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氏偽齒鳥

桑氏偽齒鳥

桑氏偽齒鳥生活在距今2500萬至28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後,卻遠在人類出現之前。這種鳥滑翔效率極高,即便身材巨大,它們狹長羽翼也能夠幫助它們在空中持續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桑氏偽齒鳥
  • 拉丁學名:Pelagornis sandersi
  • :動物界
  • :偽齒鳥科
  • 生活時間:2500萬至2800萬年前
名稱由來,形態特徵,生活習性,考古發掘,

名稱由來

這種巨鳥被命名為桑氏偽齒鳥(Pelagornis sandersi),以紀念領導該化石發掘工作的查爾斯頓博物館退休館長阿爾伯特·桑德斯(Albert Sanders)。

形態特徵

桑氏偽齒鳥是一種史前巨鳥,生活在距今2500萬至2800萬年前,即在恐龍滅絕之後,卻遠在人類出現之前。美國科學家根據該巨鳥遺骸鑑定,1983年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附近被發現的鳥類化石復原推算出來的鳥類的翼展在20英尺到24英尺(折合6.1米到7.3米)之間,這個數字超過了之前的記錄保持者阿根廷巨鷹(Argentavis magnificens),是現存最大的飛行鳥類——皇家信天翁的兩倍。或許它會是史上最大的飛鳥。

生活習性

模擬結果表明這種偽齒鳥的窄長雙翼可以讓它以極高的效率進行滑翔。乘著海面升起的上升氣流,桑氏偽齒鳥可以在開闊的海面上翱翔數公里,甚至不用拍一下翅膀,餓了就俯衝到海面附近,捕捉一些章魚、鰻魚一類的柔質獵物。

考古發掘

1983年,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附近發現了桑氏偽齒鳥的史前鳥類化石。
桑氏偽齒鳥的藝術想像圖。桑氏偽齒鳥的藝術想像圖。
這些化石非常大,挖掘過程中不得不採用了挖掘機助陣。這份保存完好的標本包括完整的頭骨和部分翼骨、腿骨,目前收藏於美國查爾斯頓博物館。其龐大的體型與特徵性的喙,使得研究者可以輕易地將它鑑定為一個偽齒鳥科新種。不過,雖然研究者認定桑氏偽齒鳥肯定能飛,但至於它如此巨大的身軀如何起飛等細節還有待探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