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章與教育

桐城文章與教育

《桐城文章與教育》一書的出版社是安徽大學出版社,作者是吳微,出版時間是2012-6。

基本介紹

  • 作者:吳微
  • ISBN:9787566404596
  • 頁數:184
  • 定價:29.00元
  •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6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桐城文章與教育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共分為二編九章,主要內容包括:從“古文選本”到“國文讀本”:桐城文章與文學教育的轉型;從親和到遺棄:桐城派與京師大學堂的文化因緣等。

作者介紹

吳微,男,1964年10月生於安徽廣德。教授,文學博士。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畢業。2006年9月考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攻讀古代文學專業近代文學方向博士學位,導師陳平原教授(兼職)、陳大康教授,2009年6月獲文學博士學位。讀博期間,由華東師大中文系和研究生院推薦,經北大中文系和研究生院遴選,獲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訪學項目資助,在北大中文系訪學一年半,師從陳平原教授、夏曉虹教授學習、研究近代文學,並完成博士論文的寫作。2004年晉升副教授;2012年7月晉升教授。現為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近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古代散文學會理事,安徽省近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書長。
承擔課程:
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近代文學研究,桐城派研究,明清散文研究。
研究方向:
中國古代文學與古代文化,元明清文學,近代文學與文化教育研究。
發表論文40餘篇,主要有:
1.《從“古文選本”到“國文讀本”:桐城文章與文學教育的轉型》,《國學研究》第二十七卷,2011年第1期,北大國學研究院2011年6月出版;
2.《桐城文章的“別樣風景”——以嚴復、林紓的翻譯為中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近代文學》2009年第6期全文轉載);
3.《外交實錄與古文新變》,《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12年第2期;
4.《耕讀的遠逝與古文的失落》,《文藝理論研究》2010年2期;
5.《“兼容並包”與“謬種”退隱——桐城文章與大學教育的現代轉型》,《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10年第6期;
6.《西學的輸入與晚清古文的新變——郭嵩燾外交日記<使西紀程>的文化解讀》,《重慶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10年2期;
7.《“舊學”的延伸與“新學”的嘗試——吳汝綸《東遊叢錄》“教育之學”的文學書寫》,《河北學刊》2010年第4期;
8.《桐城文章與孔孟之道》,《東方叢刊》2009年第4期;
9.《從親和到遺棄:桐城派與京師大學堂的文化因緣》,《東方叢刊》2006年第3期;
10.《“小說筆法”:林紓古文與“林紓小說”的共振與轉換》,《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4期;
11.《論姚鼐的文化理念與古文創作祈向》,《東方叢刊》2003年第1期;
12.《神韻·平淡·雅潔——論姚鼐古文的風貌特徵》,《江淮論壇》2003年第1期;
13.《雅潔:桐城派的修辭理念》,《修辭學習》2002年第5期;
14.《另一種智慧──《三國演義》神異敘事的范型特徵及其文化透視》,《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科版)2003年第2期;
15.《虛實相通 蘊意無窮——〈長生殿.密誓〉敘事風采談》,《名作欣賞》2001年第4期;
16.《李攀龍詩歌藝術散論》,《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科版)1999年第3期;
17.《諷刺的經典——〈儒林外史·范進中舉〉賞析》載《中國文學名作欣賞》科學出版社2000年6月版,2001年起至今,被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教師教學用書》選用;
18.《文學教育:中學與大學該怎樣遞進》,《中國教育報》2010年10月29日理論版。
19.《吳汝綸與桐城派古文》,《文史知識》2003年第12期。
20.《慾念的滿足——〈三國演義〉諸葛亮形象再思考》 ,《江淮論壇》1999年第3期。
出版論著:
1,《桐城文章與教育》,獨著,安徽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2,《唐五代詞箋評》,第一,安徽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科研項目:
1,《姚鼐古文的敘事學燭照:姚鼐與“小說筆法”》
安徽省教育廳2002年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
2,《理念重構與家法堅守:桐城派晚期作家吳汝綸及其弟子古文創作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2004年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
3,《桐城派作家與晚清文學轉型》
安徽省教育廳2008年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項目主持人;
4,《張百熙詩文整理》
全國高校古委會2008年度古籍整理研究項目,項目主持人;
5,《古文新變與晚清文學轉型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2010年度一般項目,項目主持人。

作品目錄

自序
上編:回望桐城
第一章 從“古文選本”到“國文讀本”:桐城文章 與文學教育的轉型
一、“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
——古文選本的文學功能
二、“得上探古人之精神,資以演進耶”
——國文讀本的教育轉型
第二章 從親和到遺棄:桐城派與京師大學堂的文化因緣
一、桐城與大學堂的文化親和
二、嬗遞的北大與落伍的桐城
第三章 耕讀的遠逝與古文的失落
——桐城文章的傳承裂變
一、耕讀鄉風與桐城古文
二、教育轉型與古文失落
第四章 雅潔:桐城派的修辭理念
一、雅潔:“義法”的衍生和體現
二、雅潔:文品與人品的統一
下編:閱讀大家
第五章 姚鼐的文化理念與古文創作
一、姚鼐的文化理念與心理建構
二、姚鼐古文的風貌特徵
三、姚鼐古文的文化定位
第六章 “西學”的輸入與晚清古文的新變
——郭嵩燾外交日記《使西紀程》的文化解讀
一、古文高手與洋務大員
二、“放大”古文與“通知洋情”
三、流布士林與“因文賈禍”
第七章 桐城光焰自是而□
——吳汝綸與桐城派古文
一、“幸生桐城”
二、“文非吾之至者”
第八章 “舊學”的延伸與“新學”的嘗試
——吳汝綸《東遊叢錄》“教育之學”的文學書寫
一、“舊學”與“新學”的教育接軌
二、“教育之學”的文學書寫
第九章 桐城文章 的“別樣風景”
——以嚴復、林紓的翻譯為中心
一、從幾則“告白”談起
二、遊走邊際的古文
三、別無他途的譯述工具
四、“場屋秘本”與“國文讀本”
五、成亦蕭何,敗亦蕭何
第十章 “小說筆法”:林紓古文與“林譯小說”的共振與
轉換
一、堂皇入室的“小說筆法”
二、“小說筆法”和古文的共振與轉換
附錄
一、近二十年桐城派研究述評
二、文學教育:中學與大學該怎樣遞進
三、秉“了解之同情”持實證“得其微旨”
——張俊才教授《林紓評傳》讀後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