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仞仟(革命烈士)

梁仞仟(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梁仞仟(1912-1941),原名梁于振,鄆城縣武安鎮洪王莊人。1931年,考入山東省立六中後,受新思想的影響,立志救民報國,同愛國學生一起抵制日貨,組織請願團,走向街頭,聲援淞滬抗戰,支持各地抗日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仞仟
  • 別名:梁于振
  • 出生日期:1912-
  • 逝世日期:1941
生平,事跡,

生平

1933年,梁仞仟考入濟南高中後,參加學校的抗日運動。
1935年年底,經林浩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6年夏,任濟南市委委員兼高中黨支部書記。雖身患肺病,仍堅持黨的活動。後遵照省委指示,返回鄆城開展黨的工作。
1937年7月,鄆城縣第一個黨支部在洪王莊建立,梁仞仟任黨支部書記
1938年1月,中共鄆城中心縣委在梁仞仟家中成立,梁仞仟任書記。為了開辦抗日自衛團訓練班,梁仞仟毀家紓難,捐出家中上千斤高粱,賣掉20畝地作為培訓班的給養和活動經費。通過舉辦訓練班,發展壯大了鄆城黨的組織和抗日隊伍。
1939年3月,八路軍一一五師一部到達鄆城後,中共鄆城中心縣委擴建為魯西七地委(後改建為運西地委),梁仞仟任地委書記
1939年9月,鄆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梁仞仟兼任縣長。
1940年4月,建立運西專署,梁仞仟又兼任專署秘書長。他團結各階層人士建立了廣泛的統一戰線,支持父親梁秀松到國民黨六區任職,促使鄆西知名人士、國民黨鄆城抗敵司令員祝璧臣等走向與共產黨攜手抗日的道路,並將其武裝全部編入八路軍。在他的引導下,高贊非、孫源甫等主持的黃安救亡工作團和聯莊會成長為黨領導下的民眾抗日團體,其領導者相繼走上革命道路。梁仞仟在鄆城工作僅三年,就使魯西地區較早地發展成為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
1940年4月,梁仞仟作為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赴延安參加“七大”。因會議延期,入馬列主義學院學習,後到中央研究院工作。
1941年9月病逝於延安

事跡

梁仞仟參加革命鬥爭,最早是在學校投身學生運動。他1931年考入山東省立六中,受新思想的影響,立志救民報國,同愛國學生一起抵制日貨,組織請願活動,走向街頭,聲援淞滬抗戰,支持各地抗日鬥爭。1935年底,經林浩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擔任濟南市委委員兼高中黨支部書記,負責領導學生運動。
梁仞仟患有肺病,常住在病號室,病號室也就成了濟南一中黨支部的辦公室和接待室。校內外的革命者和進步學生,借探病之名進行接洽。梁仞仟巧妙地利用這個條件,講解革命道理,布置革命工作,培養了一批共產黨和革命幹部。
梁仞仟還擔任《新亞日報》副刊的總編,經常撰寫文章揭露蔣介石的內戰陰謀和賣國罪行,號召青年組織起來抗日救國。
梁仞仟在濟南組織領導過幾次大型青年活動,如舉行魯迅先生追悼大會,號召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戰鬥,要求國民黨當局釋放沈鈞儒等七君子,組織學生罷課,聲援綏遠抗戰,並進行募捐,濟南一中共四百餘人,即捐款一千三百多元。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後,他再次組織學生罷課,遊行示威,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他還深入到工廠、農村宣傳,團結抗戰有了希望。後來,蔣介石被釋放,一些進步學生不太理解,梁仞仟就向大家說明主要是為了團結抗日,如果不放蔣介石,勢必引起內戰,給日本造成可乘之機,大家這才恍然醒悟。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寇大舉進攻華北。我黨積極主張抗戰,蔣介石卻仍然堅持不抵抗政策,濟南的大中學校學生,分成兩派。濟南一中教室里,校院角落裡,男男女女,議論紛紛。校長召集學生講話,大講不抵抗主義。梁仞仟當面質問校長:“你說現在不到最後關頭,中華民族已危在旦危,還不到最後關頭?通道待日寇吞併了中國,才是最後關頭嗎?最後關頭論就是亡國論!漢奸論!賣國論!”隨著梁仞仟的話音,學生們圍住了校長。校長被問得無話可答,十分惱火和難堪。
學校當局早已注意到梁仞仟的行動,這次算是抓住了把柄,在校長被質問的第二天,警察就到學校捕人。校長咆哮道:“趕緊包圍病號室。那個姓梁的老病號,準是共產黨!”幾個警察立即包圍了病號室,進屋一看,已空無一人。原來,梁仞仟和其他幾個人早已翻牆逃走。
由於梁仞仟身份已經暴露,在濟南不好再出現,中共黨組織決定他回到原籍,執行新的任務。
梁仞仟回到鄆城,首先組織起“窩窩隊”。按照中共黨組織的指示,立即投入工作。他訪新問友,尤其是聯絡同學,發動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經過一段實際工作考驗,介紹一批可靠、有才幹的人參加了共產黨和民先隊。1937年7月,梁仞仟洪王莊建立了鄆城縣第一個中共黨支部,並親自擔任黨支部書記。到1937年10月,中共黨員和民先隊員已發展到四、五十人。以洪王莊為中心,周圍的智垓、趙樓、鹽場、周莊、張寨、徐橋、潘溪渡、黃堆集等地,都建立了黨的支部或小組。
1938年1月,中共魯西特委派人到鄆城,傳達中央“關於太原失守後的形勢和任務”的指示,以及特委關於成立鄆城、巨野、鄄城菏澤四縣邊區縣委的決定。邊區縣委隨即成立,由梁仞仟擔任縣委書記。縣委當即研究決定,舉辦“魯西抗日自衛團”訓練班,以培養骨幹力量。經過梁仞仟做工作,他父親梁秀松籌集五千斤高梁做訓練班的經費。因大家吃的全是窩窩頭,當地民眾親切地稱訓練班為“窩窩隊”。從抗日自衛團調出的同志,也自豪地稱自己是“窩窩隊”的人。
訓練班辦了兩期,每期五十人左右,時間半個月。第二期剛開始,國民黨鄆城縣縣長王念根和五區區長謝修理就阻撓破壞,說訓練班沒有備案,屬非法活動,限期取締。迫於當時形勢,縣委決定暫停舉辦訓練班,轉入秘密游擊活動。梁仞仟組織游擊隊,奪取了韓復榘潰兵的部分槍枝彈藥,把自己武裝起來。
游擊隊沒有合法名義,不能徵集給養。開始,經常吃用梁仞仟家的糧食,可是由於人員太多,實在供應困難。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梁仞仟又動員父親先後賣地數十畝支援游擊隊。這時,國民黨鄆城縣縣長王念根想擴大勢力,穩住地盤,要每個區中隊擴大一百人的武裝。六區區長和梁仞仟父親是老朋友,多次透信,讓梁秀松當中隊隊長。梁仞仟趁機做父親的工作,使老人答應下來。
自從梁秀松當了六區中隊長,游擊隊大部分成員就參加了區中隊,獲得了國民政府武裝的合法身份,吃、穿和槍枝彈藥等供應都有了保證。游擊隊其餘人員,經魯西特委介紹,編為第五戰區第一游擊縱隊第二支隊。從此,在梁仞仟的領導及其全家的大力支持下,四縣邊區縣委的武裝就有了兩部分,共一百五十多人。
1938年2月,聯莊會進步首領到洪王莊,與四縣邊區縣委取得聯繫,向梁仞仟匯報了巨北人民的抗日熱情和聯莊會內部的情況,表示願意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求縣委給予指示。梁仞仟代表縣委講述了魯西抗日的形勢,要求他們根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廣泛動員和團結民眾,逐步把為地主、富農保家護院的聯莊會變成抗日救國的團體,還進一步對聯莊會培養自己的幹部問題進行了具體指導。在四縣邊區縣委的指導下,巨北一帶防匪保家替地主富農服務的舊聯莊會很快發生了質的變化,逐步成為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擴大了巨北、鄆南一帶抗日救亡的戰鬥力量。
1938年7月間,日寇侵占魯西,路經巨野縣北大姚莊村,巨北聯莊會武裝與日寇發生戰鬥,當場殺死日寇五十餘人。激戰一整夜,日寇未能前進一步。天明後,日寇調來炮兵和騎兵向聯莊會陣地猛烈轟擊,並迂迴包圍。聯莊會見敵我力量過於懸殊,不宜戀戰,便掩護民眾撤退。日軍進村後,大肆報復,殘殺未撤離的老弱婦孺四十餘人,燒掉房子一百多間。由於這次戰鬥重創了日寇,巨北人民抗日熱情更加高漲。
聯莊會的抗日行動,引起了日寇和漢奸的注意,漢奸劉本功勾結日寇進行報復,以數千人的兵力向巨北大舉“掃蕩”。聯莊會立即向縣委匯報情況。梁仞仟極其熱情地鼓勵他們,並指出下一步要注意保存有生力量,建立常備武裝,迅速轉入游擊戰爭,盡避免“牛抵架”拼消耗的陣地戰,要不惜一村一地的得失,在廣大農民與敵人周旋。同時,要他們多看多學毛澤東同志的游擊戰和持久戰著作,告訴他們,只要精通其中的道理,什麼辦法都會有,什麼困難都能戰勝。果然,聯莊會在這次反“掃蕩”戰鬥中運用了游擊戰的打法,大大減少了損失。
1939年春,聯莊會先後抽送80餘名青年到縣委受訓。縣委幫他們培訓了骨幹,發展了黨組織,建立了鄆巨工委、鄆巨辦事處和鄆巨基幹大隊。其他聯莊會成員,改建為民兵自衛隊。
1938年9月,上級黨組織將四縣邊區縣委改為鄆城中心縣委,由梁仞仟任書記。隨著鬥爭形勢的發展,梁仞仟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大。他日日夜夜忘我工作,身體明顯地消瘦了。沒有藥,又缺乏營養品,他的肺病日益加重。病痛的折磨,絲毫沒有影響梁仞仟的革命熱情,他更加忘我地為黨工作著。
1939年3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部和343旅686團到達鄆城,師部駐在狀元張樓,梁仞仟帶領中心縣委的同志,立即趕到師部駐地匯報當地情況,接受首長指示。師首長傳達了黨中央六屆六中全會決議和“上海、太原失守後形勢和任務”的精神,決定根據中心縣委的請求,將楊勇同志為團長的686團留在魯西,配合地方黨創建魯西根據地。686團於4月3日,一舉全殲盤距在鄆西樊壩的偽軍一個團,俘偽團長以下五百七十餘人,聲威大震。
同年4月,魯西區黨委成立,下轄七個地委。鄆城縣委改為運西地委(指運河以西地區),梁仞仟任地委書記。魯西抗日自衛團改稱魯西工作團。在梁仞仟領導下,鄆城、鄆南、菏澤鄄城、巨野縣委先後建立,並擴大各縣武裝力量。在地委的領導下,成立了運動支隊,很快發展到八、九個連隊,編進了楊勇同志領導的獨立旅二團,運西黨組織和武裝力量空前壯大。
同年7月,日寇五百餘人,帶野炮兩門,騎兵百餘,竄犯梁山。在一一五師首長的率領下,運西軍民英勇戰鬥,全殲了敵人,接著又取得了泰西陸房戰鬥的勝利。梁仞仟抓住這個有利時機,使運西的黨、政、軍、民各種組織和團體迅速發展起來,許多縣建立了縣委、縣政府、縣大隊(或獨立營)、動委會、青救會、婦救會等,為運西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同年8、9月間,在楊勇等八路軍指揮員的幫助下,鄆城各界代表召開大會,選舉梁仞仟為鄆城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從此,鄆城人民開始當家作主了。
鄆城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後,接著在運西建立了專門員公署,楊勇兼任專員,梁仞仟任秘書長。
同年底,蔣介石發動反共高潮,鄆城縣反動縣長張培修和五區區長謝修理暗中策劃,對革命人士下毒手。11月,殺害縣委民運部長張修作。12月底,殺害革命老人梁秀松。面對敵人的進攻,運西廣大軍民在楊勇和梁仞仟的指揮下,展開了聲勢浩大的抗日反蔣鬥爭,一舉殲滅了盤踞在肖垓、越樓一帶的張培修部和鄄城叛軍石友三部的一個團,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進攻。這次抗日反叛鬥爭的勝利,使魯西南和運西聯成了一片。
梁仞仟(革命烈士)
梁仞仟在鄆城工作三年,就使魯西地區較早地發展成為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
1940年,梁仞仟作為中共七大代表,奔赴延安。在去延安的路上,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他本來身體就不好,趕路累得精疲力竭,還曾負過傷,並和負責護送的小部隊與敵人進行了激戰,突破了敵人的重重包圍。一路上不僅戰鬥頻繁,而且生活艱苦,特別是冀西區正太路以南地區更苦。當時正值秋雨連綿,每天要派人翻過好幾座大山,走二、三十里路去背糧,背回來的糧食沒有時間加工,就煮麥粒吃,根本不消化。沒有青菜,梁仞仟就和大家一起上山控野菜。他鼓勵隨行人員說:這次是到毛主席身邊學習,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苦都受了,我們的苦和紅軍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
他一路上還從各方面關心愛護同志們,雖然一路上極其艱難,但沒有一個掉隊的。經過八個月的艱難跋涉,穿行五個省,程程七、八千里,反覆穿過五條鐵路、三道嚴密封銷線,終於在1940年11月,到達革命聖地延安
延安後,黨中央決定“七大”延期召開,梁仞仟被分配到馬列主義學院學習,之後,又調到中央研究院工作。
梁仞仟(革命烈士)
因長期緊張工作,積勞成疾,經多方醫治無並行,於1941年9月病逝於延安。梁仞仟的遺體安葬在研究院附近的黃家坪山頂,1975年移葬於鄆城烈士陵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