘、整理,收集了大量的鑼鼓引子,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鑼鼓比賽,營造節日氣氛,豐富文化生活。
梁平癩子鑼鼓梁平癩子鑼鼓
1986年,韓國長江中下遊民族風情考察團一行專程來梁平考察,目睹了梁山癩子鑼鼓表演後稱讚道:"梁山癩子鑼鼓風格獨到,鄉土氣息濃厚,頗具民族特色,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是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日本民間文化研究考察團來梁平區了解梁山鑼鼓,專家們對此高度評價。
梁平癩子鑼鼓
一些藝人相繼去世,現有藝人年歲已高,年輕人又不願學打鑼鼓,故鑼鼓藝人日漸減少,只得將原有的樂班合併演奏。在此情勢下,梁平癩子鑼鼓瀕臨滅絕。
梁平區龍門鎮三官村農民劉官勝今年57歲(1955年出生),他六歲開始隨父學習癩子鑼鼓,能非常熟練地打好36個“癩子”,曾多次在癩子鑼鼓搶彩中奪得桂冠,成為龍門鎮遠近聞名的鑼鼓手。劉老先生一輩子靠打癩子鑼鼓為生,為癩子鑼鼓的傳承和發揚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劉老先生祖父和他父親的時代,打癩子鑼鼓的技藝是傳內不傳外並且傳男不傳女的獨門技藝,一直到了改革開放之後,政府給他們資金支持,他們便開始廣招徒弟,從而達到傳承和宣傳癩子鑼鼓技藝的目的。
由於現代文明和外來文化的衝擊,現在的人們對於像癩子鑼鼓這樣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不再那么感興趣,許多年輕人並不願意學習打鑼鼓,而現有的藝人大都年歲已高,故鑼鼓藝人日漸減少。據劉老先生所述,他們一輩兒的老藝人現在招收徒弟很難,甚至於他們親自上門一趟又一趟地做思想工作也不管用,因為打癩子鑼鼓收入少,一年只有一萬多元,大部分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為了補貼家用,劉老先生還做一些養蜂、賣喪事祭奠用品的副業。
梁平癩子鑼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