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的前世今生

桌球的前世今生

養狼計畫源於桌球。從“養狼”到“引狼入室”到“防狼”,這個計畫本身是否就有問題?人為操控比賽多大程度上算作合理?中國桌球為什麼會面臨獨孤求敗的境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桌球的前世今生
  • 製片國家:中國大陸
  • 類型: 體育
  • 欄目: 科技與奧運
影片信息,劇情簡介,

影片信息

欄目: 科技與奧運
類型: 體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國語
上映日期: 2011
片長: 43分鐘

劇情簡介

桌球的前世今生
作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桌球直到1988年才姍姍來遲。但它的人氣之旺、魅力之大卻在奧運賽場一路攀升。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桌球是第四個將所有門票售罄的競賽項目。鮮為人知的是,國際乒聯早在1937年便通過了參加奧運會的決議,但謹慎而自尊的蒙塔古主席由於擔心桌球水準不高會遭到拒絕而未能付諸實施,誰知這一拖延就是50年。
中國人把桌球認作“國球”是歷史的緣分。這不僅因為“中國打世界,世界打中國”的乒壇格局維持了幾十年,還因為中國擁有最多的“桌球人口”,積澱了特殊的“桌球文化”。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體育世界冠軍,便是容國團1959年在第25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上奪取的。1971年“小球轉動大球”的“桌球外交”竟然改變了整個世界形勢,這更是任何體育運動所不曾成就的歷史奇勳。
瑞士洛桑桌球博物館館長洽克.霍伊先生2007年得到一張珍貴的明信片,這是一位歐洲人1902年1月22日從中國天津寫回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寥寥十幾行字述說了桌球已經在天津十分普及的情景。它確鑿可靠地證明,桌球至少在1901年已經傳入了中國。另一幅當年的《百美圖》更生動描繪了中國人和桌球最初的結緣並“有詩為證”:“席上春風為汝招,絲網中隔意非遙,自裁楊木輕於扇,戲搖流星旋旋飄”。懷著景仰之情為“國球”尋根問祖,早期桌球運動開拓者的身影遙遠而親切,他們當年的天才創造讓後人享用至今。
桌球真正從草地網球的“袖珍版”變成獨立的體育運動是以賽璐珞球問世為分水嶺的。過去用香檳酒瓶塞刻成的軟木球過於“木訥”而難以彈起,實心的橡膠球又過於“生猛”而無法招架。19世紀中期,美國富商懸紅一萬美元,尋找製造檯球的新材料替代象牙。美國人海亞特在“重賞之下”發明了賽璐珞,這種硝基纖維成了現代塑膠的鼻祖。英國人吉布1900年在美國的兒童玩具店發現賽璐珞球後如獲至寶,這種質量輕、外殼薄、彈性好的桌球迅速風靡英國。在1931年人類首次往返大西洋的飛行中,駕駛員邁瑞爾將41000個桌球塞滿飛機的機身和機翼,確保萬一迫降海面時能夠安全漂浮。這也是桌球為航空事業做出的獨特貢獻。
最初的長柄桌球拍完全是“小一號”的網球拍。後來用羊皮取代拍弦,直到短柄的木板球拍出現並貼上軟木和砂紙,桌球仍然停留在茶餘飯後娛樂消遣的層次上。帶顆粒的膠皮拍問世後,桌球運動才開始逐漸達到競技體育級別。1927年倫敦首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上,匈牙利選手雅可比贏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此後“歐洲風格”的削球成為乒壇主流,傑出的匈牙利男女運動員巴納和瑪麗婭便是這個時代的旗幟性人物。
桌球的前世今生
1952年孟買第19屆世乒賽上,日本選手佐藤博治首次亮出了7毫米厚的海綿拍,凌厲無前的正手長抽突破歐洲削球的強固防守,獲得第一個亞洲桌球男子單打冠軍。海綿拍的發明為現代桌球運動注入了真正的技術含量,荻村、莊則棟、徐寅生等亞洲選手則把海綿拍的威力發揚到極致。海綿上覆蓋的正膠、反膠、長膠、防弧膠、雙面膠造就了眾多的特色明星,一代國手張燮林、梁戈亮、葛新愛的傳奇故事都和球拍息息相關。
一記大板扣殺之下,桌球的飛行速度可達每秒47米,球拍和球的撞擊時間僅為千分之一秒。在這短暫的瞬間,橡膠和海綿依次受到球的擠壓而凹陷變形,同時吸收碰撞的動能,當形變達到極限值,海綿和橡膠層開始形變恢復,釋放儲存的能量使球“脫板”後高速彈出。這一過程中,球拍底板和球的變形是微乎其微的。
切向揮拍速度引起海綿層形變不對稱使力的作用線不通過球心導致球的旋轉沒有一種球像桌球那樣,將花樣百出的旋轉作為常規技術形態和基本“殺傷”手段。急旋的桌球轉速可達每秒150轉。桌球旋轉的根本原因是受力作用線沒有通過球的重心,法向的碰撞力使球平動,切向的摩擦力使球轉動,球拍傳遞給球的力是撞擊力與摩擦力的合力。如果球拍和桌球之間沒有摩擦力存在,旋轉就不可能發生了,這也是“光板”球拍時代打不出像樣旋轉球的原因。當運動員擊球時,切向揮拍速度的靜摩擦力引起海綿層形變不對稱,於是力的作用點發生偏移而不再指向球心,導致球沿著橫軸、豎軸或縱軸旋轉。擊球時揮拍越快,球拍與球之間的摩擦係數越大,摩擦面越“薄”,桌球的旋轉就越強烈。“粘性”極大的反貼膠,正膠顆粒頂端的細小花紋,都是為了增強球拍的“擰球”和“咬球”能力。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日本隊用反貼膠拉出急速上旋的“弧圈球”曾一舉橫掃歐洲,並叫世界乒壇“談弧色變”;1981年第36屆世乒賽上,中國選手蔡振華在決勝局15平的緊要關頭以不同旋轉的發球連得5分戰勝蓋爾蓋伊。旋轉的威力和“吃球”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當上旋球落台後,繞橫軸的旋轉力沿水平方向朝後作用於台面,摩擦力帶來的反作用力使球獲得向前的加速度,所以上旋球彈起時衝力猛,反射角大於入射角。下旋球則相反,落台後的旋轉力使球獲得向後的加速度,因此下旋球彈起時衝力弱,反射角小於入射角。在球的前進速度不大而下旋極強時,還會出現落台後“回跳”的情景。而當球拍和上旋球接觸時,摩擦力會使球沿著拍面“上爬”而增大反彈角度。下旋球則沿著拍面“下鑽”而減小反彈角度。難怪抵擋上旋球時經常“遠走高飛”,應付下旋球時容易“自投羅網”了。
球拍上的不少發明創造都是為了更好控制旋轉球,皮厚粒短、表面光滑的防弧圈膠皮有利於消除弧圈球的急速上旋;柔軟纖細的長膠在擊球瞬間膠粒倒伏而用膠桿豎直面“刷球”,回球旋轉方向不變,讓對手“自食其果”。但長膠的“劍走偏鋒”具有太大反常性和難以預測性,不利於提高技術和增進觀賞,國際乒聯於1999年做出了膠粒高度與直徑比不得大於1.1的規定。
旋轉的桌球不僅落台和觸拍後會找到“發力”的支點,在空中也會改變飛行弧線。上旋球頂部的空氣環流與迎面的空氣阻力方向相反,底部空氣環流則和空氣阻力方向相同,造成球的上沿氣流速度小,下沿氣流速度大。根據伯努利原理,球的頂部和底部之間會產生方向朝下的壓力差,使球的飛行弧線變低。反之,下旋球的飛行弧線會升高,而側旋球則朝左右方向飄飛。旋轉的桌球在空中偏拐和足球中的“香蕉球”同屬馬格納斯力的作用。
如果說“感覺到的東西不能很好地理解它,理解了的東西才能很好的感覺它”。那么我們熟悉了這些力學常識,就能更加得心應手和“旋轉球”周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