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伯格苔草柄鏽菌

拉 丁 名 Puccinia caricis-thunbergii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伯格苔草柄鏽菌
  • 編 號: 8971
  • 定 名 人: Homma
  • 世界分布:日本,中國北部
基本信息,形態描述,分布,相關論述,

基本信息

中 文 名 桑伯格苔草柄鏽菌
參考文獻 Trans. Sapporo Nat. Host. Soc. 15: 123, 1938; Zhuang, Mycosystema 1: 124, 1988.

形態描述

夏孢子堆生在葉下面,散生,直徑0.2-0.5mm,長期被表皮覆蓋或後期裸露,褐色;側絲棍棒狀或略呈頭狀,淡黃色或無色,長達65μm,頭部寬12-25μm;夏孢子倒卵形或橢圓形,20-28×17-23μm,壁2.5-3.5μm 厚,淡黃褐色或近無色,有刺,芽孔3個,腰生。
冬孢子堆生在葉下面,散生,裸露,直徑0.2-0.8mm,黑色,略堅實;冬孢子棍棒形或矩圓倒卵形,頂端圓、平截或稀錐尖,基部狹,隔膜處縊縮,33-60×12-23μm,稀達70μm 長,壁光滑,栗褐色,頂端8-15μm厚,上細胞芽孔頂生,下細胞芽孔近隔膜,柄無色,長約 30μm,不脫落。

分布

中國分布:苔草屬 Carex sp. 河北:霧靈山(50553)。

相關論述

夏孢子堆有側絲是本種重要特徵。與 Puccinia caricis-pilosae Miura ex Ito & Homma 的區別是:本種夏孢子的芽孔3個,而後者4個;冬孢子頂壁很厚,達 8-15μm,而後者冬孢子頂壁一般僅 5-7.5μm厚。與 Puccinia caricis-japonicae Diet. 的區別主要在於後者夏孢子堆缺側絲,夏孢子多具4個芽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